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生料制曲
生料制曲是大曲特征之一。原料經適當粉碎、拌水后直接制曲,一方面可保存原料中所含有的水解酶類,如小麥中含有豐富的β-淀粉酶。可水解淀粉成可發酵性糖,有利于大曲培養前期微生物的生長;另一方面生料上的微生物菌群適合于大曲制作的需要,如料上的某些菌可產生酸性蛋白酶,可以分解原料中的蛋白質為氨基酸,從而有利于大曲培養過程中微生物的生長和風味前體物質的形成。
2.自然網羅微生物
大曲是靠網羅自然界的各種微生物在上面生長而制成的,大曲中的微生物來源于原料、水和周圍環境。大曲制造是一個微生物選擇培養的過程。首先,要求制作原料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蛋白質及適量的無機鹽等,能夠提供釀酒有益微生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其次,在培養過程中要控制適宜的溫度、濕度和通風等條件。使之有利于釀酒有益微生物的生長,從而形成各大曲所特有的微生物群系、釀酒酶系和香味前體物質。
3.季節性強
大曲培養的另一個特點是季節性強。在不同的季節里,自然界中微生物菌群的分布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一般是春秋季酵母多、夏季霉菌多、冬季細菌多。在春末夏初至中秋節前后是制曲的合適時間,一方面,在這段時間內,環境中的微生物含量較多;另一方面,氣溫和濕度都比較高,易于控制大曲培養所需的高溫高濕條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曲于制曲技術的不斷提高,在不同的季節同樣可以制出質量優良的大曲,關鍵在于控制不同菌群所要求的最適條件。
4.堆積培養
堆積培養是大曲培養的共同特點。根據工藝和產品特點的需要,通過堆積培養和翻曲來調節和控制各階段的品溫,借以控制微生物的種類、代謝和生長繁殖。大曲的堆積形式通常有“井”形和“品”形兩種。井形易排潮,品形易保溫,在實際生產中應根據環境溫度和濕度等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形式。
5.培養周期長
從開始制作到成曲進庫一般為40~60d。然后還需貯存3個月以上方可投入使用。整個制作周期長達5個月,這也是其功能獨特的一個重要因素。
大曲的產品特點
1.菌酶的共生共效
大曲最突出的特點是菌酶的共生共效現象。由于菌種繁多,酶系復雜。故在大曲培養中產生了豐富的物質,大曲的這些優越性是其他曲種無法替代的。
2.“一高兩低”
大曲雖然具有成分眾多,并“菌酶共用”等優越性,但“一高兩低”又是它明顯的不足。“一高兩低”為“殘余淀粉高,酶活力低,出酒率低”。
上一篇:白酒釀造知識:制曲工藝
下一篇:白酒釀造知識:大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