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低度白酒如何保持原酒型的風格
酒的風格是酒中成分綜合作用于口腔的結果。高度酒加水稀釋后,酒中各組分也隨著精含量的降低而相應稀釋,而且隨著酒精含量的下降,微量成分含量也隨之減少,彼此間的平衡、諧調、緩沖等關系也受到破壞,并出現“水味”。因此,怎樣保持原產品的風格,是生產低度白酒的技術關鍵。從生產低度白酒的要求來說,必須先將“基酒”做好,也就是說提高大面積酒的質量,使基礎酒中的主要風味物質含量提高,當加水稀釋后,其含量仍不低于某一范圍,才能保持原酒型的風格。
清香型白酒因含風味物質較少,降度后風味變化大,尤其降到酒精為45% vol時,口味淡薄,失去了原酒的風格;濃香型酒即使降到酒精為38% vol時,基本上還能保持原酒風格,并具有醇正芳香、后味綿甜的特點。濃香型酒降度后還能保持原酒風格的原因是:酒中酸、酯含量豐富。液態法白酒因酒中的風味物質更少,故隨著酒精含量的降低而顯得淡薄,“水味”較重。
可見,要搞優質低度白酒,首先要采用優質基酒,否則難以加工成優質低度白酒。
二、低度白酒的幾個基本問題
1.酒精含量不同,溶液的性質不同
酒精度為57.9% vol的白酒,乙醇和水的質量各占50%,是一個重要的分界線。在此酒精含量以下,水是溶劑,乙醇是溶質,是乙醇的水溶液。把水和乙醇作為混合(二元)溶劑看待,水是主溶劑,乙醇是從屬性次溶劑,白酒的其余成分則是溶質。
該二元溶劑的組成不同,性質不同。根據道爾頓分壓定律,在平衡狀態下,該溶液的蒸氣總壓等于各物質分壓之和;恒溫下,液相組成改變,其相應各物質的蒸氣分壓也要改變。溫度不同,無論是液相還是氣相中乙醇和水的相互比例關系就不同,給人的感官刺激作用也就不同。
白酒中的呈香呈味成分絕大多數是有揮發性的,它們都有自己的蒸氣分壓。隨著乙醇濃度的降低,這些物質的分壓(可揮發的程度)也將發生改變(一般變小),必然影響到香氣的強度。在液態溶液中呈均相分布的物質,在氣態溶液中就不一定呈均相分布。在乙醇濃度低的情況下,這一現象更為突出。
總之,酒精含量不同,溶液的蒸氣分壓、表面張力、黏度、電導率、離子的遷移系數、液體物質之間的互溶性、熱容、熵等諸多性質都隨之而變。因此,在酒度較低如酒精度為38%~46%vol的情況下,必須考慮溶液的基本性質與較高度數的酒相比,有相當大的偏離度,決不能把較高酒度的酒的一些工藝原則照搬于降度酒。
2.低度酒的內在規律性
降度去濁是酒精度為38%~46% vol的白酒所必須的工藝步驟,一些相容性不好的許多物質,雖除不盡卻大部分被除去了,有的則損失殆盡。也就是說,這些主要表現呈味性質成分的濃度和味感強度被充分降低了。與度數高的酒相比,這些物質濃度之間的差異相當大,它們對酒的呈味作用已不再是影響白酒口味的重要因素。
酒精度為38%~46% vol的酒中的各種物質,即使它們與高度酒有很近似或大體相同的色譜骨架成分,但這些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液相中的相容性、氣相中的相容性、味閾值和嗅閾值、相應的味感、嗅感強度、味覺轉變區間、酒的酸性大小等,均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因此,決不能用高度酒的一般經驗規律來認識、解釋或代替低度酒的規律性。
用較高度數的白酒加漿降度除濁,還是一個可溶性多種成分的濃度同時被降低的過程。要注意的是,含量本來就少的復雜成分濃度的降低,使復雜成分對酒風格和質量所做的貢獻被大大降低了。
3.降度酒酒體設計的一些基本原則
在屬于色譜骨架成分的所有乙酯中,乳酸乙酯的性質很特殊。它是唯一既能與水又與乙醇互溶的乙酯。這就意味著它不僅在香和味方面做出貢獻,而且它起著助溶的作用。與水相容性不好的乙酯,通過乳酸乙酯的媒介作用,使其與水的相容性得到很大改善。乳酸乙酯是羥基酸乙酯,黏滯性遠大于其他乙酯。其呈味效力遠大于對香氣的貢獻(多數情況下有壓香的效果)。對克服水味增加濃厚感,乳酸乙酯有著特殊的功效,這不是其他乙酯所能替代和相比的。因此,在選用基酒時,高含量的乳酸乙酯應予首先考慮。
大量而充分的實踐證明,乳酸乙酯的量在140mg/100mL是一個界限值。當乳酸乙酯的含量小于這一數值時,或多或少地有水味存在。當高于140mg/100mL時,白酒的水味就消失。所以,在實際操作中,一定要注意這一個界限值。一般可考慮乳酸乙酯的量再大些,其含量可在140~170mg/100mL。
雜醇油中的正丙醇也是一個特殊的物質。它和乳酸乙酯的情況相同,它既可與水、乙醇,也可與其他乙酯互溶。正丙醇作為一種中間溶媒,有雙重作用。正丙醇把不溶于水的乙酯和雜醇等帶入水中,又可將不溶于酯和雜醇等的水帶入酯和雜醇等之中。它的沸點(97.4℃)與水最接近。選擇基酒時,正丙醇的含量稍高些,對克服降度酒的水味和提高酒的品質有很大好處。
高含量的乳酸乙酯必然影響降度酒的放香程度,會降低其他香氣物質的嗅閾值。故乙醛和乙縮醛的含量也應提高到相當的程度。
不要忽略乙酸乙酯的作用。除乳酸乙酯外,在屬于色譜骨架成分的乙酯中,乙酸乙酯沸點最低(蒸氣分壓高),與乙醇沸點相同,與水的相容性較好。降度酒應該有較高的乙酸乙酯含量。
較低的酸值,同量的同一羧酸在酒精為38% vol的酒中的酸性,要比在較高酒度的酒中的酸性大得多。酸含量的高低對溶液性質的影響力很強,在溶液中酒精量大幅度降低的情況下,酸量的控制十分重要。
加漿降度后的低度白酒,復雜成分的損失較大。欲增加復雜成分的總量和提高復雜強度,在調味階段,必須遵循的一個基本要領是較大劑量地使用“調味”酒,決不能機械地辦事。在調味酒的選擇上,首先要考慮的不是調味酒的色譜骨架成分組成如何,重要的是要選用那些典型性強的調味酒。
三、低度白酒的勾兌和調味
根據名優酒廠的經驗和筆者的實踐,低度白酒的勾調,最好分數次進行。第1次是在加水以前;加漿后勾兌第2次;經過一段時間貯存后再勾調1次。這樣才能使質量更加穩定。
1.低度白酒的勾兌
要勾兌出高質量的低度白酒,必須有高質量的基礎酒。選擇基礎酒時,除感官品嘗要達到香濃、味醇、尾凈、風格較好外,還要進行常規檢驗,了解每壇(罐)酒的總酸、總酯、總醇、總醛,最好結合氣相色譜分析數據,掌握每份酒的微量成分,特別是主體香味或分的具體情況。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選取能相互彌補缺陷的酒,然后進行組合。
組合時應注意如下幾點:
(1)各種糟酒之間的混合比例 糧糟酒、紅糟酒、丟糟酒等各有各的特點,具有不同的特殊香和味,將它們按適當的比例混合,才能使酒質全面,風格完美,否則酒味就會出現不諧調。
(2)老酒和一般酒的比例 一般來說,貯存1年以上的酒稱為老酒,它具有醇、甜、清爽、陳味好的特點,但香氣稍差。而一般酒貯存期較短,香味較濃,帶糙辣,因而在組合基礎酒時,一般都要添加一定數量的老酒,使之取長補短。其比例要通過不斷摸索,才能逐步掌握。
(3)不同發酵期所產酒之間的比例發酵期長短與酒質密切相關。根據酒廠經驗,酵期較長所產的酒,香濃味醇厚,但香氣較差;發酵期短的酒,聞香較好,揮發性香味物質多。若將它們按適宜的比例混合,可提高酒的香氣和噴頭,使酒質更加全面。
(4)不同季節產的酒之間的比例一年四季產的酒,因季節不同,其風格、口味及微量成分也有差異。要根據本廠產品的風格特點進行組合。
勾兌的步驟:
小樣勾兌 將已選定的若干壇酒,分別按等量適當比例取樣,混合均勻,嘗之。若認為不滿意或達不到設計效果,則重新組合,再嘗。若認為較好,即可加漿稀釋到需勾兌的程度;若認為尚有欠缺,可再做調整,以符合低度酒酒基質量為準。
正式勾兌 大批樣勾兌一般在5t以上的不銹鋼罐中進行。將小樣勾兌確定的大宗酒、質量稍次的酒、雙輪底酒等分別按比例計算好用量,然后泵人勾兌罐中,攪勻后取樣嘗評。若變化不大,再加漿至需要的酒度,攪勻,再嘗。若無甚變化,便成為調味的基礎酒。
2.低度白酒的調味
(1)確定基礎酒的優缺點 首先要通過嘗評,弄清基礎酒的不足之處,明確主攻方向,做到對癥下藥。
(2)選用調味酒根據基礎酒的口感質量,風格,確定選用哪幾種調味酒。選用的調味酒性質要與基礎酒相符,并能彌補基礎酒的缺陷。調味酒選用是否得當,關系甚大。選準了效果明顯,且調味酒用量少;選取不當,調味酒用量大,效果不明顯,甚至會越調越差。怎樣才能選準調味酒呢?首先要全面了解各種調味酒的性質及其在調味中能起的作用,還要準確地弄清楚基礎酒的各種情況,做到有的放矢。此外,要在實踐中逐漸積累經驗,這樣才能迅速做好調味工作。
(3)調味的步驟和方法
小樣調味 一般調味方法有3種,分別加入各種調味酒,同時加入各種調味酒,綜合調味酒的利用。
大批樣調味 根據小樣調味實驗和基礎酒的實際總量,計算出調味酒的用量,將調味酒加入基礎酒內,攪勻嘗之,如符合小樣的質量,則調味工作即告完成。若有差距,尚不理想時,則應在已經加了調味酒的基礎上,再次調味,直到滿意為止。調好后,充分攪拌,貯存1周以上,再嘗,質量穩定,方可包裝出廠。
上一篇:新工藝及傳統工藝釀酒技術優劣比較
下一篇:提高固液法白酒質量的技術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