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各地區喝酒風格:
奇臺,講究喝“三巡酒”。就是用煙盒為標尺,分為將煙盒平躺、橫放、站立3種高度,以此為刻度倒3杯酒,必須遵從這種規定喝上三巡。
奇臺人喝酒的方法,最常見的是劃拳。兩人同時出手指頭,口中猜數字,如其中一人猜出的數字和兩人出的指頭數相加正好相等,這人就算贏了,對方就得喝酒。每個數字不能只單純猜是幾,而是有其特殊的稱謂,一般為四個字,內容都是升官發財之類的吉語,這樣喊起來有節奏感,具有音樂美,加上劃拳的姿勢,好像兩個人在對舞。
伊犁,伊犁人喝酒,竟然喝出了“月亮和太陽”來。原來所謂的“月亮酒”是取一只小碟,將酒倒入,這淺淺的碟中酒便有了詩意的名字——月亮.。
吉木薩爾,在吉木薩爾,酒司令不是指定的,而是輪崗制,人人都有機會。通常是主人率先以身作則,給自己斟滿酒先干為敬,然后再去給客人倒酒。
新疆喝酒特點:
因為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形成了和內地不一樣的酒文化,喝酒的方法自然也不同,新疆人喜豪飲,而且新疆的豪飲在國內還是非常出名的。
新疆人喝酒不是去品、去抿,而是仰脖“咕咚”一大口,那奔騰的烈酒就如一條火龍直接滑入胃里,沒見過這陣勢的內地人經常會被“震”住。
許多外地人都有這樣的感受,新疆人喝酒習慣和內地差距太大,這種差距不光是喝酒場合多,還有很多的方面不同于內地,也許是新疆地處西北高寒地帶之故,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極善飲酒,而且在飲酒時會不加掩飾地釋放新疆人性格中的狂放與豪爽。
與之相對應的,新疆的酒水需求量比較大,而且這些酒大部分是地產酒,新疆人也喜歡喝新疆酒。據資料統計在新疆地區白酒的市場容量一年有7萬噸左右,這里聚集著將近上百家的酒廠。從這些數字我們就不難發現,新疆人對白酒的需求量之大。
生活在南疆的人喝酒形成了另外的一種規矩,相信到過南疆的人都有這樣的認識,主人招待客人的飯菜種類很多,待客人吃飽后再喝酒,酒司令拿著兩個杯子,自己先喝一杯,然后兩個杯子在客人中傳遞,在每個人手里傳遞的過程中別人都在看著你,如果你不喝下一個沒有辦法進行,于是滿桌子的客人都得硬著頭皮喝下去,不少人在酒桌上出現了“現場直播”(酒桌上吐酒)的場面。
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地方, 特殊的環境,孕育了多種民族傳統。因為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形成了特殊的酒文化,新疆人多是粗獷熱情的,喝酒方式也是如此,很多久居新疆的漢族人,受到文化的影響,也多了幾分豪情,文雅之氣少了幾分。酒是新疆人交流、溝通和助興的媒介,很多的場合中如果沒有酒,那場面真的是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