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由于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酒器的制作技術,材料,酒器的外型自然而然會產生相應的變化;故產生了種類繁多,今人目不暇接的酒器。其中不乏造型獨特的酒器。
夜光杯
唐代詩人王翰有一句名詩曰:"葡萄美酒夜光杯",夜光杯為玉石所制的酒杯,現代已仿制成功。
倒流壺
在陜西省博物館有一件北宋耀州窯出品的倒流瓷壺。壺高19cm,腹徑14.3cm,它的壺蓋是虛設的,不能打開。在壺底中央有一小孔,壺底向上,酒從小孔注入。小孔與中心隔水管相通,而中心隔水管上孔高于最高酒面,當正置酒壺時,下孔不漏酒。壺嘴下也是隔水管,入酒時酒可不溢出。設計頗為巧妙。
鴛鴦轉香壺
宋朝皇宮中所使用的壺。它能在一壺中倒出兩種酒來。
九龍公道杯
產于宋代,上面是一只杯,杯中有一條雕刻而成的昂首向上的龍,酒具上繪有八條龍,故稱九龍杯。下面是一塊圓盤和空心的底座,斟酒時,如適度,滴酒不漏,如超過一定的限量,酒就會通過"龍身"的虹吸作用,將酒全部吸入底座,故稱公道杯。
瀆山大玉海
專門用于貯存酒的玉甕,用整塊雜色墨玉琢成,周長5米,四周雕有出沒于波濤之中的海龍,海獸,形象生動,氣勢磅礴,重達3500公斤,可貯酒30石。據傳這口大玉甕是元始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公元1256年)從外地運來,置在瓊華島上,用來盛酒,宴賞功臣,現保存在北京北海公園前團城。
這幾種酒器多為金、銀、象牙、玉石等上等材料制作,雖然不怎么普及使用,但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上一篇:中國古代的酒聯文化
下一篇:酒器文化 清以后的酒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