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祖先創造了浩如煙海的傳統器皿,這些器皿凝聚了無數的設計智慧。同時酒器作為酒水的包裝載體,對中國酒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民間所飲用的酒類品種在最近幾十年中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十多年前,酒度高的白酒無論在農村還是城市,一直都是消耗量最大的,黃酒在東南一帶普遍。在八十年代之前,啤酒的產量還很少。但八十年代后,啤酒的產量飛躍發展,一躍而成為酒類產量最大的品種。葡萄酒、白蘭地、威士忌等的消費量一般較小。酒類的消費特點決定了這一時期的酒具有以下特點。
小型酒杯較為普及。這種酒杯主要用于飲用白酒。酒杯制作材料主要是玻璃、瓷器等,近年也有用玉,不銹鋼等材料制成。
中型酒杯既可作為茶具,也可以作為酒具,如啤酒、葡萄酒的飲用器具。材質主要是以透明的玻璃為主。
有的工廠為了促進酒的銷售,將盛酒容器設計成酒杯,得到消費者的喜愛。酒喝完后,還可以作為杯子。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罐裝啤酒越來越普及,這也是典型的包裝容器和飲用器相結合的例子。
洋酒從清末開始引入中國,飲酒方式和飲酒器具也傳入我國。西方人飲酒,在不同的場合下,飲用不同的酒,則要選用適宜的酒杯,不能隨便亂用。
洋酒酒具在一些較為高檔的餐飲場所得到應用。餐飲場所,分高、中、低等幾檔。高檔餐飲場所由于銷售的酒大多為洋酒類,故飲酒器具有西方化的特點。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高檔場所所使用的酒具逐步在民間得到一定的認可,但并不普及。
餐飲場所中的酒具以星級賓館或飯店較為規范。在二星級賓館以上的場所,必須具備酒吧。星級越高的賓館,其酒吧的規模就越大,設施越齊全,豪華,酒的價格越高。理所當然,其酒具就更加齊全和規范化。
目前在酒吧所售的酒,以洋酒居多,品種主要有白蘭地、威士忌、蘭姆酒、杜松子酒、俄得克、香檳、利口酒等。雞尾酒也較為普遍。不同的酒,用不同的酒杯,這是酒吧工作人員的基本常識。
酒杯種類繁多,造型各異,這有歷史、地域等方面的原因,同時,也反映了一定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當代酒器既有使用性又兼具審美性,從中體現了文化性和技術性的完美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