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蒸餾酒在世界分布很廣,雖然六大洲都有生產,卻因各地資源、民族和風俗習慣而不 同。我國用曲釀酒的技術有六、七千年的悠久歷史,這種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技藝,直到19世紀末方傳人歐洲,稱為淀粉酶法。在此之前,西方自古都是用麥芽作糖化劑,再用酵母菌使糖轉化為酒的單邊發酵技術。關于世界蒸餾酒的分類,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以原料為主,兼顧生產工藝:另一種則按糖化發酵劑來分類。
世界的蒸餾酒如按原料來分,可分為兩大類。應該說,這種劃分方法比較科學,系統性也強,并且能概括工藝的特點。現在,不少人把世界蒸餾酒分成六類,就是把代表性的產品單獨列出:中國白酒、威士忌、伏特加、金酒、白蘭地、朗姆酒,稱世界六大蒸餾酒。
1.原料、工藝、設備等差異
2.微量香味成分
中國蒸餾酒(白酒)和世界其他蒸餾酒相比,一般地說,除白酒的酒精含量高外,在香氣成分中,白酒的酸高、酯高、醛酮高及高級醇低。其中脂肪酸乙酯含量占首位,其絕對含量超過其他蒸餾酒幾十倍甚至百倍以上,其次是酸或高級醇互有上下,第三是總醛多。而在威士忌、白蘭地、朗姆酒等蒸餾酒的香氣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高級醇,其次是酸或酯,依不同酒類互有交替,總醛最少。
(1)酸類蒸餾酒中的酸類,絕大部分都是揮發酸。由于中國蒸餾酒獨特的工藝及蒸餾設備,總酸絕對量要比其他蒸餾酒高。從酸的組成成分看,主要是乙酸和乳酸。在醬香型及濃香型白酒中,還含有較多量的己酸和丁酸。也就是說,中國蒸餾酒除乳酸高這一特點外,以含六個碳原子以下的低級脂肪酸為主。而其他蒸餾酒主要含乙酸,此外,以含7個碳以上的辛酸、癸酸、月桂酸為多。在朗姆酒中,更有大量的丙酸及一定量的丁酸。蒸餾酒中酸的種類數量與工藝及參與發酵的微生物菌群密切相關。
(2)酯類酸和醇在發酵工藝過程中,經生物化學反應形成各種酯類。乙醇是發酵酒糟(醪)中的主要成分,故乙酯是酒中酯類的主體部分。在發酵過程中產生各種酸,實踐證明,有什么樣的酸就存在有與其相對應的乙酯。
酯在中國蒸餾酒中香氣形成中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己酸乙酯是白酒中的三大主要酯類,其含量占總酯的90%以上。由于這三大酯類組成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區分白酒所屬的香型。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存在于所有中國白酒之中,含量眾多。在其他蒸餾酒中,除乙酸乙酯外,含量較多的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月桂酸乙酯及乙酸異戊酯(與酸相對應)。這些乙酯在白酒中卻僅有極少量存在,它們在總酯中所占的比例都在1%以下,這是酯類組成成分上的主要差異點。
(3)高級醇類在酒類中凡比乙醇含碳原子多的醇類統稱為高級醇。在所有蒸餾酒的香氣成分中,尤其像白蘭地、威士忌之類的蒸餾酒,其高級醇含量占有極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它們的含量在香味成分中最多。各類蒸餾酒高級醇的含量隨原料、工藝和產地等條件而不同。大體上其含量為:固體發酵法白酒50~180(mg/lOOmL,下同);小曲液態發酵法白酒60~250;白蘭地100~200;威士忌50~150;朗姆酒60~240;日本燒酒30~170。
中國蒸餾酒,特別是三大基本香型名白酒的香味以酯為主,其他蒸餾酒都以高級醇為主,這又是一主要差異點。
(4)羰基化合物存在于蒸餾酒中的羰基化合物主要是醛,其次是酮。白酒中的醛含量比其他蒸餾酒顯著地多。其中乙縮醛和乙醛占總醛量的90%以上。乙縮醛和乙醛是中國蒸餾酒中的芳香成分之一,它們的恰當含量和比例,有助于放香。另外,2,3-丁二醇、丁二酮和3-羥基丁酮等是白酒的綿柔、醇甜類物質。
(5)高級脂肪酸乙酯 中國蒸餾酒中富含六個碳以上的乙酯類,如庚酸、辛酸、壬酸、癸酸、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十八酸、油酸、亞油酸、棕櫚酸等高級脂肪酸乙酯,它們與白酒中其他微量成分配合,形成中國白酒特有的風味,這是中國蒸餾酒在香味成分上與其他蒸餾酒的又一差異。
上一篇:中國目前有哪些老酒拍賣公司
下一篇:2015年老酒拍賣價格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