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溫度
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很大,因為微生物的生長發育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這種反應需要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進行,所以溫度對微生物的整個生命過程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從微生物的總體來看,生長溫度范圍很廣,可在0~80℃,各種微生物按其生長速度可分為三個溫度界限,即最低生長溫度、最適生長溫度、最高生長溫度。超過最低和最高生長溫度的范圍,生命活動就要中斷。因此,我們在生產中,可以通過對溫度的控制來促進有益微生物的生長,抑制或消滅有害微生物的發育。
那么,什么是最低生長溫度呢?它是指微生物生長與繁殖的最低溫度,在這個溫度時,微生物生長最慢,低于這個溫度,微生物就不能生長。最適生長溫度是指微生物生長最適宜的溫度,在這個溫度時,如果其他條件適當,則微生物生長最快。而最高生長溫度就是在其他環境因素保持不變前提下,微生物能夠生長繁殖的最高溫度。高于這個溫度,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就要停止,甚至死亡。
在物理因素中,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最為重要。微生物在生長繁殖過程中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是共同進行的。在發酵前期要給予適當溫度,以后要適當控制溫度,防止升溫過猛!暗蜏厝私、緩慢發酵”的精神實質就在于此。
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不但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外界溫度與菌體內部保持熱平衡。也就是說,外界環境的溫度影響到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反過來,微生物在大量的生長繁殖過程中也影響外界環境溫度的改變。如酒精廠在固體制造麩曲過程中的中期和后期,由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品溫逐漸上升,向著微生物生長繁殖的不利方向發展。為了控制微生物生長的最適溫度,保證曲子質量,根據品溫上升情況,采取通風方法來降低品溫.國內酒精廠生產麩曲時,品溫要求保持在37℃左右。初期菌體剛剛開始生長,發熱量不大,這時采用間歇通風方式,到后期,菌體生長旺盛;伴隨產生大量的熱,因此采用連續通風來降低品溫。
高溫對微生物影響較大,微生物在超過最高生長溫度以上的環境中生活,就會引起死亡,溫度越高,死亡越快。但是,微生物對高溫的抵抗力依菌的種類、發育時間、有無芽孢而異。例如,無芽孢的細菌在液體中,55~60C經30min即可死亡;70℃時僅10~15min死亡;100℃僅幾分鐘就可死亡。酵母營養細胞及霉菌菌絲體,在50~60℃時lOmin左右即可殺死;而它們的孢子在同樣時間內卻要70~80℃才能殺死。芽孢桿菌中的芽孢對熱的抵抗力很強,如枯草桿菌芽孢在沸水中煮沸1h也不死,這是因為芽孢內所含水分較少,菌體蛋白不易凝固。
微生物在高溫下死亡的原因,是由于菌體中的酶遇熱后失去活性,使代謝發生障礙而引起菌體死亡。
2.氫離子濃度(pH)
氫離子濃度對微生物生命活動的影響,是由于氫離子濃度影響細胞原生質膜的電荷,原生質膜具有膠體性質,在一定pH內,原生質帶正電荷,而在另一種pH內,則帶負電荷,這種正負電荷的改變,同時又會引起原生質膜對個別離子滲透性的變化,從而影響微生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例如,黑曲霉在pH2~3時,生成檸檬酸,pH近中性時卻生成草酸;酵母在pH為5左右時,其產物是乙醇,而pH8時則產生甘油。
各種不同的微生物要求的pH不同,大多數細菌,最適pH接近中性或微堿性;酵母和霉菌的最適pH趨向酸性。
在釀酒工業中,廣泛利用pH抑制雜菌的生長。酒精廠循環酒母添加硫酸;白酒廠入窖酒醅有一定的酸度,就是利用pH的適宜范圍來抑制不適宜該范圍的雜菌!
各廠一般利用酸度(lg曲或糟消耗0.Imol/L NaOH液的毫升數)來指導生產,已經取得了很成熟的經驗。
3.空氣
大多數微生物在生命活動過程中都需要空氣,按照各種微生物對氧的要求不同,可將它們分成如下三類。
(1)好氣性微生物也稱為好氧性微生物,這類微生物在生活中需要氧,只有在氧分子存在的條件下,它們才能正常生活。大多數微生物都屬于這一類型,如根霉、曲霉等。在制造壓榨酵母時通風可以增加酵母的產量。微生物深層培養時,通入空氣不但影響微生物的生長,還影響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如在抗生素、液體曲、有機酸的生產過程中通風量對產品的產量有很大的影響。
(2)厭氧微生物也稱專性嫌氣微生物。這類微生物不需要分子態氧,分子態氧對它們有毒害作用。如丙酮一丁醇菌及其他梭狀芽孢桿菌(如窖泥中能產生己酸的細菌),只能在無氧或缺少氧的狀態下生活。
(3)兼性嫌氣性微生物有相當多的微生物既能在有氧條件下生長,又能在無氧條件下生活。如酵母在有氧條件下迅速生長繁殖,產生大量菌體,在無氧條件下,則進行發酵,產生大量的酒精。
在實驗室培養好氣性或兼性嫌氣性微生物,若用固體培養基,則通過棉塞的少量空氣即可滿足;若用液體培養基,就需在搖床上培養。而對厭氧性微生物的培養,可以用抽真空、焦性沒食子酸吸收、覆蓋無菌石蠟等方法。
4.界面
界面與微生物生長有很大關系,特別是對固態法白酒生產來說,界面尤為重要。 我們知道自然界里棲息著大量的微生物,它們生活在不同的狀態之中。有的在氣相中生長,有的在均一的液相中生長,有的卻生長在各式各樣的固相上。但是為數極多的微生物卻居住在兩個不同的接觸面上,這種接觸面稱作界面。居住在界面的微生物群,其生長與代謝產物都與居住在均一相內的有明顯不同,這就是界面對微生物的影響關系。
在不同培養基中(例如米曲汁、米曲汁加乙酸、米曲汁加乳酸)。添加經酸堿處理過的玻璃絲作界面,分別培養三種酵母(南陽、漢遜、1312)發酵試驗,不論米曲汁或添加乙酸、乳酸的培養基中,乙酸乙酯的生成量都大幅度增加。證明了液體中有固體界面物質時酵母的代謝有明顯的影響。
遼寧金縣酒廠實驗證明,固態法白酒與液態法白酒質量不同的關鍵在于前體物質、蒸餾操作,特別是由顆粒組成的復雜的界面,是使兩者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以糖蜜原料液態發酵的酒,完全是液態酒的風味,而同樣原料,添加稻殼固體發酵,就會有固態法白酒的風味。所以說,白酒固態發酵,界面極為復雜。原料、酒醅、填料對發酵微生物的吸著狀態及其對酶活力與代謝的影響;原料粉碎細度,即顆粒大小對發酵微生物的影響;加水量的多少,改變了固一液的比例關系對發酵微生物的影響。濃香型酒生產中,鼓槌狀菌為什么接種于酒醅中的效果遠不及接種于泥土中效果顯著,及黏土界面與梭狀菌的關系等,都是研究白酒發酵中,界面關系的重要課題。
以上介紹的與微生物有關的物理、化學因素對微生物生長繁殖的影響,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以致構成復雜的發酵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