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白酒的營養、飲酒與健康已成為熱門話題,備受關注。中國白酒采用固態蒸煮,固態發酵、固態蒸餾精心釀制而成,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蒸餾酒,世代傳承,并且其酒文化有著深厚的根基,代表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積淀的養生文化。
一、酒文化與醫藥
大家都知道,白酒的起源由來已久,關于白酒的作用,有句話叫做“酒為百藥之長”,它出自《漢書食貨志》,這是古人對酒在醫藥領域應用的高度評價。酒在醫學上的應用,也是我國醫藥學的一大發明。
我們的祖先在飲酒的過程中,發現了酒能“通血脈,散濕氣”,“行藥勢,殺百邪惡毒氣”,“除風下氣”,“開胃下食”,“溫腸胃,御風寒”,“止腰膝疼痛”等作用。同時用酒入藥還能促進藥效的發揮。
藥灑還有延年益壽之效,這一點在歷代的醫療實踐中已得到了證實。如對老年人具有補益作用的壽星酒;補腎強陽的回春酒。馬王堆曾經出土了一本《五十二病方》,這本書里一共有283個方子,這283個方子里頭,光是用酒入藥的就有33個。到了明朝,李時珍寫了《本草綱目》,這本巨著里邊一共記載了二百多種中藥酒。
藥酒不易腐壞,便于保存,可以隨時飲用。這就是藥酒受到歷代醫學家重視和普通百姓歡迎的原因。
白酒在醫療保健方面有很大作用:夜晚服用少量的白酒,可平緩的促進血液循環,起到催眠作用。飲少量白酒可刺激胃液分泌與唾液分泌,從而起到健胃和止疼痛、利小便及驅蟲的作用。中醫用白酒治療疾病,或做為強腎補劑已有很久的歷史。西醫也經常勸告感冒的人飲些白蘭地酒。有時用酒外涂于患處,可以殺菌消毒。
二、白酒與養生
1、開胃消食
在進餐的同時,飲用少量的白酒,能夠增進食欲,促進食物的消化,從而能使人在不知不覺之中增加食量。對于營養缺乏者來講,這樣的方式無疑能夠在無形中增進機體對營養成分的攝取,對于身體的健康有一定的好處。當然,白酒也不可多飲,如果大量飲用,導致胃黏膜受到大量酒精的刺激,則會適得其反,不但難以達到開胃、消食的目的,反而會導致胃病的發生。
2、預防心血管病
近年來,研究人員通過對白酒的相關研究發現,酗酒者,少量飲酒者和不飲酒者的血壓水平各不相同,而且以酗酒者血壓最高,少量飲酒者血壓最低,而不飲酒者的血壓則介于二者之間。這表明,少量飲用低度白酒能夠起到較為顯著的保護心血管的作用。這是因為少量飲用白酒,能夠增加人體血液內的高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又能將可導致心血管病的低密度脂蛋白等,從血管和冠狀動脈中轉移,從而便可有效的減少冠狀動脈內膽固醇沉積,預防心血管病的作用。
3、促進新陳代謝
白酒對于含有較多的酒精成分,且熱量較高,因而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對全身皮膚起到一定良性的刺激作用,從而還可以達到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作用。這種良性的刺激作用還能歐作用于神經傳導,從而對于全身血液都能有一定良好的貫通作用
4、消除疲勞和緊張
少量飲用白酒,能夠通過酒精對大腦和中樞神經的作用,起到消除疲勞,松弛神經的功效。在白酒的作用下,人會放松對外界的警惕,身心都能處于放松的狀態,再加上白酒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這樣一來,少量飲用白酒后便能使身心倍感輕松。當然,如果是大量飲用白酒,那么消除疲勞和緊張的作用則會大大減少,相反會使人神經興奮、睡眠變淺,第二天醒來會感到疲乏而無力。
5、驅除寒冷
白酒的驅寒作用,早在古人就已經有了較為明確的認識。白酒含有大量的熱量,飲入人體后,這些熱量會迅速被人體吸收。一般來講,每1毫升白酒就能產生7千卡的熱量,如此算來,飲用100毫升酒精便能產生700千卡的熱量。
6、舒筋活血
中醫認為,白酒具有舒筋通絡、活血化淤的功效。這一功效早已在我國民間得到了普遍的應用。跌打損傷后,人們常習慣用白酒來按摩患處,這樣一來,經過白酒的舒筋活血之效,便能使患處很快康復。對于某些由于寒、濕所導致的關節疼痛患者,也可以用白酒對關節進行揉搓,且療效甚佳。白酒的這些效用,主要是由于白酒含有大量的熱量,能夠通過發熱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從而便可舒筋活血。
既享受美味佳釀又能保證身體健康,秋冬正值養生佳季,何不將其納為養生之范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