酒廠起源
福建省南平市曾名延平、龍津、劍埔及南劍州,歷來即是佳釀產地。在北宋時,其釀酒業,已甚興盛。神宗熙寧年(1068-1077)間的酒課,即在“三萬貫以上”,是當時福建的第二大產酒區。清代時,當地的美酒叫“短水”,據《清稗類鈔》云:“猶縮水也。載貨郡中,冒名三白,然香氣甘洌,競能亂真矣。”其質量競不遜名聞天下,以“香沁肌骨”著稱的松江三白,顯然是上乘美酒。民國初年時,又釀有“紅、白、冬青”三種酒及“藥燒、干燒”等酒品。不論城鄉,其酒坊皆能量產,一時稱盛。
約在19世紀末期,南平的民家釀造出一種黃酒,因其香氣優雅自然,味甜適口,風味與當地特產的野生苜莉果十分接近,故取名為“苜莉青”,因廣受嗜酒人士歡迎,遂逐漸發展成商品酒,并成為閩北地區的特產酒。
1958年時,地方政府在舊酒坊的基礎上,建成“南平市酒廠”,挖掘傳統工藝,并于1960年開始投產,仍沿用“苜莉青”之名,商標為“閩橋牌”。
主要產品
苜莉青
本酒用糯米為原料,以白曲為糖化發酵劑。其工藝特點為,在糖化時,沖入37°的小曲米燒酒,再養醅一個月以上,然后壓榨取酒,加熱殺菌,陳貯一年以上,方能精心勾兌,再予裝瓶出廠。
品味殊榮
苜莉青屬甜型黃酒,酒度為18°,糖分為20%,總酸為0.4%。酒液呈褐紅色,酒香優雅細膩,酒味醇和諧調,入口甘綿爽洌,余香回味持久。在黃酒系列中,堪稱風味獨特,好飲者大有人在。
遙記1990年時,我的大弟在福清特區擔任某電子公司的高管,曾率員赴南平挑選作業員,地方人士予以熱烈款待,喝了不少苜莉青,臨行更以一壇佳釀相贈。當他回家休假時,費了不少氣力,始攜回此壇及好幾瓶白干。當晚加菜時,經他大力推薦,便取此來一嘗。味如甘醴,果非凡品。只是和家母特地做的幾味像鲞烤肉、炒蟶子、蒸全雞等似乎不太搭配,合三人之力,喝掉半壇。其后,我常自取獨酌,不備下酒之物,領略獨有滋味,始知其純供品嘗,非佐餐之妙品,聊述往事,以志其趣。
本酒曾在1979年的中國第三屆評酒會上榮獲優質酒稱號及銀質酒章。接著在1984年時,再榮獲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銀杯獎;翌年又被評為福建省優質產品,現只流行于八閩地區,尚待進一步開拓市場。
轉載注明:中國酒志網(www.y17178.cn)
上一個:福建省福安酒廠
下一個:內蒙古昭君酒業有限公司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