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些酒瓶上,時常可見某些古怪難認的文字,令人感到神秘莫測,一旦解開謎底,義讓人茅塞頓開,回味無窮;并從中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國文字的源遠流長。
一、“龍”飛鳳舞吐心愿
2001年元旦,金門與廈門率先實現了通航,為了紀念兩岸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金門酒廠推出了一種金門高粱酒,外形為描金龍船造型瓷瓶,瓶子上繪有一條騰空而起的赤色火龍,龍的舞姿優雅纏綿,熱烈紅火,醉意猶存,似在俯瞰兩岸盛景,歡慶同胞言和;尤其讓人嘆為觀止的是,龍身居然以天地為“紙”,以自身為“墨”,扭成一個瀟灑張揚的狂草“龍”字,這一絕妙之筆,使得在歡樂喜慶的氣氛上,又凸現出漢字的獨特藝術魅力。正應了大詩人陸游的詩句:“淋漓醉墨,看龍蛇。”
二、瓊漿玉液“流”心田
“醉流霞”酒名中的“流”字,一般人都感到陌生。這應該是一個象形字,很像篆字“水”的變異寫法,它的兩邊呈現出流水漣漪的樣子,似可聽到汩汩水聲;字的中間是一枝箭,表示流水的方向。整個字左右對稱,動感十足。由于這個字是在酒瓶上,所以很自然地感覺到那流淌的不是清涼潔凈的水,而是溫熱醇厚的酒,似乎喝了“醉流霞”,能醉人心脾,流遍周身,使微酣之人面泛桃花似晨霞。真是個“酒香醺臉,粉色生春,更巧談話,美性情,好精神”(宋朝張先詩句)。
三、紅崖天書藏“心”“燕”
在“天書”的酒瓶上,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文字,這些文字是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曬甲山巖壁上的摹本。因曬甲山多淡紅色巖石,故又稱紅巖山。這些神秘天書即像文字,又像符號和圖畫,這個千年之謎,曾讓無數學者和專家費盡了腦汁,如今總算破解了它的書寫年代和幾個關鍵的字。比如在這個紅崖酒瓶的上方有一個字是由反寫的“乙”字和歪寫的“心”字組成的,經專家考證,這個組合字含意豐富,可引出一段蒼涼的歷史故事。
明朝初期(1399年),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年號建文皇帝)當朝,他的叔叔燕王朱棣謀反,借故攻打南京,1403年篡位,稱永樂皇帝,建文皇帝逃到云貴一帶流落避難。為了傾吐多年的心中郁悶,但又不被人發覺追殺,建文帝于1406年在深山峭壁上用變形字、象形字和組合字書寫了一篇討伐朱棣的秘密檄文。古時的“燕”曾寫做“乙”,那個由反體“乙(燕)”和歪體“心”組成的字,意思是“燕王反叛、心術不正”。
蘇軾的《醉睡者》放在建文帝身上倒是很恰當,詩中寫道:“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先生醉臥此石間,萬古無人知此意。”但建文帝哪里知道,他心中的秘密還是被聰明的后人破譯了。
四、健康長“壽”須心寬
“金龜酒”的瓶子是一只探頭探腦的烏龜造型,龜的背殼上有一個怪異的字,在字典、詞典里均找不到它的蹤影,我為此困惑了許久。經向專家請教,才得知這個字是篆書“壽”字的一種寫法。此字本身就如龜的外型:龜頭探出張望,兩只前腳成爬行狀,下半部分是布有紋路的龜身,龜的尖尾巴向一邊甩開。自古以來,民間把龜看作是長壽的象征,所以在龜形酒瓶上出現“壽”字,就不足為怪了。從大了說,是示意人們處世要胸寬心靜,樂觀謙和,要有“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的淡漠功名思想(唐朝李白詩句),才能延年益壽;從小了說,是告訴人們少飲一些酒,會有益健康,達到“小飲勿醉,陶然而已”(清朝沈復詩句)。
五、“萬事亨通”當心切
有一種“即墨老酒”,瓶形為布幣(一種古錢幣),瓶子上寫有4個篆體字。就這4個字,任憑我們全家人如何張開想象的翅膀,仍不得其意,終因才疏學淺,個個敗下陣來。專家到底是專家,我請教了一位書法家朋友,才知道這幾個字是“萬事亨通”。當初我們猜得偏離甚遠,什么“龜兔賽跑”“蝦蟲合住“……想起來實在可笑,幸虧沒有聲張,否則,不讓人笑掉大牙才怪。“萬事亨通”表達了人們事事如意、一切順利的吉祥心愿和迫切心情。古老的篆體書法藝術與同樣悠久的陶瓷藝術結合,相得益彰,再加上“老”酒穿詩腸,那情趣、那遐想,能把人們的美好愿望盡情表露出來,可見“醉翁之意不在酒”。
六、“山青海岸”拔心弦
我的忘年交“瓶友”黎福清老先生藏有一瓶“芙蓉鎮酒”,酒瓶上有一個很特殊的字,老先生說這是由“山青海岸”4個字組成的,書法作者為清朝光緒年間著名的學者、探花景元。這個字很巧妙地把4個不同的字揉和在一起,但又不失每個字的基本結構,從整體上看像個“岸”字,這也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字。他題寫這個組合字不僅僅是為了練習書法,也不會只是故弄玄虛、打趣調侃,最主要的用意大概是為了表達一種心聲,即弦外之音是:只有勇攀書山,苦渡學海,才能功成名就,到達勝利的彼岸。早在宋朝,黃庭堅就有“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的詩句,勉勵自己和友人只要經十年風雨之夜的燈下苦讀,終會有出頭之日。(作者:楊連新)
上一篇:現代陶藝酒瓶——收藏的新亮點
下一篇:世界酒器攬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