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釀造工藝的不同,白酒可分為以下幾種:
固態法白酒 以糧食谷物為原料,經酒醅固態發酵、貯存、勾兌而成。固態法白酒大都香氣濃郁,口感柔和,綿甜爽凈,余味悠長。
液態法白酒 以谷物、薯類、糖蜜等為主要原料,經液態法發酵蒸餾而得的食用酒精為酒基,再經串香、勾兌而成的白酒。液態法白酒一般沒有固態法白酒那么好的香氣和口感。
固液勻兌白酒 以液態法生產的食用酒精為酒基,用固態法白酒進行勾調而制成的白酒。
調香白酒 以液態法生產的食用酒精為酒基,加呈香、呈味物質調配而成的白酒。
按釀造原料的不同,白酒可分為以下幾種:
糧食白酒 以高粱、玉米、大米、大麥等為原料釀制而成。名酒及優良白酒中絕大多數為此類酒。
薯干白酒 以甘薯、馬鈴薯、木薯等為原料釀制而成。薯類作物富含淀粉和糖分,易于蒸煮糊化,出酒率高于糧食白酒,但酒質不如糧食白酒,多為普通白酒。
其他原料白酒 又稱代用品白酒,以富含淀粉和糖分的農副產品和野生植物為原料釀制而成,如大米糠、高粱糠、甘蔗、土茯苓、粉渣及葛根等。這類酒的酒質不如糧食白酒和薯干白酒。
根據所使用酒曲的不同,白酒可分為以下幾種:
大曲法白酒 以大曲(麥曲,一種粗制劑,由微生物自然繁殖而成,因其形狀像大磚塊而得名)作為釀酒用的糖化劑和發酵劑,酒醅經蒸餾后制成的白酒。大曲法白酒具有曲香馥郁、口味醇厚、飲后回甜等特點,多為名酒和優質酒。但因耗費糧食、生產周期長等原因,發展受到限制。
小曲法白酒 以小曲(米曲,相對于大曲而言,又因添加了各種藥材而稱為藥曲或酒藥)作為釀酒用的糖化劑和發酵劑,適合氣溫較高的地區生產。這種酒具有一種清雅的香氣和醇甜的口感,但不如大曲酒香氣馥郁。
麩曲法白酒 以麩曲(用麩皮為原料,由人工培養而成。因生產周期短,又稱快曲)為糖化劑,酵母菌為發酵劑制成。麩曲法出酒率高,節約糧食,生產周期短,但酒質不如大曲白酒及小曲白酒。
小曲、大曲臺制白酒 先用小曲,后用大曲釀造而成,酒質風格獨特。
其他糖化劑白酒 以糖化酶為糖化劑,加釀酒酵母(或活性干酵母、生香酵母)發酵釀制而成的白酒。
按酒精含量高低的不同,白酒可分為以下幾種:
高度白酒 高度白酒一般是指按照我國傳統生產方法所釀造的白酒,酒度在50度以上,多數超過了55度,除個別外,一般不超過65度。
中度白酒 又叫降度白酒,一般度數在40 ~ 50度之間。
低度白酒 是指采用降度工藝生產的白酒,酒度不超過40度。目前低度酒中以38度的白酒居多,也有酒度低至20多度的。
根據質量優劣的不同,白酒可分為以下幾種:
國家名酒 指國家評定的質量最高的酒,即獲得國家金牌獎的酒。自新中國成立后,白酒的國家級評比,共進行過5次。茅臺酒、汾酒、瀘州老窖等白酒品牌在歷次國家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國家名酒。
國家級優質酒 國家級優質酒的評比是與名酒的評比同時進行的,是獲得國家銀牌獎的酒。
各省、部評比的名優酒 指獲得省級金牌獎和銀牌獎的名酒和優質酒。
一般白酒 一般白酒是指沒有太多知名度也沒有獲得國家各級獎項的白酒,占全國白酒產量的大多數。這些酒的價格低廉,為老百姓所普遍接受。一般白酒雖然在市場上不一定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并不是說它們的質量不高,實際上,在一般白酒中也有一些質量是相當不錯的。
按香型的不同,白酒可分為以下幾種:
1979年全國第三次評酒會上首次提出按酒的香型來劃分白酒,共5種香型,又稱5種風格
醬香型 以貴州茅臺酒為代表,又稱茅香型。其口感風味具有醬 香、細膩、醇厚、回味長久等特點。
清香型 以山西汾酒為代表,具有清香、醇甜、柔和等特點,是中國北方的傳統產品。
濃香型 又稱大曲香型、瀘香型,以四川瀘州老窖大曲酒為代表。 其口感風味具有芳香、綿甜、香味諧調等特點。
米香型 以廣西桂林三花酒為代表。其口感風味具有米香突出、清雅、綿柔等特點。
其他香型 具有各自獨特的生產工藝和口感風味,其主體香及香型尚未確定。如貴州董酒、陜西西鳳酒等,其口感風味依酒的特性,風格突出者為佳品。
1989年第五次全國評酒會上,又提出了“四大香型、六小香型” 的概念。除前面所說的“濃、清、醬、米”四大香型外,新增鳳香型、 兼香型、芝麻香型、特型、豉香型、董型(藥香型)等六種香型。
白酒的香型主要取決于生產工藝、發酵、設備等條件。也就是說用什么樣的生產工藝、發酵方法和什么樣的設備,就能生產什么香型的酒。如:醬香型白酒采用超高溫制曲、涼堂、堆積、清蒸、回沙等釀造工藝,石窖或泥窖發酵;濃香型白酒采用混蒸續渣工藝,陳年老窖或人工老窖發酵;清香型白酒采用清蒸清渣工藝和地缸發酵;米香型白酒采取濃、醬兩種香型酒的某些特殊工藝釀造而成;其他香型的酒如西鳳、董酒、景芝白干等,其生產工藝也各有特色。
上一篇:不同香型的白酒,其貯存期是否一樣
下一篇:白酒命名的分類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