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代,統治者認為:“國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動中,酒作為美好的東西,首先要奉獻給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以致今日,祭拜的酒禮習俗在我國各地仍然十分重要。
我國南方,升梁有嚴格和一般之分。嚴格的是升子午梁,采梁要講究,梁的木材宜粗、大、直、堅。采梁時辰在歷書上有規定。時辰到了,請木工師傅采梁。先鋸出梁頭多余部分,后鋸出梁尾多余部分。這兩個多余部分不能丟掉或移做他用,要拿到神堂保存起來。木工師傅把梁刨光滑后漆得鮮紅放在架上,梁頭放在何方向都要按歷書上的規定去做。
升子午梁要在修建之初,用竹木搭起堅固的梁架,把梁架起。梁架起后才建墻壁。梁升多高,這屋就建多高。梁升定后一點不準移動。升子午梁的時辰比升一般梁的時辰講究得多,必須按歷書上所規定的去做。升一般梁,就是建墻壁到一定高度,擇個吉利日子升梁即可。升梁的時辰一定要選擇在正午12點鐘之前。不管子午梁或一般梁,梁總是要油漆得鮮紅,梁上面貼上寫有“貴人到位”、“紫微正照”、“升梁大吉”等紅紙。升梁前,宅主殺公雞,做米糕,用新毛巾、新面盆旺梁(即洗梁)。旺梁時泥水工禱祝詞是:
旺旺梁頭,主家代代好風流;
旺旺梁中,主家代代做富翁;
旺旺梁尾,主家代代有福氣。
旺梁后還要拜梁。用新置的八仙桌,桌上放一只谷斗,用紅紙條寫上“貴人到位”、“姜太公在此”、“紫微正照”等,把紅紙條貼在竹簽上,將竹簽插在斗中。拜梁由宅主行三跪九叩之禮,也有請本族好命的男人拜梁的。拜梁時奠酒祝詞:
一杯酒,祝梁頭,代代子孫出公侯;
二杯酒,賀梁中,代代子孫出相公;
三杯酒,賀梁尾,代代子孫著朝衣。
拜完后還要說大吉、發財之類的好話。旺梁、拜梁結束后,便開始升梁。升梁時辰一到,泥水工分為兩排,站定在上梁架上,由兩個師傅各在一端叫“高升!”主家或本族好命的男人在梁下面雙手舉梁,同時齊喊“高升!”泥水工們把梁傳遞上去,同時齊喊“高升!高高升!”梁徐徐上升,待升到適當的高度時,兩端一齊放下,兩端梁頭剛好砌到坐緊,坐緊后不得再有絲毫移動,接著鳴放鞭炮,升梁到此完成。升梁后,宅主家要給師傅紅包,煮糖水粉款待眾人。
在浙江寧波,上梁的時間一般定在“月圓”、“漲潮”的時辰,取其合家團圓、錢財如潮水漲進之意。梁的兩頭纏紅布,或紅色綢布,俗稱“纏梁紅”,用小型銀釘釘在正棟上。寧波話“銀”與“人”諧音,取其人丁興旺、人丁節節高升之意。上梁前,木匠要唱“上梁歌”,俗稱“澆梁”。主人家送紅紙包錢,工匠手拿酒壺一邊灑酒澆梁,一邊唱吉詞。酒畢,作頭師傅高喊“上梁!”四工匠分兩頭用繩拉梁慢慢上柱頂。東首工匠必須比西首拉得高些,此謂東首為“青龍座”,西首為“白虎座”,“白虎”必須低于“青龍”。梁放齊,釘銀釘,梁中放銀梯。然后拋上梁饅頭。上梁這天,主人家要辦上梁酒,少的三桌,多的十幾桌,宴請泥水匠、木匠、石匠、幫工及親戚朋友。
新居建成后,按風水先生擇定的良辰吉日,舉行人火儀式。入火時辰一到,踏火人(開門人)站在大門前,念賀詞:“天開門,大開門,先進人丁后進財。”或念“新居新宅新氣象,進人進屋進吉祥。”或念“金屋流光開世澤,玉堂立德傳家風。”念完,踏火人雙手推開大門,宅主一家老少按輩分秩序魚貫而入。宅主夫婦入門時手執火把,扛著大鍋。子女入門時手執火把,挑著大米、谷類、薯類、禽類等物,進大門后,放在主廳后頭,意味著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全家人進入大門后,從左到右全屋走一遍。同時,用當鋪或銀行引來的火種點燃廳堂、房里的各盞煤油燈,整天不熄。隨即搬進家具、雜物。然后是殺雞煮肉,準備酒菜拜神敬祖。拜神敬祖完畢的當天,擺酒宴請親戚朋友以慶賀竣工,并答謝大家。
舊時遷居時,有喝“喬遷喜酒”的習俗。搬遷之物要分先后。首先搬入發籃、梯子、晾衣的竹竿、萬年青、吉祥草和柴米等。發籃,為杭州竹籃,糊以彩紙,籃中貯頭發等物,懸于廳堂庭柱之頂角。發籃諧音取興旺發達之意。晾衣的竹竿(俗稱節節高)、梯子(步步高)都取天天高升之意。萬年青、吉祥草各兩盆,置堂前畫桌左右,取意為吉祥如意。柴禾和大米兩擔,取柴米富裕之意。其次,移神堂和祖宗堂。杭人對祖先和神佛十分虔敬,中下之家,供祖先牌位都做方形的匣子,不裝門窗,釘以木架,置于正屋之高處。中上之家,都制成屋形,高約三尺,寬約兩尺,深約尺許,分三層;上層有總牌位,上書“某氏堂中歷代先遠昭穆宗親之位”,以下兩層則依次排列祖先神主。祖宗堂大都供于廳堂左邊,右邊供神堂,供祀觀音菩薩、土地神、天地君親師牌位。商賈之家,亦奉伏虎元壇,即財神。祖宗堂、神堂遷入后,便搬家具、箱籠、雜物。最后,選擇吉時良辰,全家老小才入居新房。由親友迎之入屋,并以燈燭導之登樓,彼此不交一語,取俗諺“悶聲大發財”之意。飲過糖茶后,親友才齊聲祝賀。當天主家設宴,稱“喬遷喜酒”。親友送禮,或送年糕或送賀軸。
在浙江溫州,進屋要揀時辰,放爆竹,并準備谷米(一擔)、五谷種子(五包)、草席、算盤、秤等物。由全家人依序挑攜,列隊繞屋一圈。有的地方還趕著豬,牽著牛,一起參加儀式,表示遷新居后,祝禱人丁安康和六畜興旺。當天建新灶,要分湯圓;晚上擺“完工酒”,也有叫“豎屋酒”,請建屋師傅和親友歡飲。
在我國古代,酒被視為神圣的物質,酒的使用,更是莊嚴之事,非祀天地、祭宗廟、奉佳賓而不用。形成遠古酒事活動的俗尚和風格。隨釀酒業的普遍興起,酒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用物,酒事活動也隨之廣泛,并經人們思想文化意識的觀照,使之程式化,形成較為系統的酒風俗習慣,較之古代更為豐富、活潑。
上一篇:我國少數民族珞巴族的酒禮習俗
下一篇:我國少數民族門巴族的民間酒禮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