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來說,很少有人喜歡說自己是個——區域性酒商或者形成區域化品牌,因為往往這就意味著你缺少運作全國市場的能力和格局。但對于進口酒來說,區域化發展并非貶義,甚至有可能將會是進口酒走出困境的最佳路徑。
進口酒在中國興起就是主打全國市場,但事實上,很多配套的措施和政策無法貫徹下去,而且品牌影響力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具有品牌優勢的產品可以這么做,而對于絕大多數進口酒酒商來說,區域化發展路徑才是明智之舉。
事實上,酒商的網絡優勢都是具有地域性的,比如原來我供職的武侯酒業在做長城的時候,其銷售區域主要是西南省份,更確切地說是四川省內,全國酒商都具有這樣的普遍特點。那么,如果片面追求全國化,不但會造成銷售資源的浪費,而且對于品牌來說并非好事。相反,如果集中在區域市場,因為網絡和渠道主要集中在這里,就可以進行深度開發,配合進口酒的文化推廣,更容易形成優勢,從而奠定在某個區域市場上的“江湖地位”!
而從品牌來看,礙于進口酒運營商的規模和資金實力,要想憑空打造一個全國性的品牌,其難度可想而知,而在區域市場上采取聚焦戰略,卻很容易形成優勢。比如當初金蝴蝶在廣東市場,就是采用了這種發展策略,奠定了當時的品牌優勢。進口酒品牌打造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工程,將其放在區域市場上,顯然要更容易操作和堅持下來。
進口酒的推廣結合連鎖加盟店的工作,在區域市場更容易實現。酒商的人脈資源決定了你的銷售渠道和網絡,而隸屬國內酒商,大多是從身邊市場做起,積累的銷售資源也多集中在這里。進口酒要做連鎖加盟店,必須要考慮自身的人脈資源,而這些多集中在某個區域市場,這一點是無法忽視的。
即使相鄰很近的兩個區域市場,他們的消費特點也各有不同,因此,盲目的擴張只會透支更多的資源。同時,礙于開發相鄰市場的需求,可能會在產品價格和銷售政策上讓步,而這很可能會掉過頭來沖擊原有市場,因此,為智者所不取。
還有就是進口酒在從沿海向內地、從經濟發達城市向二三線市場轉移的過程中,必然會面臨著區域市場開發的問題。我的態度是立足當地市場,把產品深入下去,進行扁平化運作和深度分銷,通過區域精耕和市場下沉,做大做強區域市場。同時必須警惕不能盲目外擴,除非配套和服務能力能夠跟上。
從當前情況來看,進口酒區域化的特點和格局正在形成,這也是經歷兩年行業調整期后,進口酒做出的一種主動選擇。在這個過程中,進口酒必須放大自己的優勢,規避一些市場運作層面的短板,扎根于區域市場,并將其做大做強。正所謂,“不謀一隅者不足以謀全局”,進口酒必須要有這種認知,才能抓住未來葡萄酒市場發展的主線!
上一篇:揭秘晚飯喝紅酒會怎樣
下一篇:越好的葡萄酒 越難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