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酒類健康觀念的深入人心,藥酒漸漸走進人們的視野之中,多數家庭選擇自己泡制一些,防病健身,也有許多年輕人逢年過節買來孝敬家人。
但大家可否知道?藥酒并非人人都適合。
由于酒有“通血脈,行藥勢,溫腸胃,御風寒”等作用,所以酒和藥配置可增強藥力,既可治療、預防疾病,又可用于病后的輔助治療。例如,市面上有人參酒、鹿茸酒、川貝酒、蛤蚧酒及首烏酒等藥酒。
從藥酒的使用方法上分,可將藥酒分為內服、外用、既可內服又可外用三大類。平時,有些人會自己釀制藥酒,或購買藥酒,每天喝上幾杯,保健強身。但是,藥酒并非人人能喝。一般來說,婦女在懷孕期、哺乳期不宜飲用藥酒;在行經期,即使月經正常,也不宜活血功能較強的藥酒;年齡愈大,則新陳代謝愈慢,服用藥酒就應減量;患有肝病、高血壓、心臟病及乙醇(酒精)過敏者,也應禁用或慎用藥酒。補氣藥或補陽藥組成的藥酒,炎夏應少飲為宜。并且,凡屬生冷、油膩、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應避免。飲用藥酒時,應根據中醫的辨證施治理論進行辨證服用,限量飲服。
藥酒也含有酒精,所以適量飲用也非常重要,一般一天喝40到100ml,且分至二至三次飲用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