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宋仁宗嘉佑二年進士,歷官福昌縣主簿等。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被捕入獄,出獄后,貶謫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xué)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
蘇軾對于詩詞賦文、繪畫、書法等無所不精,堪稱一代宗師,是北宋著名的文學(xué)家和書畫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生于一個飲酒世家,祖父、父親均嗜酒,而他則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他對人說:我每天要飲酒作樂,倘若沒有酒喝,就會疾病纏身。
他愛酒、飲酒、造酒、贊酒,在他的詩、詞、賦、散文中,都仿佛飄散著美酒的芳香。如“還來一醉西湖雨,不見跳珠十五年”(《與莫同年雨中飲湖上》)“醉醒醒醉,憑君會滋味,沈斟琥珀香浮蟻”(《醉落魄·詠醉》)“酒勿嫌濁,人當(dāng)取醇”(《濁醪有妙理賦》)等。
蘇軾雖然好飲酒,但酒量并不大。他自己說:我飲酒終日,不超過五杯。天下不能飲酒的,不在我的下面。我喜歡欣賞別人飲酒,看別人舉起酒杯,慢慢地喝,我的心胸就廣闊無比,似乎也嘗到了酒醉的味道,這種味道比飲者本人還強烈。我閑居時,每天都有客人來,客人來了,就得設(shè)酒招待。天下好飲酒的,也不在我的上面.常說人生最快樂的是身無病,心無憂。我確實能做到。(《書東皋子傳后》)蘇軾在《東坡志林》里還說:吾兄子明飲酒不過三蕉葉(形似蕉葉的淺酒杯),吾少時,望見酒盞而醉,今亦能三蕉葉矣。
與中國的大多數(shù)文人一樣,蘇軾的飲酒也往往是借酒澆愁,以酒來自我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