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酒是在哪個朝代之后出現的?我國歷代的典籍中,都有關于藥酒的記載......
宋代彭乘的《墨客揮犀》中記載“王文正太尉氣羸多病,真宗面賜藥酒一瓶,令空腹飲之,可以和氣血辟外邪。文正飲之,大覺安健,因對稱謝。上曰‘此蘇合香酒也。每一斗酒以蘇合香丸一兩同煮,極能調五臟,卻腹中諸疾,每冒寒夙興,則飲一杯。’因各出數}賜近臣。自此,臣庶之家皆效之,蘇合香丸盛行于時。此方本出《廣濟方》,謂之白術丸。”《廣濟方》是唐玄宗開元時期的醫書。可見,蘇合香酒至遲出于唐代前期。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求》記載“作和酒法酒一斗,胡椒六十枚,乾姜一分,雞舌香一份,蓽拔六枚。下篩,絹囊盛之,內酒中,一宿,蜜一升和之!
《齊民要求》上還有一條講“笨曲餅酒”的材料,“從此酒浸五加皮、及一切藥,皆有益,神效。”這條材料透漏出一個信息,北魏時期藥酒的品種繁多,“笨曲餅酒”是制造藥酒的好原料。
那么,藥酒是在哪個朝代出現的呢?
我國古代有元旦飲屠蘇酒的習俗。屠蘇酒就是一種藥酒。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收錄有屠蘇酒的配方,并特別注明“陳延之《小品方》云此華佗方也!标愌又菚x代醫學家。華佗是東漢末年的醫學家。漢晉相距不遠,陳延之說屠蘇酒是漢末華佗發明的,應當可信。
屠蘇酒的制造方法“用赤術、桂心七錢五分,防風一兩,菝葜五錢,蜀椒、桔梗、大黃五錢七分,烏頭二錢五分,赤小豆十四枚,以三角綠囊盛之,除夜懸井底,元旦取出置酒中煎,數沸,舉家東向從少年至長次第飲之!睆耐捞K酒的制造方法中可以看出,它完全符合兩位陳同志提出的藥酒的定義。
宋代竇羊的《酒譜》記載“王莽以臘日獻椒酒于平帝,其屠蘇之漸乎?”又載“西漢以來,臘日飲椒酒見《四民月令》!睋丝甲C,《四民月令》是東漢崔實于桓帝延熹時(約公元166年)所作。椒酒應當是比屠蘇酒更早的一種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