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的釀酒歷史非常久遠,大概已有4000年,但那時只有少數地方有農業種植,而且產量非常之少,那么古代釀酒的原料是什么呢?
關于酒的起源素來有各種說法不一的傳說,每一個都值得后人細細品味。而對于白酒的釀造以及原料的選擇,在不同的時期也有不同的選擇。
公元前4000-2000年,即由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早期到夏朝初年,為頭一個段落。這個段落,經歷了漫長的2000年,是我國傳統酒的啟蒙期。用發酵的谷物來泡制水酒是當時釀酒的主要形式。
從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歷時1800年,這一段落為我國傳統酒的成長期。在這個時期,由于有了火,出現了五谷六畜,加之酒曲的發明,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早用曲釀酒的國家。
在我國傳統酒的成熟期,除了糧食釀酒之外,黃酒、果酒、藥酒及葡萄酒等酒品也有了發展。而在新工藝白酒發展繁榮的今天,白酒的釀造工藝更是得到大發展。
在上世紀60年代前,中國的釀酒原料還主要是高粱、大米等谷物,釀造最純正的糧食酒。后來為節省糧食而改進了釀造工藝,原料也有改變。不過對于白酒而言,釀造健康型糧食酒是最終目的,所以一直堅持甄選優質高粱、大米、小麥、糯米等谷物為原料,傳承古老工藝精心釀造。
由此可見,釀酒的原料也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的發生改變和進步,原來傳統的釀酒方法已經基本被現代化的釀酒技術所替代,這些釀酒原料的改變史,也從另一個方面映射出中國的時代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