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紅葡萄酒世界各地也都有生產,美國加州的White Zinfandel,法國盧瓦河谷的Rose d’Anjour,羅訥河谷的Tavel都是很有名的產品。但是產量最大而且最有名的還是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地區。南法熱情的陽光,并沒有帶給葡萄酒熱烈強硬的風格,反而造就了普羅旺斯桃紅酒溫和慵懶的特性,特意要和蔚藍的海水與天空,“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的慵懶曲調搭配起來一樣。
這種桃紅葡萄酒是當今世界上最普遍的類型。法國和西班牙引領著桃紅葡萄酒的生產,并且以采用2-3種不同葡萄品種混釀而成的桃紅葡萄酒為典型。
以下是常見的傳統桃紅葡萄酒,既可以是單一品種釀造的,也可以是混釀而成:
歌海娜(Grenache)葡萄酒
桑嬌維塞(Sangiovese)葡萄酒
西拉(Syrah)葡萄酒
慕合懷特(Mourvedre)葡萄酒
佳麗釀(Carignan)葡萄酒
神索(Cinsault)葡萄酒
黑皮諾(Pinot Noir)葡萄酒
任何桃紅葡萄酒在發酵過程中只需留下一定的殘余糖分就可以釀制出甜型的桃紅葡萄酒。然而,這種方式并不常見,而且大部分都保留在散裝葡萄酒的生產中。如果想尋找甜型的桃紅葡萄酒,可以參考以下幾種傳統的甜型桃紅葡萄酒:
仙粉黛(Zinfandel)白葡萄酒
梅洛(Merlot)白葡萄酒
麝香(Moscato)粉色葡萄酒
精選格洛斯羅、哥特和卡本妮弗朗克釀造而成。格洛斯羅和歌特為稀有品種,而卡本妮弗朗克雖不出名卻價值非凡!格洛斯羅主要產于因氣泡酒而聞名的盧瓦爾河谷。該葡萄酸度美好,是釀造優質氣泡酒的重要品種。哥特亦生長于盧瓦爾河谷,其風味豐富但酸度不足,因而和格洛斯羅一起使用。卡本妮弗朗克則廣泛種植于盧瓦爾地區,并常被用于釀造該地區最有名的玫瑰紅葡萄酒;其兼具美好的酸度和出眾的果味。
產區:布根地,法國。
葡萄品種:格洛斯羅、哥特和卡本妮弗朗克。
釀酒:瓶外自然發酵。
氣味:驚人美好的水果芳香。口感非常優雅、清新,結構美好,回味悠長。
食物搭配:適宜作為開胃酒飲用。
儲存建議:儲存在39°F至47°F。
價格:179/瓶
日光園釀酒廠始建于1889年。1951年日光園釀酒廠遷址并擴大規模;1995年釀酒廠再次改造,生產設備高度現代化。擁有4000只美國橡木桶,每次可盛放兩百萬瓶葡萄酒。
葡萄品種:100%田普蘭。
顏色:草莓的玫瑰紅酒色,并略帶紫羅蘭色。
氣味:清新濃郁的香氣,充滿紅色漿果如草莓、覆盆子和櫻桃的氣息。口感順滑充實,果味出眾,酸度輕盈。
食物搭配:適宜與魚類、開胃食物、意大利面食、米飯和奶酪搭配食用。理想儲存溫度為6攝氏度。
價格:83/瓶
一瓶上乘的葡萄酒只有在小規模的葡萄莊園里才能產生,精雕細琢,滴滴精品。這就是怡園酒莊追求的理念。在太行山和呂梁山脈環抱的山腳下,那里日照強烈而晝夜溫差懸殊,年平均雨量500毫米,沙壤土層深達600米且疏水性良好。葡萄根須年復一年向縱深延展,當它汲取越來越濃厚的土地乳汁之時,最是葡萄趨近完美之際。法國葡萄品種在中國找到了理想的莊園。
產區:山西
口味:有外來的花香、果味。入口清爽、甜、柔順,余味含淡淡青果味。
零售價:60元
1979年,米高桃樂絲在智利的庫里科建立了第一家葡萄酒廠。
產區:智利庫里科
口味:清新、淡雅而富水果味的香氣。介于干和半干之間。入口有精致的草莓和果汁香味。
短暫浸漬法是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釀造桃紅葡萄酒的方法,而過程則如其名:短暫的浸漬處理。將葡萄汁與果皮接觸是葡萄汁萃取色素的重要方式,而萃取量的大小則取決于所期望的桃紅葡萄酒的風格。紅葡萄酒的浸皮時間一般會是幾周,而桃紅葡萄酒的浸皮時間則從6到48小時不等。浸漬時間越長,桃紅葡萄酒的顏色則更深,風味也更加濃郁。根據浸皮時長和葡萄品種的選擇,這種方式可以釀造許多不同風格的葡萄酒。
傳統的直接壓榨法多用于普羅旺斯(Provence)和朗格多克-露喜龍(Languedoc-Roussillon)地區。與短暫浸皮法非常相似,直接壓榨法允許果皮與葡萄汁接觸極短的一段時間,然后在葡萄汁還沒有萃取到足夠的單寧和色素時將其壓榨,與白葡萄酒的釀造方法類似。在所有釀造方法中,使用直接壓榨法釀造出來的桃紅葡萄酒的顏色是最淡的,并且散發著更加精致的芳香,帶有草莓和櫻桃的風味。
其實,放血法的真正意圖并非釀造桃紅葡萄酒,通過放血法生產的桃紅葡萄酒可以算得上是釀造紅葡萄酒的副產品。簡單地來說,放血法是指酒莊在釀制紅葡萄酒時,經冷浸漬處理后會將一部分葡萄汁液排出,剩余的葡萄汁則繼續與果皮接觸。這種做法可以使釀造出來的紅葡萄酒風味更加凝練,而排出的那部分汁液最終會成為桃紅葡萄酒。在波爾多(Bordeaux),桃紅葡萄酒大多采用放血法釀造,即由經過較短時間(一般在12-18個小時)的冷浸漬處理后所放出的部分葡萄汁釀造,而隨后進行的發酵過程則與白葡萄酒的發酵過程相同。
混釀法?這一方法看起來像是“白葡萄酒+紅葡萄酒=桃紅葡萄酒”。的確,看起來是這么回事,然而這一方法在歐洲原產地命名保護法(PDO)中是禁止的。但是香檳(Champagne)產區總是喜歡走眾不同的路, 使用混釀法釀造桃紅香檳(Rose Champagne)在香檳產區不僅被允許,還很受支持。一些新世界產區對此方法也沒有嚴格的限制,這些桃紅葡萄酒的風格往往取決于混釀中所使用的紅葡萄酒的風格。
冰鎮后桃紅葡萄酒味道較澀傳統上,飲用紅酒的溫度是清涼室溫,18至21攝氏度之間,在這溫度下,各種年份的紅酒都在最佳狀態下。一瓶經過冰鎮的紅酒,比清涼室溫下的紅酒丹寧特性會更為顯著,因而味道較澀。
桃紅葡萄酒充分氧化后才夠香一瓶佳釀通常是塵封多年的,剛剛打開時會有異味出現,這時就需要“喚醒”這支酒,在將酒倒入精美的醒酒器后稍待十分鐘,酒的異味散去,醒酒器一般要求讓酒和空氣的接觸面最大,紅酒充分氧化之后,濃郁的香味就流露出來了。
陳年佳釀的酒邊呈棕色紅酒的那種紅色足以撩人心扉,紅酒斟酒時以酒杯橫置,酒不溢出為基本要求。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將紅酒杯橫置在白紙上,觀看紅酒的邊緣就能判斷出酒的年齡。層次分明者多是新酒,顏色均勻的是有點歲數了,如果微微呈棕色,那有可能碰到了一瓶陳年佳釀。
讓它在口腔內多留片刻在酒入口之前,先深深在酒杯里嗅一下,此時已能領會到紅酒的幽香,再吞入一口紅酒,讓紅酒在口腔內多停留片刻,舌頭上打兩個滾,使感官充分體驗紅酒,最后全部咽下,一股幽香立即縈繞其中。
先嘗新酒再嘗陳酒一次品酒聚會通常會品嘗兩三支以上的紅酒,以期達到對比的效果。喝酒時應按照新在先陳在后、淡在先濃在后的原則。
用傳統做干紅的營銷方式來做桃紅并不是首選。苦口婆心地說服經銷商是沒有用的。經銷商不愿意推還是不能真正地獲得發展。用傳統廣告營銷的方式也沒有必要,因為沒有人愿意用自己的錢去教育大眾,為大家做好事。那么,對于桃紅企業來說,必須要清楚,桃紅的開發生產本身就是戰略高于戰術的。企業的真正發展靠的是戰略,單靠戰術僅僅能取得局部的勝利,只有戰略的的正確才能取得全局的勝利。毛澤東確定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指導思想,保證了工農紅軍的血脈,為日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至于每一場戰役怎樣打則要根據情況進行部署。營銷中講究的一點是搶占至高點,桃紅酒的開發便是搶占至高點的重要策略。企業必須明白,我們無法和張裕、王朝、長城等強勢品牌抗衡,也不希望弄虛作假,又想做自己的品牌,又沒有多少錢。在此情況下,搶占至高點是企業的發展捷徑。明白了這層意義,企業便需要堅定信心,不能因為短期內沒有銷售而動搖信心。殊不知,你已經走先了一步。
產品是基礎。桃紅和干紅競爭的核心在于桃紅的口感更適合中國大眾。為什么中國人喝葡萄酒愿意去加可樂、雪碧?并不是因為這樣省錢喝得多些,更重要的是口感不同。很多人喝干紅我們都覺得很勉強。可以說,當一個沒有達到真正葡萄酒境界的時候,一切都是裝出來。尊嚴、面子、形象等比拉菲的價格都貴。裝出來的東西不會真實。這就為什么我們的很多企業老板當面喝一套背后喝一套。產品作為企業發展的基礎,必須是符合消費者口味的。首先我們承認消費者的口感也需要引導以至于形成習慣,但不可否則的是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文化不同,人們的飲食習慣乃至生活習慣都決定了人們的口感。所以也有一個適應性的問題。桃紅葡萄酒不但具備了葡萄酒的很多營養價值,其口感也是至關重要的。首先我們的企業必須生產真正的桃紅,其次還必須結合消費口感適當地做調整。產品是基礎是每一個企業都認的,但一定要落在實處。
桃紅葡萄酒有著自己獨有的優勢。桃紅幾乎可以與所有的菜肴搭配,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便捷。在提出專業生產桃紅的同時,還提出致力于生產最適合中國人口味的葡萄酒。國家級評酒員,由于中國人的飲食結構與西方有著巨大差別,在西方盛行的干紅更多的是為了與西方牛排等食物進行搭配,而中國則以蔬菜為主要菜肴,因此桃紅比干紅更適應中國人的口味。
經營桃紅酒葡萄酒的企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在于:桃紅葡萄酒不被市場大眾所知,這里也包括大部分經銷商。不被大眾所知就意味著會增加教育成本和經營風險。在代理制盛行的市場狀況下,經銷商不愿意代理或者即使做也只是嘗試性做,都會限制市場的發展。同時,部分大企業、強勢品牌雖然也有桃紅生產,但由于都只作為邊緣產品,沒有大力推廣,而中小企業做桃紅又沒有實力做大規模宣傳,即使有也不愿意去做市場的“拓荒牛”,導致了桃紅市場處于比較尷尬的處境。
其實上述思維也是傳統的思維方式。營銷的邏輯本來就是土匪邏輯。土匪的邏輯在于我是土匪我怕誰?只擺事實不講道理。營銷本身就是資源的分配,其實質是一種掠奪。就看誰能拿得多。誰都不愿做第一吃螃蟹的人,但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吃到最好的螃蟹。桃紅酒誰都不愿意第一個做,問題是當遍地都是桃紅酒的時候,你還有機會嗎?桃紅酒不是燙手的山芋,看看國外桃紅酒的發展,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其實桃紅本身就是葡萄酒中歷史最悠久的、最早出現的,在很多國家非常受歡迎。有人會說,國外和中國的市場階段不同,中國的桃紅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社會的變化,在一個開放的世界中,沒有什么障礙。消費者只不過不知道桃紅為何物,一旦知道了,而且的確很好喝,風靡起來根本就不是問題。同時也不是消費能力問題。葡萄酒市場已經有100多億的銷售額,這個數字肯定是只多不少的。中國的有錢人和窮人同樣多,所以關鍵在營銷手段。
當然,對于桃紅葡萄酒生產企業來說,這種煎熬是需要經歷的。看著周邊企業的干紅特別是低價、擦邊的干紅賣得很好,心理的確不是滋味。但你必須守得住。耐得住寂寞的才是最后的勝者。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