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營銷上,任何時候給自己貼標簽的行為都有利有弊,好處是讓自己變得更加醒目,弊端卻也不少。
在這個新品類不斷涌現的時期,有一個問題會困擾住這些運營方:我的產品到底是什么?
原有的酒種其屬性、價格定位、消費群都非常明確了,跟進者直接打自己的品牌就行了,但一個新的品類出現后,沒有任何標簽、屬性,可謂白紙一張,給自己定位就成了大事。即使是一些老品牌,也有這樣的困擾,比如汾酒的竹葉青,很多人都覺得有一個問題需要明確:竹葉青到底是什么?
給自己定位是大事情,但在個人看來,不是頭等大事。對于新品類,個人的看法是,你是什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消費者認為你是什么!
那么,對于一個橫空出世的新品來說,到底什么是重要的呢?個人覺得,第一要務是消費者價值,即你能給消費者提供什么價值?是口感更好,還是更健康,或者更環保?顯而易見,這些價值越多,企業獲得的附加值就越高。其實不管是新品類,還是老品類,消費者購買的永遠是有用的價值,而不是虛無的“標簽”。比如一個藍莓酒新品,這個時候我們該訴求“藍莓酒”這三個字,還是打品牌呢?顯而易見,該訴求的是藍莓酒能帶給消費者不一樣的消費價值,而不是去訴求你的藍莓基地、藍莓加工能力,或者聲嘶力竭地喊,“我是藍莓酒”。在營銷上,任何時候給自己貼標簽的行為都有利有弊,好處是讓自己變得更加醒目,弊端卻也不少。
因為這個標簽你可以用,別人也可以用,那你做宣傳,就是為人做嫁衣。你把“藍莓酒”這個標簽打響了,后面會有一堆跟進者,到時候把你吞噬了。我很欣賞勁酒的做法,從業內的叫法來看,它是保健酒,跟竹葉青一樣,都被歸為“露酒”。勁酒一開始的做法是,找出對消費者的利益點,并用恰當的表達方式傳遞給消費者。它就是這么說的,“勁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哦!”“勁”這個品牌加上這樣的消費價值暗示,消費者其實已經心領神會了。如果勁酒當時到處喊,“我是保健酒”,好嘛,大家都來做保健酒了。這是為“行業”做貢獻了,但從競爭的角度講,對勁酒何益呢?好在勁酒沒這么做,它用一個比較窄的價值訴求把市場做大了,更關鍵的是,勁酒現在能夠獨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多少企業想分一杯羹都很難。
老名酒竹葉青現在也被這個問題所困擾:我是什么?但這個問題真的不重要。對于竹葉青來說,可以先找自己的產品對消費者的價值感:喝竹葉青,對你有什么好處。假如這個好處都難提煉出來,那也不用著急,先去做市場,讓越來越多消費者能夠看到、買到、喝上,消費者覺得你的產品口感不錯,那你就是一個真正的品牌了。至于你到底是什么,這時候已經不重要了。真正的品牌就是這樣,消費者選擇它,更多時候是不用仔細考慮,是下意識的。
這又讓我想起了喬布斯和他的蘋果手機。在喬布斯決定進入手機行業的時候,很多人都勸他謹慎行事,因為這個行業早已成熟,江湖秩序妥妥的。但喬布斯沒有理會任何勸阻,因為他想做的東西根本就不是手機。“iPhone”不僅僅是個移動通訊工具,同時是一個娛樂工具,更是一個移動智能終端,在蘋果手機出來前,我們這個星球上就從沒有過這個玩意兒。所以“iPhone”上市后,引起了全球狂呼,摧毀了原來的手機市場格局,加速了PC行業的衰退,更是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移動智能終端時代,給多個行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蘋果手機的案例值得每個新品類學習,在蘋果手機出現之前,各個細分市場涇渭分明,有手機市場,有電腦市場,但蘋果手機讓這兩種融為一體,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細分市場。如果一個新品類造成這樣一個效果,“啊,原來還有這樣的酒,酒居然可以這樣喝”。那我覺得,工作已經成功了一半。
其實,消費者永遠不知道,他們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樣的酒,這需要我們去挖掘、整理,然后滿足他們的需求。千萬不要貼標簽,告訴消費者你是什么,消費者不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