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膠處理 其原理是膠粒微粒的正電荷與酒中膠體微粒所帶的負電荷相吸而形成較大的絮狀物。例如往果汁中添加明膠、魚膠等蛋白質類膠料時,可生成單寧·蛋白質復合物,并在冷卻時夾帶其他懸浮顆粒而一起沉淀。
據報道,在配制酒中添加明膠、膨潤土或其混合物,除濁效果較好。如在處理某半甜酒精浸出果汁時,可添加50mg/L的明膠及0.5g/L的膨潤土;但當酒度和糖度增高時,膨潤土對蛋白質等渾濁成分的吸附量會減少。
使用可溶性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可防止形成可逆的膠體渾濁,并能吸附而去除酚類成分,在使用果汁類原料的配制酒中,其用量以40~80mg/L為宜。
(2)酶制劑處理法 采用上述除濁法,有時會使酒的口味變淡;而若采用酶制劑處理法,則因高分子物質被水解為低分子物質后,仍保留于酒液中,故對其口味影響較小。例如用0.02%的某膠酶處理越橘汁時,可使果膠質水解24%,而花楸果汁的果膠質則可被水解61%。
若將果膠酶、枯草桿菌蛋白酶、枯草桿菌淀粉酶三者以20:10:3的比例配成復合酶制劑,用以處理杏汁及其配制酒;按30:10:3的比例配成的復合酶制劑,用以處理櫻桃汁及其配制酒;按3:1:1的比例配成的復合酶制劑,用以處理李汁及其配制酒,則均有利于提高半成品和成品酒的澄清度、可過濾性及穩定性。為了促使渾濁成分加速絮凝和沉淀,可在經酶制劑處理3d后,以懸浮液的狀態,添加0.025%~0.05%的膨潤土。
(3)冷處理法 渾濁的酒液在較低的溫度下,可破壞原有的膠體平衡狀態,并促使單寧,蛋白質絮凝,再濾除渾濁懸浮物或沉淀物,即獲得清澈的酒液。據報道,采用冷凍法處理富含酚類物質的花楸果酒精浸出汁,可減少膠體物質43%、酚類物質28%,使成品酒的穩定期延長3個月。具體操作過程為:將花楸果酒精浸出汁裝滿冷處理罐后,用- 18~- 20℃的鹽水將其冷至-8—-10℃.并用泵循環8~15h;再在此品溫下,靜置48h后取樣,在0~- 5℃下檢查,若無明顯渾濁,則可停止冷卻,并繼續靜置24h,使其進一步澄清后,取上清液在0~3℃下趁冷過濾即可。
(4)酒液的過濾 酒液調配好后,應在貯罐內靜置24~72h,使產品質量均一,改善風味,并使膠體微粒沉淀。例如“本尼狄克丁”酒需靜置72h。再采用硅藻土過濾機等設備進行過濾。
上一篇:配制酒進行貯存老熟
下一篇:配制酒生產中可用的酸味劑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