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及稍后的南北朝時期,葡萄酒的消費和生產有了恢復和發展。從當時的文獻以及文人名士的詩詞文賦中可以看出當時葡萄酒消費的情況。
魏文帝曹丕喜歡喝酒,尤其喜歡喝葡萄酒。他不僅自己喜歡葡萄酒,還把自己對葡萄和葡萄酒的喜愛和見解寫進詔書,告之于群臣。魏文帝在《詔群醫》中寫道:“三世長者知被服,五世長者知飲食。此言被服飲食,非長者不別也!袊涔醵,且復為說蒲萄。當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飴,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長汁多,除煩解渴。又釀以為酒,甘于鞠蘗,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況親食之邪。他方之果,寧有匹之者”。
作為帝王,在給群醫的詔書中,不僅談吃飯穿衣,更大談自己對葡萄和葡萄酒的喜愛,并說只要提起葡萄酒這個名,就足以讓人垂涎了,更不用說親自喝上一口,這恐怕也是空前絕后的。《三國志·魏書·魏文帝記》是這樣評價魏文帝的:“評日: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疆識,才藝兼該。”有了魏文帝的提倡和身體力行,葡萄酒業得到恢復和發展,使得在后來的晉朝及南北朝時期,葡萄酒成為王公大臣、社會名流筵席上常飲的美酒,葡萄酒文化日漸興起。這在當時的不少詩文里都有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在種植張騫引進的歐亞種葡萄的同時,也人工種植我國原產的葡萄,這可從當時的詩文中反映出來。曹操的小兒子曹植在《種葛篇》中有“種葛南山下,葛幕自成陰。與君初婚時,結發恩義深!钡脑娋。
上一篇:房縣米酒悠久的歷史
下一篇:葡萄酒“歷史牛人”之圣伯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