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制造藥酒?說到制造藥酒,其工序也是比較簡單易操作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種。制藥酒要用一些非金屬的容器,如砂鍋、瓦壇、瓷甕、玻璃器皿等。不過,一些藥酒的制作有其特殊的要求,就需要另當別論了。
藥酒有冷浸法、熱浸法、煎膏兌酒法、淬酒法、釀酒法等多種制作方法。下面,我們主要介紹冷浸法、熱浸法、釀制法和釀酒法。其中,家庭配制則以冷浸法最為簡便。
1.冷浸法。將藥物適當切制或粉碎,放置瓦壇或其他適宜的容器中,按照處方加入適量的白酒(或黃酒)密封浸泡(經常攪拌或振蕩)。要根據藥材吸水量的大小,按1:5至1:10的比例配制,然后密封浸泡。每天或隔天振蕩1次,14天至20天后用紗布過濾。為了矯正口味,可加入適量的冰糖或白糖。藥渣可再加酒浸泡1次~2次。一般宜在飯前溫服,每次按量飲用。如不善飲酒,可從少量開始,逐漸增量,亦可兌水后服用。
2.熱浸法。將藥物切碎(或搗為粗末),置于適宜的容器內,按配方規定加入適量的白酒,封閉容器,隔水加熱至沸時取出,繼續浸泡至規定的時間,取上清液,并將藥渣壓出余液,合并,靜置、沉淀,過濾即得。或在適宜容器內注入適量的白酒,將粉碎適度的藥物用紗布袋裝好,置于酒中.封閉容器,然后保持一定溫度浸漬,取液同上法。
3.釀制法。釀制法比較簡單,只要將藥物直接加入米谷、高粱、酒曲中蒸煮發酵成酒就可以。
4.釀酒法。釀酒法是先將中藥材加水煎熬,過濾去渣后,濃縮成藥片,有些藥物也可直接壓榨取汁,再將糯米煮成飯,然后將藥汁、糯米飯和酒曲拌勻,置于干凈的容器中,加蓋密封,置保溫處10天左右,應盡量減少與空氣的接觸,且保持一定的溫度,發酵后濾渣即成。
制作現代藥酒時,一般多選用50度~60度的白酒。因為酒精濃度太低不利于中藥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而酒精濃度過高,有時反而使藥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藥材質地堅硬,有效成分難以溶出。對于不善于飲酒的人來說,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黃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質酒,但浸出時間要適當延長,或復出次數適當增加,以保證藥物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制作藥酒時,通常是將中藥材浸泡在酒中,經過一段時間后,中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此時即可過濾去渣飲用。
另外,還有窯制磁化工藝這種藥酒制作方法。窯制磁化工藝是將中國傳統的窯制釀酒工藝與現代高科技磁化技術、納米微波技術相結合,依據“三位一體”的融合性原則對配伍各成分進行有機整合,在維持各成分性質不變的前提下促其相互作用,將活性成分、營養成分完整保留地保留下來并將功效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