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瀘州是我國釀酒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在浩如煙海的史籍中,有不少關于瀘酒的記載與傳說。在瀘州市博物館中陳列的一只陶制角杯,經考證系2000年前秦漢之際,專供宴飲賓客之用。1983年,瀘州市郊出土的第8號漢棺上的巫術祈禱圖中,兩巫師高舉酒樽,昂首相對,證明瀘州當時不僅有酒,而且已懂得“酒以成禮”。唐代詩人鄭谷,在他的《旅次遂州將之瀘郡》詩里寫道:“我拜師門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瀘”。所謂“荔枝春”,就是以荔枝為主體香成分的酒。宋人編成的文獻通考記載,公元1077年以前,趙宋王朝每年征收商稅銳額在十萬貫以上的郡、州,全國26個,瀘州就是其中之一。瀘州每年征收的酒稅在1萬貫左右,占地方商稅收的十分之一。酒稅的征收數額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瀘州酒業的興盛。
在瀘州酒史上,宋代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時期,瀘州人已掌握了燒酒制法。當時的大酒,在原料選用、工藝操作、發酵方式以及酒的品質等方面,都與今天瀘州釀造的濃香型曲酒非常接近,可以說就是今天瀘州老窖大曲的前身。
宋代大酒的出現,為瀘州酒業的進程揭開了新的篇章。然而瀘州酒文化的宋代遺存,卻在長期的蒙古定蜀戰爭中遭到破壞。直到明王朝的建立,酒城瀘州又開始了新的發展,這個新發展結果之一就是使當代的瀘州人擁有了現存最完整、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具有400多年悠久歷史的瀘州老窖窖池。
瀘州老窖陳列館里,珍藏著一只乳白色筒形粗瓷包裝酒罐,上寫“三百年老窖”,背有“豫記溫永盛酒廠”的款記。據溫氏11代傳人溫筱泉先生回憶:同治8年(公元1869年),溫家九世祖溫宣豫從瀘州舒聚源酒坊購得十口陳年老窖池,釀制三百年老窖大曲。這一包裝證明了大約在19世紀70年代,已有三百年老窖大曲的名稱出現。而據此稱今天的瀘州老窖大曲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應是合理之說。
清代著名詩人張問陶來瀘州一天,就留下了“城下人家水上城,銜杯卻愛瀘州好”的絕唱。城內舊有牌坊,署有:川南第一州。其繁富可見一斑。1915年,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瀘州老窖大曲酒榮獲金獎,即稱譽世界。1916年,朱德隨蔡鍔起兵討袁,駐防瀘州,戎馬之余,與溫筱泉等人結成振華詩社,留下了“酒城幸保身無恙,檢點機韜又一年”的愛國詩句。在這里朱德就把瀘州命名為“酒城”了。
今天的瀘州老窖以其“醇香濃郁,清冽甘爽,回味悠久,飲后尤香”的風格,馳名中外,成為我們珍貴的民族遺產,被譽為酒中泰斗。1952年在全國首屆評酒會上,瀘老老窖大曲酒與茅臺、汾酒、西鳳酒并列為全國四大名酒,以后在歷屆全國評酒會上,都蟬聯國家名酒稱號,被定為全國濃香型白酒典型代表。1996年11月,瀘州老窖池群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酒類行業中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永載史冊的國寶窖池,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窖”。
當遠方的賓客來到瀘州,一定會沉醉在瀘州老窖的芳香之中,身不由己地聞聞酒之香,觀酒之色,帶著好奇和渴望傾聽酒的故事,享受這久遠文化蘊味。瀘州因老窖聞名于世,老窖以美酒傳于后人。
上一篇:葡萄美酒絲路來
下一篇:你所不知的奧地利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