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
吳曉軍
草長鶯飛,春意萌動,我買了一瓶茅臺酒,決定回老家看望父親。汽車在道路上疾馳,我的思緒,也飛到了很遠。
20 多年前,大學畢業后,我就離開了故鄉,離開了父親,一直在外地奔波勞碌。開始在高中教書,后來又到檢察系統工作,生活穩定下來,父親也很高興。那時候通訊不發達,他每次給我來信,除了牽掛之外,滿滿的都是叮囑的話語和深深的期盼。
父親說,樹高千尺不忘根,水流萬里總思源。你是農民的兒子,走到今天不容易,要珍惜擁有的一切。工作上,要跟好的比,生活上,要跟差的比。什么是初心?初心就是最初的心態,多想想你當年上學時的抱負和志向。
起初,我也會給父親回一封長信,匯報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并信誓旦旦地保證,兒子絕對是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永遠牢記著自己最初的愿望和夢想。
時間長了,感覺父親的嘮叨就像是祥林嫂,只會講阿毛的故事,加上工作太忙,就三言兩語應付一下,真不知父親讀到我回信作何感想。
父親愛喝酒,從我記事起,他就愛喝村頭小店里三塊五毛錢一瓶的“純糧”。農忙季節,他趕著老水牛,在田野里不停地和春天奔跑,披星戴月地回到家,母親在廚房忙碌著,很快端上來青菜炕豆腐、油炸花生米之類的小菜。我給父親備齊碗筷,用茶杯倒上滿滿的一杯酒,滿屋都是酒香,那是家的味道。
"喝酒解乏,不然犯困。"父親說。他端起酒杯,聞一聞,輕輕地抿一口,像是舉行莊嚴盛大的儀式般,顯得格外珍惜。這酒,真的那么好喝嗎?我想。父親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板著臉對我說“你還小,現在不能喝酒。等參加工作了還差不多。"
終于參加工作了,我也學會了喝酒。應酬多起來,喝酒就成了負擔,我常常在酒桌上風趣地說:"我的酒量就是螢火蟲的屁股,量(亮)不大,量(亮)小,但也時大時小。"朋友不再硬勸,我就躲過一劫。
回老家的時候,就能與父親對飲了。每當這時,就是最愉快的時刻。父親的酒量小了許多,人也日漸憔悴起來。雖然我也給他一些零花錢,可是他還和原來一樣,酒喝著便宜劣質的酒,并能陶醉其中,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一年春節回老家吃年夜飯時,我拿出一瓶茅臺放在桌子上,打開包裝,瞬間,高端典雅的白,煥發出奪目誘人的光彩。我自豪地說:“今晚就喝這個,以后年夜飯,我們都喝茅臺。母親、妻子、女兒都非常高興,起初,父親拿著酒瓶好奇仔細端詳著,也很喜悅,但很快就收斂了笑容,嚴厲地問我:"這么好的酒,你從哪里弄的?""買的呀,用來孝敬您老人家,有錯嗎?"我很認真地說,一臉的無辜。
父親還是半信半疑,幸好愛人打了一個圓場:"爸,真是曉軍買的,我可以證明。你兒子又沒有一官半職誰給他送禮呀!"
“有了一官半職就有人送禮了?這是什么心態!"父親顯然有些生氣。
“爸,爸,不是那意思。我的工資逐年增長,每年就買一瓶茅臺還不行么?放心,我還是那個不忘初心的翩翩少年。"我調皮地說。父親點點頭,終于會心地笑了小心地接下了我倒的那杯酒。
美酒在飄香,從農舍飄出門外,一直飄蕩到村莊上空。隨著美酒一起飄蕩的,還有春晚的歌聲:“美酒飄香啊歌聲飛,朋友啊請你干一杯,勝利的十月永難忘,杯中灑滿幸福淚,手捧美酒啊望北京,豪情啊勝過長江水……"
這頓年夜飯,從不喝酒的母親和愛人喝了兩小杯我和父親喝完了剩下的酒,他的話多起來,滿臉通紅,不停地嘮叨著:"從來沒喝這么好的酒,我的兒子有出息了,我的兒子有出息了……"
事后,母親告訴我,這是父親這輩子最高興的一天。
在檢察系統工作時間長了,接觸的案件越來越多,經常有人提著好煙好酒來到我的家門口,要求給予關照。我嚴詞拒絕,不停地解釋道“你要相信法律,相信檢察官。你們一定會在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父親雖然在老家務農,可他的目光如同鞭子,一直在緊緊地跟隨著我,隨時都有落下的可能。我怎能讓他失望,我怎能違背從檢的初心!
以后,每年春節,我都會帶著愛人和女兒回家過年,年貨中,也必有一瓶我買的茅臺酒。與父親對酌,已不再是“一杯一杯復一杯”,而是“潦倒新停濁酒杯”。我繼續向父親匯報一年來的工作和生活情況,父親依然叮囑我牢記做人之本,無愧于家人,無愧于時代。
汽車鳴了一下笛,提醒我到家了。我急忙下車,提著茅臺酒,一直走到父親耕種的田地旁邊,高聲喊道!爸,我回來看你了!"沒有人回應,只有嘰嘰喳喳的鳥鳴。我打開酒瓶,輕輕地把酒撒在父親的墳前,流著眼淚說爸,這是您最愛喝的酒。”
清明時節,視野所及,一片清明,天地之間,彌漫著濃濃的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