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雖國小人多,但是經(jīng)濟卻十分發(fā)達,韓流還不斷的涌入中國,受到一眾年輕人的喜愛,近些年,其韓國整容、購物更也是一種時尚的選擇,但是我們今天講的不是韓國的娛樂、經(jīng)濟,而是被列為韓國無形文化遺產(chǎn)的燒酒,燒酒價格不貴,在大排檔中非常常見,我們今天就從起源、與白酒區(qū)別方面來詳解燒酒!
一:韓國燒酒的起源
韓國燒酒的起源與中國也有著莫大的聯(lián)系,我國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曾詩曰:“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所以關于燒酒的一種起源說法就是它起源于唐朝時期,在唐代文獻中,燒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現(xiàn)。李肇(公元806年)寫的《國史補》中的:“酒則有劍南之燒春”(唐代普遍稱酒為“春”);雍陶(公元834年)詩云:“自到成都燒酒熱,不思身更入長安。”可見在唐代,燒酒之名已廣泛流傳了。田錫寫的《曲本草》中說:“暹羅酒以燒酒復燒二次,入珍貴異香,其壇每個以檀香十數(shù)斤的煙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臘封,埋土中二三年絕去燒氣,取出用之。”趙希鵠寫的《調(diào)燮類編》中說:“燒酒醉不醒者,急用綠豆粉粉蕩皮切片將筋撬開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說:“生姜不可與燒酒同用。飲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飲白酒忌諸甜物”(卷三)。唐詩《荔枝樓對酒》詩云:“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唐詩亦有“久聞成都溜酒香,不思自身人長安”之句。
二:與白酒的區(qū)別
1.酒精度數(shù)
韓國燒酒名字雖然叫燒酒,但是酒精度卻與中國白酒有著天壤之別,中國白酒最低的度數(shù)也有30度,但是韓燒的度數(shù)卻都在19.5-21.5之間,僅僅比中國的黃酒度數(shù)高那么一點。
2.香型
中國白酒對香型有很多研究,例如有醬香、濃香、清香等多種香型,韓國燒酒則沒有那么多酒味,不會像中國的白酒那樣滿屋飄香,如果不湊到跟前,可能還聞不到酒味。
3.口味
韓國燒酒入口較甜,不辣口,中國白酒受釀造工藝、白酒陳放時間的不同,入口有很大差異,大部分咽后會有苦味。
如今有“國民老公、國民校花”的稱號,而韓國有“國民燒酒”,由于物美價廉,所以在韓國人的生活當中,燒酒普遍存在,無論是友人歡聚、喜事慶賀、慶祝節(jié)日、婚喪嫁娶還是日常小酌,各種場合都有它的身影。
上一篇:走進日本,探秘清酒起源
下一篇:中國酒文化之彝族泡缸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