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品種很多,因葡萄的栽培、葡萄酒生產工藝條件的不同,產品風格各不相同。
以成品顏色來說,可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紅葡萄酒三類。其中紅葡萄酒又可細分為干紅葡萄酒、半干紅葡萄酒、半甜紅葡萄酒和甜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則細分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以釀造方式來說,可以分為葡萄酒、氣泡葡萄酒、加烈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四類。
一般按酒的顏色深淺、含糖量多少、含不含二氧化碳及采用的釀造方法來分類,國外也有采用以產地、原料名稱來分類的。按照國際葡萄酒組織的規定,葡萄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鮮葡萄果實或汁完全或部分酒精發酵后獲得的飲料,其酒精度一般在8.5°到16.2°之間;按照我國最新的葡萄酒標準GB15037-2006規定,葡萄酒是以鮮葡萄或葡萄汁為原料,經全部或部分發酵釀制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0%的酒精飲品。
白葡萄酒:用白葡萄或皮紅肉白的葡萄分離發酵制成。酒的顏色微黃帶綠,近似無色或淺黃、禾稈黃、金黃。凡深黃、土黃、棕黃或褐黃等色,均不符合白葡萄酒的色澤要求。
紅葡萄酒:采用皮紅肉白或皮肉皆紅的葡萄經葡萄皮和汁混合發酵而成。酒色呈自然深寶石紅、寶石紅、紫紅或石榴紅,凡黃褐、棕褐或土褐顏色,均不符合紅葡萄酒的色澤要求。
桃紅葡萄酒:用帶色的紅葡萄帶皮發酵或分離發酵制成。酒色為淡紅、桃紅、橘紅或玫瑰色。凡色澤過深或過淺均不符合桃紅葡萄酒的要求。這一類葡萄酒在風味上具有新鮮感和明顯的果香,含單寧不宜太高。玫瑰香葡萄、黑比諾、佳利釀、法國藍等品種都適合釀制桃紅葡萄酒。另紅、白葡萄酒按一定比例勾兌也可算是桃紅葡萄酒。
干葡萄酒:含糖量低于4g/L,品嘗不出甜味,具有潔凈、幽雅、香氣和諧的果香和酒香。
半干葡萄酒:含糖量在4~12g/L,微具甜感,酒的口味潔凈、幽雅、味覺圓潤,具有和諧愉悅的果香和酒香。
半甜葡萄酒:含糖量在12~45g/L,具有甘甜、爽順、舒愉的果香和酒香。
甜葡萄酒:含糖量大于45g/L,具有甘甜、醇厚、舒適、爽順的口味,具有和諧的果香和酒香。
靜酒不含有自身發酵或人工添加CO2的葡萄酒叫靜酒,即靜態葡萄酒。
起泡酒和汽酒含有一定量CO2氣體的葡萄酒,又分為兩類:
①起泡酒:所含CO2是用葡萄酒加糖再發酵產生的。在法國香檳地區生產的起泡酒叫香檳酒,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其他地區生產的同類型產品按國際慣例不得叫香檳酒,一般叫起泡酒。
②汽酒:用人工的方法將CO2添加到葡萄酒中叫汽酒,因CO2作用使酒更具有清新、愉快、爽怡的味感。
天然葡萄酒:完全采用葡萄原料進行發酵,發酵過程中不添加糖分和酒精,選用提高原料含糖量的方法來提高成品酒精含量及控制殘余糖量。
加強葡萄酒:發酵成原酒后用添加白蘭地或脫臭酒精的方法來提高酒精含量,叫加強干葡萄酒。既加白蘭地或酒精,又加糖以提高酒精含量和糖度的叫加強甜葡萄酒,我國叫濃甜葡萄酒。
加香葡萄酒:采用葡萄原酒浸泡芳香植物,再經調配制成,屬于開胃型葡萄酒,如味美思、丁香葡萄酒、桂花陳酒;或采用葡萄原酒浸泡藥材,精心調配而成,屬于滋補型葡萄酒,如人參葡萄酒。
葡萄蒸餾酒:采用優良品種葡萄原酒蒸餾,或發酵后經壓榨的葡萄皮渣蒸餾,或由葡萄漿經葡萄汁分離機分離得的皮渣加糖水發酵后蒸餾而得。一般再經細心調配的叫白蘭地,不經調配的叫葡萄燒酒。
軟飲料葡萄酒(或無泡酒):分紅、白二色。這類酒被稱為桌酒(TABLE WINE),酒精含量為14度以下。
起泡葡萄酒(SPARKING):產地有香檳(CHAMPAGNE)、布根地/勃艮第(BURGUNDY)、英塞兒(MOSELLE)、美國等,酒精含量不超過14度。
加強葡萄酒/加度葡萄酒(FORTIFIED):種類有些厘/雪莉(SHERRY)、缽堤/波特(PORT)、馬得拉(MADEIRA)、馬沙拉(MARSALA)、馬拉加(MALAGA)等,酒精含量 14-24度。
加香料葡萄酒(AROMATIZED):有意大利和法國產的紅、白威末酒(VERMOUTH),以及有奎寧味的葡萄酒等,酒精含量15.5~20度。
全汁葡萄酒,是100%葡萄汁釀制而成,以干紅和干白為代表。
半汁葡萄酒,半汁葡萄酒在國內雖然有一定的市場,在國際市場上卻無容身之地。
家葡萄酒:以人工培植的釀酒品種葡萄為原料釀成的葡萄酒,產品直接以葡萄酒命名。國內葡萄酒生產廠家大都以生產家葡萄酒為主。
山葡萄酒:以野生葡萄為原料釀成的葡萄酒,產品以山葡萄酒或葡萄酒命名。
山葡萄又名野葡萄,是葡萄科落葉藤本。山葡萄喜生于針闊混交林緣及雜木林緣,在長白山海拔200-1300米間經常可見,主要分布于安圖、撫松、長白等長白山區各縣。果熟季節,串串圓圓晶瑩的紫葡萄掩映在紅艷可愛的秋葉之中,甚為迷人。山葡萄含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生食味酸甜可口,富含漿汁,是美味的山間野果。山葡萄是釀造葡萄酒的原料,所釀的葡萄酒酒色深紅艷麗,風味品質甚佳,是一種良好的飲料。
葡萄品種是決定葡萄酒味道的主要因素,知道這瓶酒所使用的葡萄品種就可以大致判斷出這瓶酒的味道。其中包含了香氣、口感、大致的酒體和結構。同一個葡萄品種在不同的產地會有不同的表現,但大致的風味與架構是相同的。
雷司令也稱薏絲琳,原產德國,1892年從歐洲引入我國,山東煙臺和膠東地區栽培較多。該品種適應性強,較易栽培,但抗病性較差。釀制酒為淺禾黃色,香氣濃郁,酒質純凈。主要用于釀造干白、甜白葡萄酒及香檳酒。
白羽又名爾卡齊杰里、白翼、蘇58號。歐亞種。原產格魯吉亞,是當地最古老的品種之一。1956年引入中國。在河北、山東、陜西、北京及黃河故道地區有大面積栽培。
貴人香別名意斯林、意大利里斯林,歐亞種。原產意大利。1982 年引入中國。在山東、河北、陜西及天津、北京和黃河故道地區有較多栽培。
貴人香嫩梢底色綠,有暗紫紅附加色,絨毛中等。葉片較小,心臟形,平展,淺五裂,葉面光滑,葉背有中等黃白色絨毛,葉緣鋸齒銳,雙側直,葉柄洼閉合,具橢圓形空隙,或開張,呈底部尖的豎琴形。花兩性。貴人香是釀制優質白葡萄酒的良種,也是釀制香檳酒、白蘭地和加工葡萄汁的好品種。
李將軍別名白比諾,屬歐亞種,原產法國。釀制酒為淺黃色,清香爽口,回味綿延,具典型性。該品種為黑品樂的變種,適宜釀造干白葡萄酒與香檳酒。適宜釀制白葡萄酒的品種還有:季米亞特、米勒、巴娜蒂、長相思、紅玫瑰、瓊瑤漿、白詩南、賽美容、霞多麗、白福兒等。
別名查當尼、莎當妮、夏多內。原產自勃艮第,是目前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釀酒葡萄,屬早熟型品種。由于適合各類型氣候,耐冷,產量高且穩定,容易栽培,幾乎已在全球各產酒區普遍種植。土質以帶泥灰巖的石灰質土最佳。霞多麗是各白酒最適合橡木桶培養的品種,其酒香味濃郁,口感圓潤,經久存可變得更豐富醇厚。以制造干白酒及氣泡酒為主。
別名白蘇維翁、蘇維濃、縮維濃。白蘇維翁是一種頗受歡迎的白色釀酒葡萄。熟透時采摘,釀造的葡萄酒具有檸檬、青蘋果或藥草的香氣,有時帶有胡椒的氣味。早摘的白蘇維翁釀造的酒,青草氣息頗為濃郁。白蘇維翁葡萄酒比莎當妮葡萄酒的酸度要高一些,酒體清淡,一般都呈干性。產自歐洲的這類葡萄酒大部分沒有橡木味,而產自加里福尼亞的通常都有橡木味。白蘇維翁原產自法國波爾多區,適合溫和的氣候,土質以石灰土最佳,常被稱為Fume Blanc。主要用來制造適合年輕時飲用的干白酒,或混和塞米雍以制造貴腐白酒。
別名百詩難、白謝寧。這種上等葡萄最早在法國的盧瓦爾谷地廣泛栽種,在美國加里福尼亞、澳大利亞、南非和南美栽培得都很普遍。白謝寧葡萄酒是一種具有果味的葡萄酒,有的呈極度干性,有的稍甜,還有的甜度較高。品質最好的白謝寧酸度高、質地圓潤,非同尋常,經陳釀色澤呈深深的金黃色。可存放5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其酒香特別容易讓人聯想起鮮桃的香味,早摘葡萄釀制的白謝寧有一種淡淡的青草和藥草的芳香。
又稱瑟美戎、賽美蓉。原產自法國波爾多區,但以智利種植面積最廣,法國居次,主要種植于波爾多區。雖非流行品種,但在世界各地都有生產。適合溫和型氣候,產量大,所產葡萄粒小,糖份高,容易氧化。比起其它重要品種塞米雍所產干白酒品種特性不明顯,酒香淡,口感厚實,酸度經常不足。所以經常混合蘇維濃以補其不足,適合年輕時飲用。部分產區經橡木桶發酵培養可豐富其酒香且較耐久存,如貝沙克-雷奧良等。
又稱灰比諾、灰品諾。原產自法國阿爾薩斯產區,除原產地外,也種植于意大利北部(稱為Pinot Grigio)和德國(稱為Rulander)。其葡萄顏色常呈粉紅或淡紅,所產葡萄酒酒精濃度較高。所含萃取物質相當高,酸味偏低,有時具香料味。
佳麗釀別名法國紅、康百耐、佳釀。原產西班牙,是西歐各國的古老釀酒優良品種之一。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中國最早是1892年由西歐引入山東煙臺。山東、河北、河南等產區有較大面積栽培。
該品種是世界古老釀紅酒的品種之一,所釀之酒寶石紅色,味正,香氣好,宜于其他品種調配,去皮和釀成白或桃紅葡萄酒。可用于紅酒調配酒與制造白蘭地,因此生產上有一定的推廣意義和發展前景。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別名解百納、解百納索維濃、蘇味濃,是有君王之尊的紅色葡萄品種。果穗長圓錐形,有歧肩,果穗平均重約250克,最大果穗重300克,果藍黑色,近圓形。單果重1.3克,出汁 率72.7%,可溶性固形物含16.3%,每果枝平均有花序1.83個。3月中、下旬萌芽,4月中旬花開,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生長期平均143天左右,有效積溫2732.3℃。該品種適應性較強,抗病力中等。
蛇龍珠(Cabernet Gernischt)屬歐亞種,原產法國,為法國的古老品種之一,與赤霞珠、品麗珠是姊妹品種。1892年引入中國,山東煙臺地區有較多栽培。蛇龍珠是釀制紅葡萄酒的世界名種,宜在山東、東北南部、華北、西北地區栽培。由它釀成的酒,寶石紅色,澄清發亮,柔和爽口,具解百納的典型性,酒質上等。
品麗珠別名卡門耐特,原種解百納,原產法國,為法國古老的釀酒品種,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是赤霞珠蛇龍珠的姊妹品種。主要產區均有栽培。該品總是世界著名的、古老的釀紅酒品種,它就酒質不如赤霞珠,適應性不如龍蛇珠。新引入的“品麗珠”營養系在栽培性狀方面有很大 提高,值得引起重視。
黑品樂別名黑品諾、黑比諾、黑美釀,屬歐亞種,原產法國勃艮第(Burgundi),栽培歷史悠久,栽培黑品諾最早的記載為公元1世紀,當時稱之為PinorVermei。黑品諾在歐洲種植比較廣泛, 法國栽培約1.2萬公頃,面積最大,其次為美國(4000公頃)、瑞士(3000公頃)。中國20世紀80年代開始引進,分布在甘肅、山東、新疆、云南等地區。
別名梅洛、美樂、梅樂、梅鹿汁。原產法國。在法國波爾多(BordeauX)與其他名種(如赤霞珠等)配合生產出極佳干紅葡萄酒。我國最早是1892年由西歐引入山東煙臺。70年代后,又多次從法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引入,是發展較快的釀酒品種,各主要產區均有栽培。
梅鹿輒果穗單歧肩,圓錐型,果穗平均重333.3克,最大果穗重400克,果粒近圓形,紫黑色,單果重1.5克,出汁率72.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6%,每果枝平均有花序1.8個。3月上、中旬萌芽,4月中旬開花,7月中旬果實成熟,生長期平均136天左右,有效積溫2612.8℃。適應性 強,抗病力中等。果實成熟期一致。
又稱設拉子、西拉。起源于法國北隆河谷(又稱羅納河谷)的一種葡萄,當地用于釀造A.O.C紅酒。在法國和歐洲各地寫作“Syrah”, 在澳大利亞、南非等新世界產區寫作“Shiraz”,單品種用于釀酒。席拉能賦予酒獨特誘人的香氣、復雜且有筋骨的口感,使酒不很濃郁但很豐滿,質量穩定能進行很好的陳釀。在南非表現很像赤霞珠。
巴貝拉來源于意大利,是這個國家的第二大栽培品種。皮埃蒙特地區紅酒總產量的一半是用巴貝拉釀造的。巴貝拉葡萄酒的風格很多,其中的優質品種可耐受很長時間的陳釀。巴貝拉的果實即使在成熟很充分時仍然有較高的酸度,使它在炎熱的氣候條件下有一定的優勢。
在意大利巴貝拉還用于給內比奧洛葡萄酒調色,或與來自一拉力南方的其他葡萄酒勾兌,來改善相對單薄的體量和過高的酸度。來通過限制葡萄的產量和增加在橡木桶中的陳釀,意大利巴貝拉的總體品質得到提高,既能生產年輕活躍的新酒,又能釀造濃郁而充滿力量型的葡萄酒。總體上,葡萄酒呈深沉的寶石紅色,體量飽滿,單寧含量低、酸含量高。
又稱為馬白克、馬爾白克等。起源于法國,是波爾多地區允許進行葡萄酒勾兌的5個品種之一。曾經非常有名,但后來有些失寵,主要是由于它容易染病,抗霜凍能力不強,以及坐果差。
瑪爾貝岢紅葡萄酒果香濃郁,酒體平衡,具有黑醋栗、桑葚、李子的芳香,偶爾還表現出桃子的風味。口感比解百納類的葡萄酒柔軟。此外,馬爾貝克還用于勾兌葡萄酒,使葡萄酒具有早飲性。所釀出的葡萄酒柔和、特征飽 滿、色澤美麗,而且含有相當數量的單寧,適合勾兌解百納葡萄酒。
又稱為內比奧羅、霧葡萄等。起源于意大利,它能夠生產處最令人恒久不忘、品質保持年限最長的佳釀。內比奧洛稱的上意大利葡萄酒行業隱藏最深的秘密,它只在西北部的皮埃蒙特地區栽培,直到十幾年前才流傳到世界其他地方。今天內比奧洛是意大利最優品質的DOCG級葡萄酒的首選。即使是在皮埃蒙特地區,內比奧洛也僅僅是在數個精選區域進行栽培。由于難于栽培和并不豐產,內比奧洛的產量只占皮埃蒙特地區的30%。
原產意大利,是意大利栽培最多的紅葡萄品種,桑嬌維塞的老家是托斯卡納(又稱托斯坎尼),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16世紀。它是意大利一些最知名葡萄酒的原料,比如是生產Brunello di Montalcino葡萄酒的唯一原料,也是馳安酬(Chianti,又稱奇安蒂)葡萄酒的主要原料。對這個品種單系的選擇非常重要,否則生產出的葡萄酒只能達到一般的品質。
桑嬌維塞一旦遠離故土經常會出現水土不服,所以在意大利之外種植非常少。有少量的桑嬌維塞葡萄生長在阿根廷、南非和加州的納帕谷。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加州種植的葡萄與意大利的親戚有深厚的歷史淵源,但今天加州生產的桑嬌維塞葡萄酒具有自己的獨特風格。
葡萄酒的釀制工藝起源于6000年前的土耳其安納托利亞地區。據《圣經》記載,傳說大洪水將諾亞方舟沖至安納托利亞東部的阿勒山之后,方舟上的一只山羊將一個人引領到一塊長滿了野葡萄的斜坡上,落地的野葡萄經與雨水結合發酵后飄出陣陣酒香味,于是他受啟發成了世上第一個葡萄酒釀造者。
七分原料三分工藝,好葡萄酒是種出來的。品種特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葡萄酒的風味、香氣、典型性等。尤其對于單品種酒。
赤霞珠
來源:歐亞種。世界著名的紅色釀酒葡萄品種。原產法國。
釀酒特性:酒體口感嚴密緊澀,典型的香味十分強烈,酒精度中等,單寧含量高,味道復雜豐富。在美國四種最好的佐餐紅葡萄酒中位列榜首。在不同條件下表現不同,可表現出黑莓的果香或薄荷、青菜、青葉、青豆、青椒、破碎的紫羅蘭的香氣和煙熏味。未成熟時具典型的使人愉快的青椒味。在法國,釀酒師們常用品麗珠、梅鹿特與其調配,以改善其酒體的典型性和風格。
品麗珠
來源:歐亞種。世界著名的紅色釀酒葡萄品種。原產法國。
釀酒特性:深寶石紅色,結構較赤霞珠弱而柔和,風味純正,酒體完美,低酸、低單寧、酒質極優,充滿了優雅、和諧的果香和細膩的口感,增添了葡萄酒香氣的復雜性,使酒具有干鉤子的香氣。
梅轆輒
來源:歐亞種。世界著名的紅色釀酒葡萄品種。原產法國。
釀酒特性:寶石紅色,酒體豐滿,柔和,果香濃郁,清爽和諧。單寧含量低,酒體柔和順口,具有解百納典型性,有時有李果香氣,其酒體優劣程度與其土壤品質密切相關。該品種與其它品種酒調配可以提高酒體的果香和色澤,使酒體更加和諧,美滿。
霞多麗
來源:歐亞種。世界著名的白色釀酒葡萄品種。原產法國。
釀酒特性:霞多麗是釀造高檔干白葡萄酒和香檳酒的世界名種,用其釀制的葡萄酒,酒色金黃,香氣清新優雅,果香柔和悅人,酒體協調強勁、豐滿,尤其是在橡木桶內發酵的干酒,酒香玄妙、干果香十分典型,是世界經典干白葡萄酒中的精品。
雷司令
來源:歐亞種。世界著名的白色釀酒葡萄品種。原產德國。
釀酒特性:雷司令酒淺金黃色微帶綠色,味醇厚,酒體豐滿,柔和爽口,高雅細膩,有持久的濃郁果香,是世界優質葡萄酒中杰出的釀造品種。
原料采收
選擇成熟度較好的果穗,剔除掉病穗、爛穗。
裝運時,應降低容器的高度,防止葡萄果實的相互擠壓。并減少轉倒的次數和高度。保證果實的良好清潔狀態。
去梗
也就是把葡萄果粒從梳子狀的枝梗上取下來。因枝梗含有特別多的單寧酸,在酒液中有一股令人不快的味道。
壓榨果粒
釀制紅酒的時候,葡萄皮和葡萄肉是同時壓榨的,紅酒中所含的紅色色素,就是在壓榨葡萄皮的時候釋放出的。就因為這樣,所有紅酒的色澤才是紅的。
榨汁和發酵
經過榨汁后,就可得到釀酒的原料——葡萄汁。優質的葡萄汁是釀制優秀葡萄酒的前提,葡萄酒是葡萄汁通過發酵作用而得的產物。經過發酵,葡萄中所含的糖份會逐漸轉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在發酵過程中,糖分越來越少,而酒精度則越來越高。通過緩慢的發酵過程,可釀出口味芳香細致的紅葡萄酒。
添加二氧化硫
要想保持葡萄酒的果味和鮮度,就必須在發酵過程后立刻添加二氧化硫處理。二氧化硫可以阻止由空氣中的氧使葡萄酒所引起的氧化作用。新酒在發酵后大約3周左右,必須進行第一次沉淀與換桶。第二次沉淀要4至6周。沉淀的次數和時間上的順序,完全就是所要達到的口味。
原酒的生產工藝因所釀造的葡萄酒品種不同而不同,常見的有紅葡萄酒、白葡萄酒、起泡酒、冰酒、脫醇酒等。
紅葡萄原酒的生產
紅葡萄酒發酵的主要特點是浸漬發酵。即在紅葡萄酒的發酵過程中,酒精發酵作用和固體物質的浸漬作用同時存在,前者將糖轉化為酒精,后者將固體物質中的丹寧、色素等酚類物質溶解在葡萄酒中。
①除梗破碎:葡萄-振動篩選臺除掉雜質和小青粒-移動提升架-除梗破碎機除去果梗并破碎-集汁槽及果漿泵將破碎后果漿搜集輸送到發酵罐
②裝罐:在葡萄破碎除梗后泵入發酵罐時立即進行,并且邊裝罐加SO2,裝罐完后進行一次倒灌,使SO2與發酵基質均勻混合。添加量視葡萄的衛生狀況而定,一般50-80mg/l。果膠酶可以分解作用于葡萄皮,促進色素、香氣和丹寧等物質的浸漬過程。雖然SO2對果膠酶作用較少,但仍要避免同時添加。添加20-40mg/l。
③添加酵母:將干酵母按1:10~20的比例投放于36~38℃的溫水中復水15~20分鐘,或在2~4%的糖水復水活化30~90分鐘制成酵母乳液,即可添加到醅料中進行發酵。酵母添加后要進行一次打循環,以使酵母和發酵醪混合均勻。
④發酵過程:對發酵溫度進行監控,控制發酵溫度在25-30℃,每隔4-6h測定比重,連同溫度記入葡萄酒原酒發酵記錄表。(28-30 ℃有利于釀造丹寧含量高,需較長陳釀時間的葡萄酒,而25-27 ℃則適宜于釀造果香味濃,丹寧含量相對較低的新鮮葡萄酒)發酵開始的標志:形成”帽”,發酵基質溫度上升。如果原料的質量不好,要達到一定的酒度,發酵進入旺盛后,還需要添加一定量的糖。進行倒灌及噴淋。倒灌的次數決定于很多因素,如葡萄酒的種類、原料質量以及浸漬時間等,一般每天倒灌1-2次,每次約1/3。這一過程一般持續約1周左右的時間。
⑤皮渣分離及壓榨:測定葡萄酒的比重降至1000及以下(或測定含糖量低于2g/l)時,開始皮渣分離。在分離后,為了保證酒精發酵的進行,應將自流酒的溫度控制在18-20℃,滿罐。
⑥蘋果酸—乳酸發酵:蘋果酸—乳酸發酵是提高紅葡萄酒質量的必須工序。只有在蘋果酸乳酸發酵結束后并進行恰當的SO2處理后,紅葡萄酒才具有生物穩定性。而且是葡萄酒變的更加的柔和圓潤。這一發酵過程必須保證滿罐、密封。結束后添加SO2至50mg/l。
白葡萄原酒的生產
白葡萄酒是用白葡萄汁經過酒精發酵后獲得的酒精飲料,在發酵過程中不存在葡萄汁對葡萄固體部分的浸漬現象。干白葡萄酒的質量,主要源于葡萄品種的一類香氣和源于酒精發酵的二類香氣以及酚類物質的含量而決定的。所以,在葡萄品種一定的條件下,葡萄汁的取汁速度及質量、影響二類香氣形成的因素和葡萄汁以及葡萄酒的氧化現象成為影響干白葡萄酒質量的重要因素。
①除梗破碎:葡萄-振動篩選臺除掉雜質和小青粒-移動提升架-除梗破碎(或僅除梗)
除去果梗并破碎-集汁槽及果漿泵將破碎后果漿搜集輸送到發酵罐
②壓榨取汁:壓榨時氣囊及罐壁對物料僅產生擠壓作用,摩擦作用甚小,不易將果皮、果梗及果汁本省的構成物壓出,因而汁中固體物質及其他不良成分的含量少。
③低溫澄清及清汁的分離:果汁進入保溫罐后,添加60-120mg/l的SO2,并循環均勻。為了加快澄清和浸漬作用可添加澄清果膠酶和用膨潤土等下腳材料進行下膠處理。保持溫度0-5℃,24-48h低溫還可以浸漬更優雅的香氣,并可控制丹寧浸出量。
④酒精發酵:分離出的清酒,迅速回升到18-20 ℃,添加白酒專用酵母,啟動發酵。發酵啟動前,取汁化驗各項理化指標。發酵過程中隨時進行感官和理化分析。需要注意的問題:1\裝罐應滿罐 2\溫度:18-20℃ 3\填寫發酵記錄表。
⑤澄清及分離:發酵結束后,進行澄清。分離出的清酒,導進行儲藏罐,并添加SO2至60mg/l,密封儲藏。壓榨酒可單獨進行處理,也可和清酒進行混合。如果酸度過高,可考慮進行蘋果酸乳酸發酵,發酵結束后添加SO2,密封儲藏。
這一過程從葡萄發酵結束進入儲罐后開始,直到葡萄灌裝前。因不同葡萄酒種而時間上有很大的差異,具體又可分為以下幾步:不銹鋼罐的貯藏、橡木桶的貯藏、冷凍處理、過濾處理 ①原酒澄清及下膠過濾:在發酵結束后,溫度已經降的很低,原酒在經過冬天低溫作用下可以自然澄清。同時結合下膠過濾工藝可以加速葡萄酒澄清的質量和速度。對于一些要求果香較好的新酒,經過澄清和過濾工藝后即可進行葡萄酒的酒石穩定性處理。對于需要橡木桶陳釀的葡萄酒,此時可以裝入橡木桶進行儲藏。(渾濁的葡萄酒容易堵塞橡木桶細孔,降低了橡木桶的使用壽命)這過程可能需要幾個月、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葡萄酒的灌裝就是將葡萄酒裝入玻璃瓶中,以保持其現有的質量,便于推薦和銷售。在灌裝前必須對葡萄酒的質量進行檢驗。確定葡萄酒符合葡萄酒質量、衛生標準。為了保持質量的穩定性和一致性,一些品種的酒還需要進行調配。
①調配:顏色:增加和降低葡萄酒的顏色;
香氣:通過勾兌新酒可以增加葡萄酒的果香。而相應的調配經過陳釀的酒則可以增加陳釀香氣;
口感:使口感更加的平衡協調。理化指標:使之符合相關的標準。符合特定范圍人群的消費也是非常重要的。
②穩定性試驗:裝到到瓶子里再出現渾濁,顯然是非常糟糕的。這個過程正是要避免象這樣的事情的發生。只有在葡萄酒通過穩定性試驗后,才可能進行下一步工序——灌裝。包括:酒石穩定性、色素穩定性(紅色)、蛋白穩定性(白色)、金屬離子穩定性、生物穩定性等。其中生物穩定性檢驗可以延續到除菌過濾后進行。
③除菌過濾和灌裝:除菌過濾一般為二次過濾,先進行澄清過濾,再進行除菌過濾,過濾出的酒直接進行灌裝。采用膜慮或者除菌板過濾。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送瓶、傳送、洗瓶、干燥、灌裝、壓塞、套膠帽、貼標、噴碼、裝箱、碼垛。
成熟的葡萄串是葡萄酒釀造的最主要原料,其各部份所含的成份不同,在釀造過程中也將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一般葡萄在六月結果后大約需要一百天的時間成熟。在此過程中葡萄的體積變大,糖份增加,酸味降低,紅色素和單寧等酚類物質增加使顏色加深。此外潛在的香味也逐漸形成,經發酵后就會散發出來。成熟的葡萄其大小、形狀、顏色等都會因為品種而不同。此外產量的多小,所處天然環境,是否遭病菌污染及年份好壞等都會影響葡萄的特性和品質。
葡萄梗
連結葡萄粒成串的葡萄梗含有豐富的單寧,但其所含單寧收斂性強且較粗糙,常帶有刺鼻的草味,通常,釀造之前會先經過去梗的工序。但部份酒廠為加強酒的單寧含量,有時也會加進葡萄梗一起發酵,但葡萄梗必須非常成熟,以避免前面提到的幾個缺點。除了水和單寧外,葡萄梗還含有不少鉀,具有去酸的功能。
果肉
占葡萄80%左右的重量,一般食用葡萄的肉質較豐厚,而釀酒葡萄較多汁,其主要成份有水份、糖份、有機酸和礦物質。其中糖份是酒精發酵的主要成份,包括葡萄糖和果糖,有機酸則以酒石酸、乳酸和檸檬酸三種為主。酒中的礦物質則以鉀最為重要,其含量常超過各種礦物質總量的50%。
葡萄籽
內部含有許多單寧和油脂,是其單寧收斂性強,不夠細膩,而油脂又會破壞酒的品質,所以在葡萄酒釀造的過程中須避免弄破葡萄籽而影響酒的品質。
葡萄皮
雖然比例上葡萄皮僅占全體的十分之一,但對品質的影響卻很大。除了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果膠外,還含有單寧和香味物質;另外黑葡萄的皮還含有紅色素,是紅酒顏色的主要來源。葡萄皮中的單寧較為細膩,是構成葡萄酒結構的主要元素。其香味物質存于皮的下方,分為揮發性香和非揮發性香,后者須待發酵后才會慢慢形成。
國標中規定:葡萄酒的酒度應12±1 %(V/V)。當葡萄原料在好的年份,紅色品種含糖量應達到234g/l,而白色品種則在200g/l左右。(紅葡萄酒:果汁中18g/l糖可以發酵成1%(V/V),而白葡萄酒:17g/l發酵成1%(V/V))。
首先我們將事先準備的玻璃瓶消毒并用清水清洗晾干待用,其次是葡萄的清洗,將事先買回來的葡萄去除壞葡萄,然后用清水清洗并侵泡20分鐘(注意事項:不建議使用清洗劑清洗葡萄,洗滌會大量損失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采用清水侵泡來取出葡萄表皮的農藥成分及塵土)。
將洗凈的葡萄去梗并破碎,再操作的時候需用手將葡萄一個一個擠破,然后去除葡萄的果梗。(注意事項:所選用裝葡萄的容器可以是塑料盆或不銹鋼,千萬不能使用鐵制容器。)
加白糖:沒有成熟就采摘的葡萄,酸度大,糖分含量低。隨著葡萄果實的慢慢成熟,其酸度逐漸減輕,糖度逐漸增加。個人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白糖量。同時需要注意一般17g糖能使1升葡萄酒增加1度的酒度。
加酒精:調整葡萄酒汁的過程還可以添加酒精度,通常成熟的紅葡萄,如果是在不加白糖的情況下,釀出來的紅葡萄酒其酒精度在8-12度左右,如果大家喜歡喝度數高一些的自釀葡萄酒就可以通過在葡萄汁中增加酒精來提高酒精度。建議添加比例為:1L葡萄汁加1度酒精。
前面我們有提到在清洗葡萄的過程會將葡萄自帶的酵母洗掉,因此在家自釀葡萄酒發酵之前需加入適量的酵母,這里建議使用干酵母。
將已破碎的果漿倒入事先準備好的發酵容器,然后密封容器置于室內自然發酵。(注意事項:倒入的果漿不宜超過發酵容器容積的4/5,發酵過程中需安裝發酵管,自釀葡萄酒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如倒入過多果漿又沒有安裝發酵罐,容易導致容器爆裂而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發酵室內溫度25——30攝氏度為最佳,發酵時間25——30天左右,發酵過程中,應每天定時的進行觀察,如果發現容器溫度上升,且出現大量二氧化碳氣泡,容器表層內出現皮渣,形成酒帽,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對發酵的果漿進行攪拌,將酒帽壓下。
發酵完畢后,待酒呈澄清狀態,對酒進行過濾,過濾過程中任酒自然流出,過濾后剩下的渣滓千萬不要就不要了,我們還可以用壓榨法將渣滓中的酒取出來,然后和自然流出的酒分開貯藏(注意事項:在貯藏過程中只需裝滿容器體積的95%即可,貯藏室溫20℃左右為最佳,貯藏時間30天,即可完成后發酵)。
自釀葡萄酒經過后發酵、過濾后在裝入密封的容器中,這時在添加酒液時應該將容器添滿,然后置于室溫6——12℃的環境內,最后放在地下室或果窖中陳釀,時間最少半年,最好2年以上,完成自釀葡萄酒的陳釀。
經過靜置和澄清后的自釀葡萄酒,最好的儲藏辦法是裝進小瓶進行儲藏。這里可以是可樂瓶,可是是用過的750毫升的葡萄酒瓶,在裝瓶的過程中酒液要裝的滿一些,瓶蓋也要蓋緊,然而放置于10——12℃環境溫度下儲藏是最佳的。
完成上述所有過程后我們剩下的當然是喝了,關于品鑒葡萄酒就不多說了,自己釀的酒自然是樂在其中,這里給個小小的建議就是飲用量,我們可以控制在每天50——100ml,睡覺前30分針飲用是最佳的。
自釀容器選擇:常見的發酵容器主要有:玻璃瓶、不銹鋼罐、朔料桶、泡菜壇子、大可樂瓶等
葡萄選擇:自釀葡萄酒不宜選擇水果市場上常見的飲食葡萄,通常釀造葡萄酒有專門的釀酒葡萄,常見釀酒葡萄品種有:赤霞珠、美樂、蛇龍珠、黑品樂、雷司令、貴人香等
葡萄清洗:不建議使用清洗劑清洗葡萄,洗滌會大量損失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采用清水侵泡來取出葡萄表皮的農藥成分及塵土
發酵:倒入的果漿不宜超過發酵容器容積的4/5,發酵過程中需安裝發酵管,自釀葡萄酒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如倒入過多果漿又沒有安裝發酵罐,容易導致容器爆裂而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若想將葡萄酒(木塞瓶裝)長期儲存,最好能做到平放、恒溫、恒濕、通風、避光、避震。而橡膠塞、螺旋蓋的葡萄酒卻有小小的區別。
葡萄酒以平放擺置較理想,這樣才能讓軟木塞和葡萄酒接觸到,以保持它的濕潤度,否則若將酒直放,時間太久,會使軟木塞變得干燥易碎,而無法完全緊閉瓶口,造成葡萄酒的氧化。
葡萄酒貯藏環境的溫度,最好維持在12-15℃ ,否則溫度變化太大,不僅破壞葡萄酒的酒體,在熱脹冷縮的作用下,還會影響到軟木塞而造成滲酒的現象。所以,若貯酒環境能夠維持在5-20度的某一溫度下,保持±2度的變化內,也都是比較理想的。
然而在夏天高溫的時候,沒有任何輔助條件(恒溫柜、地窖等)的情況下,應讓葡萄酒的儲存恒定在一個溫度上,如26度,保持±2度的變化內,這樣也能保證幾個月內葡萄酒的品質沒有太大的影響。家里有葡萄酒存放時,對空調的使用確是應該注意。
若貯酒環境太濕,容易造成軟木塞及酒標的腐爛,太干則容易使軟木塞失去彈性,無法緊封瓶口,所以70左右的濕度,是最佳的貯酒環境。
葡萄酒像海綿一樣,會將周圍的味道吸到瓶里去,所以,在貯酒環境中,最好能保持通風狀態。而且不要在同一個環境中擺放味道太重的東西,以免破壞酒的味道。
貯酒的環境,最好不要有光線,否則容易使酒變質,特別是日光燈容易讓酒產生還原變化,而發出濃重難聞的味道。
震動對于葡萄酒的影響是難以捉摸的,細微的震動可忽略不計,劇烈的震動則會讓葡萄酒陷入休克狀態,葡萄酒內部的分子結構遭到破壞,加速酒的成熟易老化,使酒的口感呆板,雜亂無章。有過較強震蕩的葡萄酒經過一段時間的靜置,一般均可恢復之前的口感。
通常情況下,經長途運輸的葡萄酒須經過兩天以上的靜置才能恢復正常品質。
紅葡萄酒的成分相當復雜,它是經自然發酵釀造出來的果酒,它含有最多的是葡萄果汁,占80%以上,其次是經葡萄里面的糖份自然發酵而成的酒精,一般在10-13%,剩余的物質超過1000種,比較重要的有300多種。紅葡萄酒其它重要的成分,如酒酸、果性、礦物質和單寧酸等。雖然這些物質所占比例不高,卻是酒質優劣的決定性因素。質優味美的紅葡萄酒,是因為它們能呈現一種組織結構的平衡,使人在味覺上有無窮的享受。
葡萄酒不僅是水和酒精的溶液,它有豐富的內涵:
80%的水。這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純水,是由葡萄樹直接從土壤中汲取的。
9.5-15%的乙醇,即主要的酒精。經由糖份發酵后所得,它略甜,而且給葡萄酒以芳醇的味道。
酸。有些來自于葡萄,如酒石酸、蘋果酸和檸檬酸;有些是酒精發酵和乳酸發酵生成的,如乳酸和醋酸。這些主要的酸,在酒的酸性風味和均衡味道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酚類化合物。每公升1~5g,它們主要是自然紅色素以及單寧,這些物質決定紅酒的顏色和結構。
每公升0.2~5g的糖份。不同類型的酒含糖份多少不同。
芳香物質(每公升數百毫克),它們是揮發性的,種類很多。
氨基酸、蛋白質和維生素(C、B1、B2、B12、PP),它們影響葡萄酒的營養價值。
所以,適量飲用葡萄酒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可以保護血管、防止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
項目 |
數據 |
NRVs(%) |
項目 |
數據/100g |
熱量 |
72kcal |
3.6 |
膳食纖維 |
0g |
蛋白質 |
0.1g |
0.2 |
鈣 |
21mg |
碳水化合物 |
0g |
0 |
鐵 |
21mg |
脂肪 |
0g |
0 |
鈉 |
1.6mg |
飽和脂肪 |
0g |
0 |
鉀 |
33mg |
膽固醇 |
0mg |
0 |
|
|
醫學研究表明:葡萄的營養很高,而以葡萄為原料的葡萄酒也蘊藏了多種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這些物質都是人體必須補充和吸收的營養品。已知的葡萄酒中含有的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大約就有600種。葡萄酒的營養價值由此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據專家介紹:樹齡在25歲以上的葡萄樹樹根在地下土壤里扎根很深,相對攝取的礦物質微量元素也多,以這種果實釀造出來的葡萄酒最具營養價值。
葡萄酒的營養作用
葡萄酒是具有多種營養成分的高級飲料。適度飲用葡萄酒能直接對人體的神經系統產生作用,提高肌肉的張度。除此之外,葡萄酒中含有多種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等,能直接被人體吸收。因此葡萄酒能對維持和調節人體的生理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尤其對身體虛弱、患有睡眠障礙者及老年人的效果更好。
葡萄酒內含有多種無機鹽,其中,鉀能保護心肌,維持心臟跳動;鈣能鎮定神經;鎂是心血管病的保護因子,缺鎂易引起冠狀動脈硬化。這三種元素是構成人體骨骼、肌肉的重要組成部分;錳有凝血和合成膽固醇、胰島素的作用。
葡萄酒對女性的特殊功效
懂紅葡萄酒的女人,往往有絲綢滑過般的柔嫩肌膚。究其因,原來其最為女人喜歡的地方,在于美容養生的神奇功效。
紅葡萄酒美容養顏、抗衰老功能源于酒中含量超強抗氧化劑,其中的SOD能中和身體所產生的自由基,保護細胞和器官免受氧化,免于斑點、皺紋、肌膚松弛,令肌膚恢復美白光澤。紅控們都親切地喚它作“可以喝的面膜”。
紅葡萄酒的另一個功效——減肥,每升葡萄酒中含525卡熱量,但是這些熱量只相當于人體每天平均需要熱量的1/15。飲酒后,葡萄酒能直接被人體吸收、消化,可在4小時內全部消耗掉而不會使體重增加。所以經常飲用葡萄酒的人,不僅能補充人體需要的水分和多種營養素,而且有助于減輕體重。紅葡萄酒中的酒石酸鉀、硫酸鉀、氧化鉀含量較高,可防止水腫和維持體內酸堿平衡。
葡萄酒助消化作用
飲用葡萄酒后,如果胃中有60~100ml的葡萄酒,可以使胃液的形成量提高到120ml。
糖尿病患者如果飲酒,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血糖控制良好,無其它重要臟器的慢性病和糖尿病并發癥;
2.不注射胰島素和口服磺脲類降糖藥;
3.肝功能正常;
4.飲酒時要進餐,避免發生低血糖;
5.飲酒量:葡萄酒每次不超過100~150ml;啤酒不超過350ml,不飲白酒,上述酒量約相當于主食25g,應從飲食計劃中減去,每周飲酒不超2次。
6.葡萄酒中含有山梨醇和單寧,有利于膽汁和胰液的分泌,增加腸道肌肉系統中的平滑肌纖維的收縮性,加強胃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還可以調整結腸的功能,對結腸炎有一定療效。
品酒不是猜酒,更不是比酒。品酒乃是運用感官及非感官的技巧來分析酒的原始條件及判斷酒的可能變化,客觀獨立的思考技巧,是取決品酒準確與否的重要關鍵。
時間
最佳的試酒、品酒時間為上午10:00左右。這個時間不但光線充足,而且人的精神及味覺也較能集中。
杯子
品嘗葡萄酒的杯子也是有講究的,理想的酒杯應該是杯身薄、無色透明且杯口內縮的郁金香杯。而且一定要有四至五公分長的杯腳,這樣才能避免用手持拿杯身時,手的溫度間接影響到酒溫,而且也方便觀察酒的顏色。
次序
若同時品嘗多款酒時,應該要從口感淡的到口感重的,這樣才不會因為前一支酒的濃重而破壞了后一支酒的味道,所以,一般的通則是干白葡萄酒會在紅葡萄酒之前,甜型酒會在干型酒之后,新年份在舊年份之前。不過,也應該避免一次品嘗太多的酒,一般人超過15種以上就很難再集中精神了。
溫度
品嘗葡萄酒時,溫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若在最適合的溫度飲用時,不僅可以讓香氣完全散發出來,而且在口感的均衡度上,也可以達到最完美的境界。通常紅葡萄酒的適飲溫度要比白葡萄酒來得高,因為它的口感比白酒來得厚重,所以,需要比較高的溫度才能引出它的香氣。因此,即使只是單純的紅葡萄酒或白葡萄酒,也會因為酒齡、甜度等因素,而有不同的適飲溫度。
紅葡萄酒類型 | 品嘗溫度 | 白葡萄酒類型 | 品嘗溫度 |
年輕單寧重紅葡萄酒 | 14-17℃ | 清淡型白葡萄酒 | 7 -10℃ |
成熟紅葡萄酒 | 15-18℃ | 清淡型白葡萄酒 | 12-16℃ |
年輕味淡紅葡萄酒 | 12-14℃ | 半干型白葡萄酒 | 7-8℃ |
新酒 | 10-12℃ | 甜白葡萄酒 | 4-6℃ |
桃紅葡萄酒 | 7 -10℃ | 起泡酒,香檳 | 7-8℃ |
1、看
搖晃酒杯,觀察其緩緩流下的酒腳;再將杯子傾斜45°,觀察酒的顏色及液面邊緣(以在自然光線的狀態下最理想),這個步驟可判斷出酒的成熟度。一般而言,白葡萄酒在它年輕時是無色的,但隨著陳年時間的增長,顏色會逐漸由淺黃并略帶綠色反光;到成熟的麥桿色、金黃色,最后變成金銅色。若變成金銅色時,則表示已經太老不適合飲用了。紅葡萄酒則相反,它的顏色會隨著時間而逐漸變淡,年輕時是深紅帶紫,然后會漸漸轉為正紅或櫻桃紅,再轉為紅色偏橙紅或磚紅色,最后呈紅褐色。
2、聞
將酒搖晃過后,再將鼻子深深置入杯中深吸至少2秒,重復此動作可分辨多種氣味,盡可能從三方面來分析酒的香味。
強度(Intensity):弱、適中、明顯、強、特強
質地(Quality):簡單、復雜、愉悅、反感
特征(Character):果味、騷味、植物味、礦物味、香料味
具體操作分為以下兩個步驟:
第一步:在杯中的酒面靜止狀態下,把鼻子探到杯內,聞到的香氣比較幽雅清淡,是葡萄酒中擴散最強的那一部分香氣。
第二步:手捏玻璃杯柱,不停地順時針搖晃品酒杯,使葡萄酒在杯里做圓周旋轉,酒液掛在玻璃杯壁上。這時,葡萄酒中的芳香物質,大都能揮發出來。停止搖晃后,第二次聞香,這時聞到的香氣更飽滿、更充沛、更濃郁,能夠比較真實、比較準確地反應葡萄酒的內在質量。
3、嘗
小酌一口,并以半漱口的方式,讓酒在嘴中充分與空氣混合且接觸到口中的所有部位;當你捕捉到紅葡萄酒的迷人香氣時,酒液在你口腔中是如珍珠般的圓滑緊密,如絲綢般的滑潤纏綿,讓你不忍棄之。此時可歸納、分析出單寧、甜度、酸度、圓潤度、成熟度。也可以將酒吞下,以感覺酒的終感及余韻。
4、吐
好酒是需要知己的欣賞。如果想完美地了解她、欣賞她,有時就不得不舍棄一些,這就是鑒賞過程的最后一步:吐。當酒液在口腔中充分與味蕾接觸,舌頭感覺到她的酸、甜、苦味后,再將酒液吐出,此時要感受的就是酒在你口腔中的余香和舌根余味。余香綿長、豐富,余味悠長,就說明這是一款不錯的紅葡萄酒。
色澤
1.白葡萄酒顏色:近似無色、禾桿黃色、綠禾桿黃色、暗黃色、金黃色、琥珀黃色、鉛色、棕色。
2.紅葡萄酒顏色:寶石紅、鮮紅、深紅、暗紅、紫紅、瓦紅、磚紅、黃紅、棕紅、黑紅等。
3.桃紅葡萄酒顏色:黃玫瑰紅、橙玫瑰紅、玫瑰紅、橙紅、洋蔥皮紅、紫玫瑰紅。
如果葡萄酒的顏色不自然,或者葡萄酒上有不明懸浮物(瓶底的少許沉淀是正常的結晶體),說明葡萄酒已經變質了,因為酒質變壞時顏色有渾濁感。
香味
1.香氣分類:動物氣味、香脂氣味、燒焦氣味、化學氣味、香料氣味、花香、果香、植物與礦物氣味。
2.香氣詞匯:令人舒適、和諧、優雅、馥郁、別致、綿長、濃郁、完整、純正、純凈、完好、明快
如果葡萄酒有指甲油般嗆人的氣味,就意味著變質了。
口味
1.葡萄酒結構詞匯:豐滿、有骨架、完全、濃重、有結構感、厚實、流暢、滑潤、柔和、柔軟、圓潤、融合、肥碩
2.酒精詞匯:醇厚、淡弱、瘦薄等
3.酸詞匯:爽利、清新
4.丹寧詞匯:結構感強、充沛、味長等
飲第一口酒,酒液經過喉頭時,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順的,問題酒則有刺激感;咽酒后,殘留在口中的氣味有化學氣味或臭氣味,則不正常;好葡萄酒飲用時應該令人神清氣爽。
外觀
看酒瓶標簽印刷是否清楚,是否仿冒翻印;酒瓶的封蓋是否有異樣,有沒有被打開過的痕跡;酒瓶背面標簽上的國際條形碼是否以3字打頭,法國的國際碼是3;酒瓶背面標簽上是否有中文標識。根據我國法律,所有進口食品都要加中文背標,如果沒有中文背標,有可能是走私進口,則質量不能保證。
標識
打開酒瓶,看木頭酒塞上的文字是否與酒瓶標簽上的文字一樣。在法國,酒瓶與酒塞都是專用的。
先白而后紅、先淡而后濃重、先不甜而后甜、先年輕的酒而后陳年的酒,是一般的上酒順序。若等級差別太大,可考慮先上普通的酒款而后再上精彩的酒款。總之,要避免排在后面的酒被前一瓶酒的味道所干擾。
按香檳、白葡萄酒、紅葡萄酒、甜或半甜葡萄酒(如果有大分量的甜品搭配的話)、烈性葡萄酒(雪利酒、波特酒或干邑)的次序,基本上是不會錯的。
其次是同類葡萄酒的上酒順序,應該從清淡到濃郁,從輕酒體到重酒體,從簡單到復雜,從干型到甜型,從年輕到成熟。
氣泡酒選用香檳杯,赤霞珠混釀用波爾多杯,黑比諾用勃艮地杯,干白用霞多麗杯。
在酒具使用前,要對燈光看一看,是否干凈;再聞一聞,是否有異味;傾角傳感器更要慎重使用,大多餐廳并不懂得如何正確地清潔,除非你很了解,否則盡量不要用。
斟酒只要倒至酒杯的1/4到1/3即可,以免搖杯時溢出。氣泡酒因為酒香隨氣泡散發,較不需要搖杯,可以直接倒至七分至八分滿,以方便觀察氣泡。
你要有地方存放收集來的葡萄酒;最好的地方是地下室,因為那里溫度保持涼爽,而且陽光照射也最少。理想的酒窖不必要很大。只要有足夠的空間夠舒適,再擺上很多的葡萄酒酒架,將溫度保持在10—15攝氏度就好了。如果是白葡萄酒,溫度要更低一點。
把標簽貼在瓶頸上,這樣不用移動葡萄酒的位置就可以進行識別;把同一年份的葡萄酒放在一起,便于查詢。經常要喝的葡萄酒應該放在靠近儲藏室門口的地方;而為特殊的重要時刻準備的酒要放在更加靠里的位置。
葡萄園區
葡萄對于環境非常敏感,即使是同一條河的兩岸,所種植葡萄的品質也會因土壤、氣候、光照方面的差別而有明顯不同,這說明,葡萄園的微氣候條件與土壤等因素對葡萄酒質量至關重要。
葡萄原料
這并不是說所有生長在最高級別葡萄園里的葡萄都能釀成“大師級”的葡萄酒,但一個好的葡萄生長年份對于釀造“大師級”的葡萄酒來說也至關重要。另外,“限產”也是確保葡萄品質的必要手段。為大師級紅酒提供原料的葡萄園區畝產量必須少于600公斤,葡萄才有可能達到含糖量不低于21度的最佳成熟度。
釀造工藝
葡萄采摘回來后被破碎,經過兩三個月的發酵后成為“原酒”。來自中外的釀酒師在這一階段將憑借對葡萄酒直覺的敏感和過人的天賦,對葡萄原酒進行各種理化指標及感官參數的測評。
橡木桶陳釀
葡萄酒需要在橡木桶里貯藏一段時間,以汲取橡木中的單寧酸等芳香物質,發生緩慢的氧化。大師級葡萄酒選用的法國著名橡木產區Allier地區出產的小型橡木桶,比大桶更能增加酒與橡木的接觸面積,令酒的風味更濃。另外,橡木桶的培烤程度還需與葡萄酒風味相適應,溫度和濕度的精準控制及定期的品嘗與分析也必不可少。
調配
釀酒師在這一階段會選出品質最佳、最有潛力的原酒加以混合,讓酒變得更加豐富多變。大師級葡萄酒的各項理化及感官指標必須讓挑剔的釀酒師完全滿意。
瓶貯干濕度
在缺少氧氣的環境里,那些裝瓶后的葡萄酒佼佼者們需要進行一定時間的瓶貯,在瓶里經受幾年的寂寞,等候諸香平衡、馥郁、優雅的境界到來。到了那一天,一瓶經受得起六道關卡最高標準考驗的好葡萄酒,才能進入“大師級”的殿堂。
年份
好的葡萄酒是喝年份的,很多產區酒上面是不注明年份的,就按照一般的貯藏四年辦理。
原裝進口真偽辨別
1.首先要看生產商與灌裝商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則證明更有質量保障。
2.其次看生產制造商是否知名,因為紅酒品牌很多,許多都是無自己的釀造基地,而是灌裝或者勾兌的。
3.注意葡萄酒的年份,好的年份才能有好葡萄。葡萄酒的各地方年份評價表可以在網上找到。
4.買酒時應注意瓶里的酒的高度,10年以內的酒,都應有到“頸彎”的高度,如果酒的“水位”太低,可能表示存放不佳。
5.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通常是在8%vol.—16%vol.之間。釀制時通常不被允許添加任何其他物質,完全要靠自行發酵而成。
6.進口葡萄酒應有中文背標,如果沒有則非正規海關進口,購買時需慎重。
鑒別葡萄酒是否原汁釀造
取一張紙巾,滴上一滴葡萄酒,如均勻分散,無水印,那就是100%葡萄汁釀造的葡萄酒,反之添加糖和酒精釀造的葡萄酒,在紙巾上面會有水印,且不均勻。
有些人認為保加利亞人首先開始釀造葡萄酒,因為在古代保加利亞人生活的地區考古學家發現很多關于葡萄種植和釀造葡萄酒的痕跡。而有些人則認為葡萄酒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因為在埃及的古墓中所發現的大量珍貴文物(特別是浮灘)清楚地描繪了當時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釀造葡萄酒的情景。最著名的是 Phtah—Hotep墓址,這座古墓距今已有6O00年的歷史,它是埃及十八代王朝時期的納黑特(Nakht)古墓中的一幅壁畫(fresco) ,這幅壁畫栩栩如生的表述了古埃及的人們采摘和釀造葡萄的場景。
但最近考古研究發現葡萄酒的起源要比埃及壁畫更早1000年,那就是在古波斯(如今伊朗),考古學家在20世紀90年代于伊朗北部扎格羅斯山脈的一個石器時代晚期的村莊里,挖掘出的一個罐子證明,人類在距今7000多年前就已飲用葡萄酒,比以前考古所發現葡萄酒的起源時間都要早。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立大學的麥戈文在給英國的《自然》雜志的文章中說:這個罐子產于公元前5415年,其中有殘余的葡萄酒和防止葡萄酒變成醋的樹脂,可見葡萄酒的歷史遠比人們想象的更加久遠。
關于葡萄酒起源于古波斯有這樣一則故事:傳說在古波斯有一位國王,他酷愛吃葡萄,但只有每年的夏秋之際才有成熟的葡萄吃,因此他便命人將成熟的葡萄裝于陶罐中封存起來以便日后食用。為了防止他人偷吃葡萄,他便命人在存放葡萄的陶罐上標明“毒藥”。當時在王宮里有位失寵的王妃,她覺得自己失寵后過的“生不如死”,便有輕生之念,于是喝了外面標明“毒藥”的發酵過的葡萄汁,當她靜靜等待死神帶她離開人世。可是過了很久都沒有死去,而且她發覺這種毒藥喝后不但不會死去,反而有種陶醉的飄飄欲仙之感。她將此事呈報國王,國王大為驚奇,于是親自品嘗了發酵而成的葡萄酒,結果其香醇的口感與獨特的風味讓這位國王贊不絕口,于是便命人在每年葡萄成熟后專賣采摘進行發酵釀酒,這便是關于葡萄起源最早的說法。
其實關于葡萄酒的起源我們也不必去找一個確定的時間點,因此說不一定在將來又會發現關于葡萄酒的更早的起源證據。因此,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探究葡萄酒是是如何被發明的,上面只是一則傳說,或真或假沒有人知道。但在我看來葡萄酒的起源或許沒有這么精彩的故事,或是只是在遠古時期,人們的食物比較匱乏,為了解決入冬后沒有食物的問題,于是古人類在入秋之際便開始儲存過冬吃的食物。葡萄便是其中之一,他們將葡萄存儲于燒制的陶罐中,到了冬天,罐中的葡萄已經自然發酵為葡萄酒,當他們打開陶罐后發現里面已經是參雜著葡萄皮與葡萄籽的液體,而且還散發著獨特的芳香,于是便嘗試去喝,結果味道同樣酸甜可口,而且喝后身體也漸漸溫熱起來。從此以后,人們便在每年秋天葡萄成熟之際,都會將葡萄摘下來儲藏起來,等到冬天再享用發酵而成的葡萄酒。
葡萄酒的歷史可能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久遠,而且可能并不是一個人、一個種族、一個民族發明,而是在當時的世界環境下,多個民族都發現了葡萄汁在發酵后會變成葡萄酒。只是有些民族把它不斷發展與完善;有些民族把葡萄酒的釀造技術傳播到了世界其他地方,從古至今有四件事對于葡萄酒全球化起到了重要影響。
猶太人的遷徙
猶太人的《圣經·舊約》中有很多關于葡萄酒的記載:上帝耶和華見到地上充滿敗壞、**和不法的邪惡行為,于是計劃用洪水消滅惡人。同時他也發現,人類之中有一位叫做諾亞的好人。耶和華神指示諾亞建造一艘方舟,并帶著他的家人和牲畜與鳥類等動物帶上方舟。雖然沒有明確指出有葡萄,但當諾亞一家乘坐諾亞方舟到達亞拉拉特山,下船后便種下了一株葡萄用來釀造葡萄酒(可見當時是帶了葡萄的)。而諾亞醉酒的故事更是警醒現在的人們:不管是什么人喝醉酒后都可能做錯事,因此要適度飲酒才是。這些雖然是傳說,但多多少少反映葡萄酒在猶太人心目中的地位。大家都知道,猶太人在公元前13世紀離開埃及開始,便開始了兩千多年的流亡,在他們的流亡過程中對于葡萄酒在世界范圍的傳播,尤其是歐亞各國的傳播起到很大的作用。
中國的絲綢之路的開辟
漢朝武帝年間,為了聯合西域各國地域兇悍的匈奴,漢武帝派遣張倩兩次出使西域,當時的西域便是如今的西北部和伊朗等地。雖然出使沒有達到聯合西域諸國抗擊匈奴的目的,不過從另一個層面上促進了西域各國與中國的商品貿易開端,其中葡萄酒便是從這個時候傳入中國。伊朗(古波斯)便是現今較為被認可的葡萄酒發源地,而當時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不僅是葡萄酒,更重要的是釀酒技術也也一同傳入到中國,因此到了唐朝才有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場景。
15~16世紀的大航海
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羅馬人學到了希臘人的葡萄酒釀造與栽培技術,于是開始在如今的法國等地開始釀造葡萄酒。經歷了中世紀的黑暗,西方人渴望新的輝煌,于是便開始了大航海,大航海直接導致葡萄的釀造開始全世界遍地開花:美洲、澳大利亞、南非等等便從這個時候有了釀酒葡萄的栽種與葡萄酒的釀造。
19世紀60年代的根瘤蚜蟲
如果說大航海促進了葡萄酒的全球化,那么18世紀60年代爆發的根瘤蚜蟲病便對葡萄酒的發展產生史無前例的重大打擊。這種蚜蟲來源于美洲東海岸的,會吃枯所有的葡萄樹,最先在英國被發現,然后迅速蔓延至全歐洲,歐洲一半以上的葡萄園都受到侵害。于是這些葡萄園主便把未感染根瘤蚜蟲病毒的葡萄樹(老藤)和先進的釀造技術帶到了澳洲、美洲的一些地方。雖然通過大航海這些地方早有了釀酒葡萄的種植以及釀酒業的發展,但與當時最先進的法國釀酒技術相比還是相差甚遠,而根瘤蚜蟲病的爆發,直接促使了新世界葡萄酒的發展。
寒冷的冬季已經來到,過冬的裝備你準備好了嗎?今冬,除了給身體保暖,還要給心靈注入能量哦!有一瓶柯威精選系列葡萄酒在手,暖身和暖心都有無限可能……[詳細]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