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女兒紅釀酒總公司的釀造生產者,以操作機械化的生產方式,采用新工藝釀制香雪酒,提高了出酒率,并使產品口味有所改善。現將有關報道簡要介紹如下。
(1)新工藝與傳統工藝的差別 傳統工藝采用淋飯法釀制香雪酒。即將糯米飯蒸熟后,用冷水淋至適宜溫度,再拌入酒藥粉、入缸搭窩,糖化約72h,使糖分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以酒精體積分數為50%的糟燒酒代替水加入醪中,并拌入麥曲。再經24h后,灌壇進行后發酵。
而采用機械新工藝釀制香雪酒時,因難以拌藥、搭窩,故采用攤飯法將熱飯冷卻后,將應加量的水、飯、麥曲、酒母一次性的投入前發酵罐,并加入一定量的糟燒酒。在前發酵結束后,再補加糟燒酒,將醪液轉至后發酵罐。
(2)新工藝要點說明
①生麥曲的培制溫度:最高為55~60℃,使其中的部分蛋白酶變性失活,以降低氨基酸的生成量和產品由于美拉德反應而褐變的程度。
②釀制時節的安排:因生麥曲的糖化酶最適作用溫度為35~37℃,黃酒酵母的最適生長和發酵溫度為28~30℃,故應兼顧上述兩個方面。若在室溫低于15℃的季節釀制香雪酒,則醪的糖化速度太慢,酵母在低溫及糟燒酒的雙重抑制下也難以發揮作用,故出率低,且成品酒香味淡薄。因此,每年5、6月份及9、10月份的氣溫較適于釀制香雪酒。但9、10月份正值制作麥曲及準備“冬釀”之時,所以,定為5、6月份釀制香雪酒是最佳選擇,那時,也正是全年其他黃酒投料已結束的階段。如此安排,有利于勞動的統籌安排,并提高設備利用率。
③投料時溫度和酒度的掌握
1)投料溫度:為兼顧糖化、酵母生長和發酵,釀制香雪酒時的投料溫度,應高于干型、半干型黃酒,以28~31℃為宜。
2)投料時的酒度:直接影響糖化酶和酵母的活力,并與防御雜菌污染、保證酒質及提高出酒率密切相關。若投料時物料酒度過高,則酵母及糖化酶活力均較弱,致使品溫上升太慢,醪液不能均勻,出酒率也較低。若投料時物料溫度過低,則對酵母的抑制程度偏低,則不利于糖分的積累。故投料后物料的起始酒精體積分數以12%~14%為宜。
④糖化發酵階段的操作
1)及時開頭耙:投料后約24h,醪的糖分可達8%~l0%;酵母的活力逐漸恢復,醪中有氣泡冒出,并產生少量酒精和熱量。這時應及時開頭耙,給酵母補充氧氣,以促使其適度繁殖并保持活性。
2)及時補加糟燒:由于酒精揮發及淀粉的液化,醪中的酒精含量會略有下降,到投料后72h時,酒精體積分數約降低1.5%,但糖度可達12%左右,酵母生長力又明顯回升。此時應補加糟燒,并攪拌均勻,使醪的酒精體積分數為18%~20%,以抑制酵母的大量繁殖,并防止感染雜菌。
3)及時轉入后發酵:在投料后的96h后,應及時將醪液用壓縮空氣壓至后發酵罐進行后發酵。后發酵期通常為3個月。其中第1個月,應每隔3d攪拌1次,使酵母保持一定的活力和還原能力,以減輕糟燒帶來的辛辣感,保證成品酒具有醇香濃郁、酒體豐滿、甜中帶鮮的特點。
⑤殺菌:因香雪酒酒度較高,本不必殺菌,但為使蛋白質凝固、去除,故仍經殺菌后再裝瓶。
上一篇:何謂水果釀造酒?列舉若干調配型果酒
下一篇:怎樣制取黑豆、番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