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汾酒又稱“杏花村酒”,汾酒的口味素來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后余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在國內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是我國最古老的歷史名酒。但是關于汾酒的原產地最近因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而備受爭議,這里的杏花村是否就是汾酒的原產地?它究竟是在山西汾陽還是在安徽池州呢?
汾酒產地于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這個酒名。《北齊書》中記載,北齊武成帝高湛從晉陽寫給河南康舒王孝瑜的植中說:“吾飲汾清二杯。勸汝于鄴酌兩杯”,宋《北山酒經》記載。“唐時汾州產干釀酒”,《酒名記》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說的都是汾酒。當然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國尚沒有蒸餾酒,史料所載的“汾清”、“干釀”等均系黃酒類。在史籍的介紹里面,有關杏花村釀酒的記錄非常多,特別是清朝時期,汾酒發展到巔峰。
而關于詩句中的杏花村,雖在民間猜測之聲諸多,但是學者認為“杏花村”是唐宋詩詞中,出現頻率非常高的一個字眼。如唐詩中有“薄煙楊柳路,微雨杏花村”、“雨干楊柳渡,山熱杏花村”、“晚風楊葉社,寒食杏花村”,宋詞中有“酒旗漁市,冷落杏花村”、“羅浮夢覺,步芳影、如宿杏花村”等等。其中的“杏花村”,均泛指杏花盛開的村莊。 類似于“杏花村”的白描手法,比較常見的還有“黃葉村”、“綠楊村”、“菊花村”、“葦花村”、“夕陽村”等等。所以與汾酒產地并無太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