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特別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韓國的“暴飲文化”似乎帶有更強烈的反叛意識及意欲掙脫社會規范和法律束縛的心理傾向,更多體現了一種對現實生活的背離。提到韓國酒文化,大家定會首先想到燒酒,但是除了燒酒之外,韓國酒文化中還有哪些是值得了解的呢?
韓國傳統酒:米酒
韓國的傳統酒是米酒。米酒是在蒸熟的糯米、粳米、面粉等中摻進酒曲和水發酵釀制而成的,也稱作濁酒、農酒。據說,米酒在韓國三國時代就已經有了,是一種歷史十分悠久的酒。米酒的顏色像掏米水一樣,是白濁色的,是一種酒精含量僅有6—7度的低度酒。梨花酒是從高麗時代起就廣為流傳的最具代表性的米酒。由于米酒用的酒曲是梨花開的時分制作的,所以稱其為“梨樂途游民部落五周年 2007西藏圣地婚禮 航空旅行白皮書 黃金周出游全攻略 花酒”。后來,由于什么時候都可以作酒曲了,“梨花酒”的名稱也就慢慢消失了。當把白濁發澀的濁酒潷出之后,還可以成為清徹透亮的清酒。用糯米釀制而不經過過濾的酒叫“咚咚酒”(醅)酒。米酒甘甜可口,喝上一口沁人心脾,常用作農忙時節農民解渴的飲料。米酒既是酒也是保健食品。米酒有時還成為向皇帝進貢的貢品。任何一種米酒都需要十五六種原料來釀制。目前隨著人們越來越關心健康,米酒又重新受到人們的青睞。由于米酒酒精含量低,所以喝米酒時,可以象用碗喝水那樣一口氣喝下去,然后會滿意得稱贊一聲:“嘿!真通快!”喝一兩碗,肚子就飽了。最近,人們很喜歡喝高麗時代從蒙古傳過來的一種蒸餾酒——燒酒(最近是稀釋過的燒酒)。此外,西方國家的啤酒也開始魅力四射。但濁酒才真正是老百姓的酒,并因此而源遠流長。
韓國酒文化之喝酒的禮節
過去,每年一到陰歷10月,儒生們都會擇吉日,守禮數,設宴款待大家。也就是說傳統社會常通過“鄉飲酒禮”,來傳授酒席上禮節知識。此外,在節日和祭祀上也可以學到在長輩面前恭恭敬敬地喝酒的知識。只有得到長輩的允許,才能和他們一起喝酒。但是,到了喝酒的年齡,和成人儀式一樣,長輩們也會教給“酒道”。當在酒席上作出無禮的舉動時,在家里父親就會對兒子說,在社會上先生或長輩就會對毛頭小子說“沒學好喝酒”之類的話,也就是違背了“酒道”的意思。
時代的飛速發展使得現在也不那么刻板地講究禮數了,F在有一種通用的“酒道”,比如,喝酒時,通常是年紀大的人,職位高的人先喝,要先給長輩擺上酒杯,當長輩遞過酒杯時,一定要雙手接。在長輩面前喝酒,要把臉稍向左邊轉過去再喝。酒和工作要區別開來。就是再醉酒,在工作崗位也不能露出一點破綻來,必須保持負責任地做好工作的精神狀態,這是酒宴禮節中一個心照不宣的慣例。在韓國喝酒時說“干杯”,是表示心里高興愿意相互分享愉快,碰一碰杯烘托酒宴氣氛的意思,而不是象中國人那樣非要把杯里的酒喝干不可。韓國人喝酒隨時都可以說“干杯”。
在韓國喝酒時,不習慣續酒,一定要一杯都喝完之后再添酒。也許是中國人喜歡“滿”字,所以認為續酒是件十分自然的事,就好象不斷續茶那樣似的?梢哉f韓國是唯一講究飲酒禮節文化的國家。據說,這種酒文化是發端于祭祀上喝一口祭祀酒之后,要把酒杯重新呈給長輩的風俗。而這種習俗之所以能流傳至今是因為把自己的酒杯呈給長輩表達了一種尊重。正因為如此,把自己的酒杯遞給同伴或初次見面的人是在表達人情和親近感。與朋友在一起喝酒的對酌文化是韓國人十分珍視酒與人際關系的價值觀的表現。雖然也可能偶爾與朋友開懷暢飲,盡興盡志,但隨著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人人都很忙,朋友們在一起喝酒也漸漸成為了“速戰速決”式的豪飲,所以有人也在呼吁要提高飲酒文化的質量。燒酒是25度的蒸餾酒,是時下韓國男人最喜歡喝的酒。據說,在朝鮮王朝時代,燒酒是一種傳統酒,種類繁多,有300余種,但由于受日帝時代酒稅令的限制而漸漸消失了。今天,人們都為健康著想,所以傳統民俗酒又開始受人歡迎了。不久前,金大中總統在同金正日國防委員長舉行南北首腦會談時就喝過傳統酒之一的“百洗酒”。此外,深受人們歡迎的傳統酒還有用韓國著名人參釀制的人參酒,慶州的法酒和安東的安東燒酒等。特別是梨姜酒,全羅道的特產,用梨來代替水釀制的酒,味道純美,回味無窮,喜歡喝酒的人都對該酒贊不絕口,說它是“人人愛不釋手的瓊漿玉液”。
同時,在韓國,喝酒是工作的一部分,如果一個男人一下班就回家,而不去與朋友喝一杯,時間長了會被人看不起,認為這個人“沒有本事”、“人緣不好”。這也是促使韓國酒文化繁榮發展的原因之一。
上一篇:中國酒文化之行酒令的起源
下一篇:白酒文化:喝酒為什么要碰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