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把酒瓶不當藝術
酒瓶屬于比較“年輕”的大眾收藏品種,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酒瓶之所以成為收藏界的新寵,是因為這些曾經不起眼兒的簡單盛酒容器,正在逐步升華為可體現歷史、文化和藝術的載體。經保官運亨通地估算,中國現代特殊酒瓶的種類至少有5萬種以上,全世界值得收藏的特殊酒瓶更是多達數十萬種,其中不乏高雅脫俗、含義深刻的珍品。目前,越來越多的有心人已經關注和收藏酒瓶,林林總總的酒瓶不但吸引著廣大的消費群體,更激發了酒瓶收藏愛好者的熱情,在我國民間已經涌現出了諸多的酒瓶收藏組織和一大批酒瓶收藏家。經過眾多酒瓶收藏家多年的收藏、研究之后,越來越多的收藏界人士逐步形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收藏酒瓶應把重點放在那些藝術觀賞價值高、裝飾擺設效果好、歷史文化氛圍濃和有紀念意義、傳情動人的品種上。其中,收藏陶瓷制作的藝術酒瓶精品(即現代高檔陶藝酒瓶),已成為不少人的一種時尚追求和保值手段。那些經過精心設計、反復揣摩和藝術制作后的現代陶藝酒瓶,脫離了單一酒瓶的概念,成為具有很高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的典雅藝術品。如今,陶藝酒瓶宛如一朵朵綻開的彩色浪花,正從深邃浩瀚的酒瓶海洋中脫穎而出。
我國制造陶藝酒瓶的歷史悠久,陶藝酒瓶在歷代藝術大師們的精雕細琢之下,展現出了古老東方文化神奇的風韻。現代人繼承和發展了祖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陶藝文化基因,在前人的基礎上對陶藝酒瓶做了大膽地創新,賦予了時代的氣息。現代高檔陶藝酒瓶一經問世,立即吸引了眾多酒瓶收藏者的眼球,比如,今年春季在江蘇省徐州市召開的第二屆全國酒器文化交流會上,由汕頭市臺胞經濟發展公司研制的魔威系列陶瓷工藝酒瓶剛一露面,即引來一片驚嘆和贊許聲,一致認為魔威系列陶藝酒瓶堪稱我國現代陶藝酒瓶的代表作之一,其特點點非常顯著:
首先,材質好。該系列陶藝酒瓶是由優質瓷土高溫燒成,材質細膩,瓷化程度高,滲漏小,物理化學性能穩定,避光性好,在材質上占盡了優勢。
其次,工藝巧。酒瓶采用一流的陶瓷制作工藝,瓷質潔白明亮、細薄勻稱;色澤鮮艷絢麗、潤滑流暢,具備了高檔陶瓷精品“白如玉,薄如紙,亮如鏡”的特征。相比于傳統陶藝酒瓶的古樸粗獷,該系列酒瓶制作精細巧妙,并打破了瓶口一般暴露在外的慣例,別出心裁地把瓶口掩藏進酒瓶整體的造型之中,使之渾然一體,不漏破綻。如不細看,很難發現如此絕美絕倫的陶藝品竟然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酒瓶。
第三,藝術性高。傳統陶藝酒瓶造型一般采用的是動物、仿占酒器、名人塑像、古典文學人物等,其揭示的大多為中國的古老文化,但手法單一,表現直接;而魔威系列酒瓶的外形設計擺脫羈勒,不拘形式,最大程度地展示了獨特新潮的文化內涵,有一種全新的文化韻味,讓我們欣賞幾個典型的品種。
蘭花紋粉彩蓋瓶。該瓶溫潤欲滴、飽滿艷麗,宛如唐女豐腴嬌柔。一簇浮雕蘭花在潔白無瑕的瓷地襯托下,清雅幽靜,鄙俗孤傲,盡顯蘭花“氣、色、神、韻”之本質,甚至可以感受到陣陣幽香徐徐襲來,其君子品性被表現得淋漓盡致,難怪連詩圣李白也發誓“為草當作蘭”呢。該酒瓶的造型妙就妙在讓人遐想聯翩,從這只酒瓶上,我們不禁聯想到了美女、君子和做人的品德。試想,把這樣一只賞心悅目的酒瓶擺放在書房或客廳里,將會帶來何等的雅致和韻味。
吉祥狗酒瓶。這是一只造型逼真可愛的俯身小狗,它圓目翹尾、好似頑童聰慧靈氣。這只小狗寄托了主人在狗年期盼吉祥好運的美好愿望,讓小狗的“汪!汪!汪!”寄托來年的事業、家庭、財運“旺!旺!旺!”。吉祥狗沒有沿用傳統的或坐或立或奔的表現手法,而是讓它頑皮地抬起臀部,故做搖尾乞憐狀,活靈活現,讓人頓生愛憐之情,其視覺的沖擊效果不得不讓人叫絕。
小天鵝酒瓶。一只天藍色的憨態可掬的小天鵝躍入眼簾,小家伙挪動著胖胖的身體,拉直了彎曲的長頸,或許在獨自“曲項向天歌”;或許在等待主人的美食;或許在呼喚遠方的媽媽;或許在模仿鵝爸爸的紳士派頭……傳神的小天鵝給人們留下的是無數個“或許”的想象空間。對這樣可人疼的小生靈,真有一種攬其入懷的沖動。
愛侶彩瓶。這是一只完全打破了傳統概念的酒瓶,一對西方情侶倚靠著古城墻含情相視(女孩一定是被男孩抱到城墻上的),他們手相牽、目相連、心相通,連我們這些局外人都被深深地感染了。這對戀人秋波漣漣,情意綿綿,熱血滾滾,完全沉浸在美妙甜蜜之中。瓶蓋是一只蹲立于古城墻上的寵物小狗,一向活潑調皮的它,這時也仿佛懂事一樣靜靜守候在一旁。此刻,這只酒瓶還可能勾起觀賞者自己那浪漫陶醉的過去。面對這個有情有意的酒瓶,怎么都會讓飲者酒未沾而心先醉。
第四,實用性強。作為陶藝酒瓶,魔威系列除了材質優良和藝術性強之外,仍不喪失其基本的功能——實用性。瓶子可反復用來盛酒;手持瓶體舒適自如;酒桌上,搶眼的酒瓶本身就給文人雅士、官員商客或村夫市民們增添了不少席間話題。
由于觀念上的突破,高檔陶藝酒瓶已迅速成為酒瓶中的佼佼者和酒瓶收藏中的新亮點。時至今日,人們應該徹底改變對酒瓶的看法,在藝術的殿堂里給酒瓶讓出一席之地。現在可以更加理直氣壯地為酒瓶鳴不平了:別把酒瓶不當藝術!(作者:蔡延林 楊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