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是眾所周知的名酒之鄉,特別是茅臺酒,它同古老的中國文化一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對整個人類生活和人類文化有極其深遠的影響。酒在貴州各民族的生產、生活、社交等方面,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飲食文化,對于他們,酒絕不是一種單純的飲料,它是貴州少數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相摻和,是貴州少數民族豐富多采的文化載體,各民族絢麗多姿的酒禮酒俗,形成了令人陶醉的貴州白酒文化,今天就走進國酒茅臺的故鄉,貴州的酒文化。
一:貴州的名酒大全
貴州各地都產好酒,黔北地區有茅臺、董酒、習酒、鴨溪窖酒、湄窖酒等;貴陽地區有貴陽大曲、黔春酒、筑春酒、朱昌窖、陽關大曲等;安順地區有平壩窖酒、貴府酒、安酒、黃果樹窖酒等;黔南地區有勻酒、泉酒和惠水大曲等;黔西南有貴州醇、南盤江窖酒等;黔東南有青酒、從江大曲等;六枝有九龍液。還有以貴州珍貴藥材天麻、杜仲泡制的天麻酒、杜仲酒等;花溪、惠水一帶苗族同胞釀制的刺梨糯米酒、黑糯米酒,清香醇厚,富有營養,應是黃酒中的姣姣者。
二:貴州的釀酒歷史
據現有資料 , 可知早在二千一百年的戰國時代 , 貴州的青山綠水間就元處不飄美酒香。據文獻載 , 當時貴州一帶就生產一種拘醬酒了。漢代 , 貴州的釀酒又進入一個新階段。史載 , 漢武帝曾品嘗過古仁懷產的酒而大加贊賞。南北朝時期 , 這里已能釀出酒精濃度較高的酒。隋唐五代時 , 又出現一種 "女酒" 。古代是指煮酒的女奴 , 后漸漸為酒之名。宋代 , 朱弁《曲淆舊聞》就記有當時的二百種名酒。而產于今貴州一帶的 "牂牁酒" 和″風曲酒" 已頗負盛名。元明以后 , 特別在清代三百年間 , 貴州釀酒的優良傳統得到發揚光大。在清初的小說名著《鏡花緣》里,有當時全國的五十余種名酒,其中就有貴州的苗酒和夾酒。關于苗酒,乾隆《貴州通志》說,主要產于都勻府各屬,為苗族、布依族人民釀造飲用, 它"色紅而味醇厚"。李宗(日方)《黔記》說,夾酒以糧食為原料," 初用釀燒酒法, 再用釀白酒法乃成。" 其它如鉤藤酒、刺梨糯米酒等也各具特色。
三:貴州的民間酒俗
姑娘酒
侗族和苗族都有釀制姑娘酒的習俗,即姑娘出生時,馬上為她煮一壇甜酒,將其窖在地下或埋藏在池塘底,待姑娘長大成人,婚嫁之日才開窖啟用。與江南地區釀造的“女兒紅”異曲同工。
侗族是作為姑娘陪嫁,謂之姑娘酒。苗族又叫女酒,是在女兒出生時釀的甜米酒,經過濾后密封于小口大腹的土罐中,至冬臘月之際,池塘水干涸時,埋于池塘底部,直至女兒出嫁后回到娘家,才取出用以招待親友賓客。
姑娘酒由于長期窖藏之故,酒液高度濃縮、色澤綠中透紅、酒香濃郁持久,酒味甘甜醇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佳釀美酒。
敬客酒
貴州少數民族是好客的民族,他們常用酒來表達自己的好客、無私、友好、熱情,但敬客酒的習俗又依民族和地區不同,形式和內容也不相同。
黔東南地區的苗族敬客,先由男主人向客人敬酒,每人必須先喝兩杯,寓意“你是用兩只腳走來的”,這兩杯酒都要一飲而盡,第三杯開始,主人便可隨意。待到一定時候,其主人便同姑娘、媳婦們一起上陣,手持酒海(盛酒的土缽)、酒碗站立客人身后以歌敬酒。先從長者開始敬完一輪,再反方向敬一輪。有的好客者,為挽留客人住下,婦女們就會選擇一“關鍵”客人,勢圖將其灌醉,使得“群龍無首”,只好乖乖留下。苗家真情可謂“酒如其人”,令人陶醉。
雞頭酒
生活在黔西南地區的布依族,每逢節日慶典、貴賓臨門,都要殺雞備酒款待客人,其中主要客人有幾位就要殺幾只雞,此雞謂之“鳳凰頭”。入席后,主人就將“鳳凰頭”對著主要客人雙手獻上,客人接過“鳳凰頭”后,要飲酒一杯,再將雞頭對著其他客人,示意大家共同舉杯,并一飲而盡。
攔路酒
這是貴州少數民族迎客的一種酒俗,廣泛流行于苗、布依、侗、水等民族中。攔路酒禮俗,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形式和程序。一般都是在進寨的必經之路上,由主方備酒恭候于路中,有的還在路上設置障礙。客至,先以酒歌勸酒,飲后方得進寨,有的主客雙方還需對歌,然后才能飲酒“過關”。
苗族的攔路酒通常都有三、五道,多的可設12道,真所謂“過五關斬六將”,若是酒量平平者,早已望而卻步了。不過,貴州的民族是文明的,你若不善飲,就記住別用手觸摸酒杯,只需將苗家姑娘敬上的酒,示意性的飲過即可過“關”。你若是海量,接下酒來,那一碗或一牛角酒就必須喝完。
送客酒
當你在黔東南一帶苗家作客,終朝伴隨你的就是苗家的盛情和醇香的米酒,在你準備告別啟程時,主人還會為你準備一次情意纏綿,令你終生難忘的送客酒,客人上路時,主人手持酒海、酒碗,邊唱邊走,三步一道歌,五步一碗酒,其歌綿綿,其酒濃濃,惜別之情會令你熱淚盈眶。
若是貴客離別,那送客酒就更為激動人心,主人家會在銅鼓坪上踩銅鼓、吹蘆笙,以此召來寨中男女老少加入送客隊伍,自有寨老安排鋪桌擺酒,人們則自發前來為你唱送客歌、敬送客酒,還有人會為你披紅綢,獻上五顏六色的花帶,然后亦步亦趨將你送出寨門,這其間歌不斷郵,酒不停碗,出寨門時,主人會勸你喝最后一口酒,并在客人臉上彬彬有禮地蓋上一個紅色酒印或寫一個酒字,以此留下主人以及全寨苗胞的深情厚誼,然后主客才揮手依依惜別。
貴州各地盛產名酒,有著濃厚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貴州的茅臺酒在中國幾本上無人不曉。茅臺酒跟蘇格蘭的威士忌,法國的白蘭地同為世界級名酒,貴州酒文化同古老的中國文化一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對整個人類生活和人類文化有極其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