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華夏五千年歷史文化長河中,從未有一種像酒一樣的飲品未被淹沒在時間的長河中,可以說,酒已經進入了我們文化的血脈之中,是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酒是什么,酒是水,酒也是火。酒,裝在杯子里,裝在瓶子里,是水;喝到我們肚子里,就是火。我們將水埋到窖里,經過歲月和生命的釀造,然后我們把它開封,就是醇香撲鼻的酒。酒能夠激發我們的豪強,酒也能夠消解我們的愁悶。它使人類兩種生命形態都能夠得到滿足。酒像水一樣,隨物賦形,它裝到什么地方,它就是什么樣子。它有很大的寬容量,很大的彈性。但是,酒像火一樣,點燃我們生命的激情,讓我們為這個社會、為這個民族去做些什么。酒,跟中華文化的許許多多重要的元素,是連在一起的。
酒里,不是泡的藥材,
它是泡的詩、藝,
是泡的俠、劍,
是泡的狂、狷。
最后,它是泡的道。
是中國文化的元素浸泡在酒里,
才成了我們現在喝的這樣醇香撲鼻的東西。
它跟詩、跟藝術有著天然的聯系,
它激發我們的創造性,我們的藝術聯想能力。
它激發我們感受呼應整個審美的這種能力和素質。
所以,詩、酒從來不分家。
李白斗酒詩百篇,大家都知道。魯迅寫的一個對聯,大家也知道,叫“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寫這幅對聯的現場,他正和郁達夫喝酒。郁達夫當時,給他回了一個對聯,叫:大醉三千日,微醺又十年。郁達夫嗜酒。就是這樣一種場合下,才產生了這個為我們民族精神寫照的這種名聯。書法界很著名的叫“張顛素狂”,也叫“素醉”。張旭他嗜酒如命,他們的顛狂都是酒跟書法,也就是酒跟生命線條的運行結合在一起,才有了這樣著名的書法大師。陜西有一個很著名的畫馬的畫家叫張義潛先生,已經故去了,他嗜酒如命,所有的人請他畫馬,他首先說,沒有酒畫什么馬?于是就喝酒,我沒有考察是不是喝得西鳳。然后他一喝就不可收拾,就醉了,醉了以后,又請他畫畫,他說,醉成這樣,畫什么畫。揚長而去。這就是酒對藝術情懷的一種激發。
酒跟俠、俠義,跟劍是分不開的。俠是什么,俠在中國文化里邊是當一個政權沒有力量保護正義的時候,老百姓自己起來捍衛自己。是民間的糾察隊,是居委會的老太太,所以亂世多俠。在這種情況下,俠跟酒聯系在一起,俠是要以劍為主要的武器和主要的一種價值觀點,所以劍、俠,劍、義,跟酒組成一個并列的很難拆開的很難拆伴兒的一個系列的概念。俠,是老百姓,很多是布衣之俠、匹夫之俠,閭巷之俠、鄉曲之俠,很少有官員出面。所以,俠的精神,也跟酒聯系在一起。還有,在中國知識分子里,分了三個群體,它也有一個俠的變種,它就叫儒士、隱士、俠士,這是中國知識分子三個命運的前途。做了官的當儒士,為社會建功立業;鄙視當官或者當官而不得的當隱士,隱逸高山流水。那么不甘于隱逸,又沒有在官場的當俠士,做民間的仗義執言。這些俠士們都是跟酒有著千年不解之緣的。那么狂狷知識分子的那個思考群體,那個有異向意見的思考群體,也是跟酒有著非常深刻的關聯的。狂是一種陽剛的標新,狷是一種陰柔的立意,標新立異,他們對中國文化進行深刻的思考,而這種思考常常和酒的激發有關系。最狂的酒士在座的人,可能都知道,竹林七賢里邊的劉伶。這個人丑陋無比,但是流傳千古。為什么?是酒的關系。劉伶嗜酒如命,為了對當時現實保持自己清醒的認識,他常常裸體而臥,在家里,那么有些正人君子,衣冠革履來拜訪他,他說,不交際;有的人闖進他的院子,他說,天地是我的房子。我的房子是我的褲子,誰鉆到我的褲襠里來了。劉伶喝酒,后面跟著一個車,拉著一大缸酒,再后面是棺材,再后面是锨,鐵锨跟鋤頭。他說,我就盡情的喝,喝到什么時候倒下了,你們就把我埋了。還有鐵锨跟鋤頭在,就挖個坑把我埋了。這樣一種,當然這個是我用口語來表述。劉伶他后來寫了,這個《酒德頌》,在里邊跟《逍遙游》,莊子的《逍遙游》,有很多東西是相通的。酒,使他成為一個奇丑無比的人啊,受到了嵇康的賞識,兩個人成為朋友。最美的美男子,和最丑的丑男,因酒而成為友人,成為竹林七賢里一個。他有狷。李贄,他是帶有波斯血統的學者,他也是對很多問題是有意見的,因此他寫書,給自己的書命名為《藏書》,藏之名山而不流傳于世;命名為《焚書》,是要燒掉的,也不流傳于世。李贄主張真心同性。真心同性,像孩子一樣天真,不要作為。這是老子說的,天下如果有大治就必有大為。李贄后來因言獲禍而關進了監獄,他后來出來無家可歸,自己出家。他說,這個世界上找不到我的精神家園,因此我出家。
酒和詩歌和藝術,酒和俠義和劍氣,酒和狂狷知識分子,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所有的這些俠也好,義也好,狂也好,狷也好,酒也好,最后都要跟道聯系在一起。詩道、義道、俠道、酒道,都要跟道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
酒,特別是作為形而上的酒,它有利于激發生命的創造性思維,有利于激發生命的異向的求異的創新的思維,有利于激發我們的生命力。形而上層面的酒,在中國歷史文化中,是起了很大的積極作用。形而下的酒,可以兩分,酒徒、酗酒、醉駕,那是起了不好的作用。但是它也起了激昂和消解我們精神的一個很重要的坐標。
道,是一個最宏大的,對于世界的、中國智慧或者東方智慧的把握。在道的不同于儒,不同于別的坐標的這種大智慧的把握下,很多問題都有了新的看法。所以很多學者說,道是什么呢?是反向正悟思維,它把很多問題都從反面去想,然后有了正,正面的悟覺,得到了新的結論。比如說,它的禍福相依的說法,它的利舍于得的想法,它的戾氣跟心靈的想法,它說具體的義,是要日益的不停的去積累,但是道是要日損的,是要空出你的心靈來領會的。道對于這個世界,有很多嶄新的看法,都是反向正悟得來的,正是因為這個思維,它使得東方迥異于西方,有了自己獨立的思維體系。
所以,酒是我們的朋友,就讓我們跟它好好的相處下去吧。
上一篇:酒體風味形成的要素
下一篇:喝白酒所配用不同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