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黨的八項規定出臺之后,黨政作風建設倍受國民矚目。至今年10月,全國累計查處違反八項規定問題67737起,處理89585人。可見,官員作風問題已經決疣潰癰,必須以鐵腕手段,強硬態度,給予堅決治理。在這些事件中,一些典型的案例讓我們深切體會到黨內諸多惡俗。
12月17日晚,中央紀委宣傳部與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電視專題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正風肅紀紀實》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三集《狠抓節點》,片中曝光了廣西一副鎮長上任首日便喝酒身亡事件的細節。
2014年4月9日,廣西來賓市遷江鎮新來了一位常務副鎮長鐘謝飛。上任第一天中午,鐘謝飛來到鎮政府食堂吃飯。飯后,鐘謝飛被送回來賓城區的家中休息。第二天清晨6點,鐘謝飛被發現已經死亡,公安部門排除他殺的可能性,飲酒過量是導致鐘謝飛猝死的原因。
遷江鎮黨委原副書記招禪稱,因為新的班子成員到了,不表示表示,不歡迎一下,面子上過不去。而據遷江鎮黨委原副書記韋高介紹,“喝酒、吃飯的時候,大家都說這樣小鐘今天來報到,上一點酒禮貌一下,意思意思喝一點。他主動敬了我們多一點,我們在場是11個人,全桌11個人,他每個人都敬了一杯。”
11杯酒表示“意思意思”,這“意思”著實有些耐人尋味。中國的官場上曾流傳這這樣一段耐人尋味的話語:“能喝半斤喝八兩,這樣的干部要培養;能喝八兩喝半斤,這樣的干部要當心;能喝白酒喝紅酒,這樣的干部要調走;能喝紅酒喝飲料,這樣的干部不能要;能喝飲料喝白水,這樣的干部要讓位。”可見對飲酒在官場上的地位做出了一個比較簡明扼要的總結,在“接待就是生產力”的官場氛圍里面,往往酒量決定了一個人的上升速度的多少,參加陪酒的次數也反映了此人在單位的所受重視程度。于是,大大小小的單位的接待都有此人作陪,幫領導擋酒,給客人敬酒,每天都過著混混沌沌的日子。殊不知有一天,由于不勝酒力,很可能就倒在了酒桌上,從此和這個世界說再見了。
飲酒身亡是個悲劇,官員工作日飲酒身亡更是個警示。官場觥籌交錯的酒桌文化,不僅大量靡費公帑,更是嚴重的腐敗浪費行為。如果這種畸形的官場文化不能徹底清除,官員喝酒死的悲劇不僅還會繼續上演,提高政府服務能力實現治理現代化更是妄談。這樣的“酒文化”已經根深蒂固,要根治這種現象,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但不能因為事情難就不去下功夫。打鐵還需自身硬。
毋庸質疑,八項規定就是紀律的紅線,絕不容許任何人陽奉陰違。鐘謝飛的悲劇發生,完全是當地基層干部心存僥幸,看不清大勢所趨,無視黨紀黨規,繼續搞所謂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頂風違紀,終釀苦果。由此可見,嚴格執行八項規定,鐵腕矯正畸形“酒文化”,加強制度建設乃是重中之重,采取高壓態勢,執行鐵的紀律,一旦落網,絕不姑息。
上一篇:拍賣市場水太深 老酒拍賣需謹慎
下一篇:官場“酒文化”到底是種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