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參,西漢開國功臣,名將,是繼蕭何之后漢代的第二位賢明的相國。前209年,曹參跟隨劉邦在沛縣起兵反秦,曾身經百戰(zhàn),屢建戰(zhàn)功。劉邦稱帝后,論功為曹參賜爵平陽侯,僅次于蕭何。
孝惠帝元年,曹參為齊國丞相。當時天下平定不久,他聽說有位精研黃老學說的蓋公,就派人帶著厚禮把他請來。見到蓋公后,曹參恭敬地請教為政之道。蓋公對曹參說,“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
此后,曹參治理國家一直堅持采用黃老的學說,所以他任齊國丞相九年,齊國社會始終安定,人們都稱贊他是賢明的丞相。
前193年,蕭何去世,曹參入朝當了相國。曹參接替蕭何做了漢朝的相國,沒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對任何政務都沒有變更,完全遵循蕭何以前制定的法度。
曹參“擇郡國吏不詘於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曹參自己則整天都是痛飲美酒。各級官吏和賓客們見曹參不理政事,就上門來想對他進行規(guī)勸。可是這些人一到,曹參就知道他們的來意,不等他們說話就立即拿美酒請他們喝,這些人在喝酒的過程中還想說些什么,曹參馬上熱情勸酒,直到他們喝醉后離去,始終都沒能夠對他開口勸諫,這種情況多了也就習以為常了。
相國的住宅后園靠近官吏的房舍,曹參整日飲酒,官吏的房舍里也是整天飲酒歌唱,大呼小叫。曹參的隨從屬員對此很討厭,卻也無可奈何,于是就假意請曹參到后園中游玩,好使他們有些警戒。曹參聽到了那些官吏們飲酒之后高興的高歌呼叫,不僅沒有加以制止,反而叫人取來美酒同他們一起痛飲起來,并且也一同高歌呼叫,與那些官吏們一起相應和。
蕭何像
曹參寬宏大度,見身邊人有很小的過失,總是盡量給予隱瞞遮蓋,因此相府中也是平安無事。
漢惠帝看曹相國總是不理政事,心里不平,擔心相國是看不起自己,于是讓曹參的兒子曹窋試著去詢問父親:“若歸,試私從容問而父曰:‘高帝新棄群臣,帝富于春秋,君為相,日飲,無所請事,何以憂天下乎?’然無言吾告若也。”曹窋回家在閑暇時陪著父親,把惠帝的意思來規(guī)勸曹參。曹參聽了大怒,當即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說:“趣人侍,天下事非若所當言也。”等到曹參上朝的時候,惠帝就責備曹參懲治曹窋,并承認說上次是我讓他規(guī)勸您的。曹參馬上脫帽表示謝罪說:“請陛下自己考慮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誰更強?”惠帝說:“我怎么敢與先帝相比呢!”曹參接著說:“陛下看我和蕭何誰更有賢能?”惠帝說:“您好像還不如蕭何。”曹參說:“陛下的話很對。高帝與蕭何平定了天下,制定的法令已經非常明確公允,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努力謹守各自的職責,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是隨意更改,不就很好了嗎?”惠帝想了想,只好說:“好。您就好好休息吧!”
曹參做了漢朝三年的相國就死了,被謚為懿侯。百姓們歌頌曹參的事跡說:“蕭何為法,覯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凈,民以寧一。”太史公說:“參為漢相國,清靜極言合道。然百姓離秦之酷后,參與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美矣。”曹參因為飲酒無為而贏得美名,應該是國相中的第一人。
漢殿論功圖
此圖畫法工細嚴謹,設色淡雅,人物衣紋的較為粗重直挺的線條和海濤的細勁曲線形成對比,背景的單純潤柔和人物的豐滿形成一定的對比。取材于“漢殿論功”的典故。漢高祖劉邦初立,功臣在殿上爭功邀賞,致拔劍砍殿柱。叔孫通乃說高祖召魯地諸生,規(guī)定朝儀,高祖大喜,以為如此始知皇帝之尊。
曹參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