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國海關官方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進口葡萄酒出現進口量小幅上漲、進口額微跌的現象。2014年中國進口葡萄酒總量達3838萬升,與2013年同期相比上漲1.86%;進口總額達15.17億美元,同比下降2.51%。進口均價為3.96美元/升,同比下降4.1%。其中,進口散裝葡萄酒總量約為8,188萬升,同比下降約8%;總額約為6,947萬美元,同比下降36%;瓶裝葡萄酒總量約為2.88億升,相比2013年小幅上漲,總額約為13.65億美元,相比2013年下降5.71%。
進口酒近三年增長曲線
回顧最近這三年來的進口酒數據,與回顧2011年以前進口酒的數據,增降形勢完全不同。2012年,我國進口葡萄酒總量為3945萬升,較2011年增長7.9%;進口金額為15.82億美元,同比增長10.1%。2013年,我國進口葡萄酒總量為3768萬升,同比下降4.41%,進口總額15.56億美元,同比下降1.64%。
在2012年以前的幾年時間里,我國進口葡萄酒的數量和總額每年一直保持雙向增長,且增長勢頭迅猛。2011年,中國的葡萄酒進口量與2010年同比增長27%,2012年進口量與進口額均增幅放緩,2013年,則首次出現量價齊跌的現象一到了2014年,增長形勢又發生了變化,進口量有了小幅回升,進口額卻出現下降。
如果把近幾年的進口量和進口額數據連成一組曲線的話,那么,在2012年到2014年這三年時間內,中國的葡萄酒進口量會呈現出一個先降后升的局面,進口額則保持了下行的線條。近三年的增長曲線,真實地反映了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的調整歷程。
彌補軟肋,保持增長
2012年與2013年,高端酒銷售受阻,酒商們不得不做出多方調整,進行了大規模的去庫存化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的庫存消化,2014年行業從業者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引入更多的中低端產品,增加起泡酒、預調酒等差異化產品的比重,葡萄酒進口總量也呈現微幅上漲。同時,他們在葡萄酒的品牌導入和打造方面傾注更多精力,在渠道的精耕細作方面理性回歸。
隨著中國葡萄酒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認識程度不斷加深,進口酒商不斷成熟,從最初的炒概念、炒名莊,正回歸到注重葡萄酒的質量和性價比這個賣點上來。可以說,2014年是中國葡萄酒商正面認識到自己的軟肋,并真正以行動改變,收到成效的一年。進口酒數據所呈現出來的量增價跌,也正是酒商們注重引入更多面向大眾消費的產品的真實市場寫照。
在中國,整個葡萄酒市場還處于初級階段,大經濟環境和國家政策的變化給行業帶來了一定的矯正影響,但這并不是行業興衰的主要原因,如何發現自身的短板,并找到大發展的出路,才是關鍵。在經過最初的狂熱,中間的受挫之后,中國的進口酒商不再稚嫩,他們正同中國的消費者一道,由感性向理性轉變,不斷彌補軟肋,走向成熟。而這,也正是擴大市場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給葡萄酒餐飲渠道吃顆定心丸
下一篇:中國葡萄酒零售格局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