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古時代,中華人文始祖炎帝神農氏在中國首創耒耜,始作農耕,始制陶器。據考證,炎帝神農氏一族發源于流經今日山西、河北、北京市的桑乾河流域,其勢力可達燕山山脈、呂梁山山脈、遼河流域,以及東南更廣闊的地方。歷史學家范文瀾綜合史書記載和傳說認為“炎帝是西戌羌族的一支,自西方游牧走入中部!彼^中部就是燕山南部一帶。燕山古時曾稱作炎山,這與炎帝一族在這一帶的大量活動有關。炎帝神農氏就是在這一帶始作農耕,發明釀造了中國最早最古老的第一壇美酒。
西漢劉安在《淮南子·說林訓》中有:“清盎之美,始于耒耜!薄吨袊杈圃~典》列有《中國酒事紀年表》,記錄從古至今酒事發展的重大事件,排在頭條的就是炎帝神農氏造酒:“神農耕而作陶,陶以盛酒。”
還有史料載:“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于儀狄”。就是說,自上古炎帝神農氏時,就已有造酒之法,是儀狄將造酒的方法歸納總結出來,始之流傳于后世的。儀狄,《呂氏春秋》、《戰國策》中都記載他是夏朝人。他是怎樣發明釀酒的呢?《戰國策》中記載:“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欽而甘之,……”中國古時,多稱北方少數民族為“北夷”、“北狄”。生于春秋時代的孔夫子曾說:“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在這里他也把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稱作夷狄。一些史料中,也把中原以外少數民族以“夷狄”相稱,也有把首領名字稱為部落名。由此可見,“夷狄”二字,應該是泛指中原地區以外的少數民族!皟x狄”,也作“夷狄”,可能就是遠古時期生活在北方老哈河流域的一個部落,這個部落最早學會了釀酒。夏朝統一中原地區以后,儀狄部落對大禹“稱臣納貢”,部落首領可能成了大禹手下一位專門負責釀酒的官員。
從文字發展史看,“酒”字同甲骨文和金鼎文中的“酋”字關系密切,古人寫酒,上半部不是酒壇字形“酉”而是“酋”。《說文》:“酋,繹酒也,從酉,水半見于上,禮有大酋,掌酒官也!逼鋵崱扒酢弊钟须p重含義,也屬上古原始部落首領酋長的“酋”。那時的酒或酒祭,均由酋長掌管。神農部落姜榆罔(炎帝)、有熊部落姬軒轅(黃帝)、唐部落伊放勛(堯帝)、虞部落姚重華(舜帝)、夏部落姒文命(禹帝)等,都是本部落的“酋長”。所以,酒的高貴與生俱來,自從產生那一天起,就專屬于酋長即后來的帝王所有。
上一篇:中國酒文化與古代文學藝術的關系
下一篇:已經是最后一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