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重慶秋季糖酒會期間,來自寧夏、蓬萊、新疆等產區的酒莊顯得異常忙碌,一邊頻繁游走于各大葡萄酒論壇之間趕場,拿獎拿到手軟,一邊又忙著在展位上帶產品推廣招商。10月10日,十多個酒莊在第十屆“論道中國”葡萄酒高峰論壇上榮膺“中國葡萄酒產區最具個性化酒莊”稱號,而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展館里,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的賀蘭晴雪、類人首、禹皇等酒莊集中亮相,令來訪的酒商近距離品嘗到了來自國際優秀產區的美酒佳釀。
酒莊酒:“多極化”發展中的新一“極”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終身名譽院長李華在參加本刊主辦的第十屆“論道中國”葡萄酒高峰論壇時提到,未來中國葡萄酒的發展趨勢,應該是酒莊葡萄酒和大工業化飲料葡萄灑和諧共存的模式。本次秋糖會上,優秀產區攜精品酒莊大放異彩,酒莊葡萄酒以實際表現詮釋了李華老師的論斷。酒莊酒正在成為中國葡萄酒產品“多極化”發展中的新一“極”。
近年來,寧夏、甘肅、蓬萊、新疆、懷來等葡萄酒產區的葡萄和葡萄酒相關部門積極組織當地酒莊走出去,行業內外對于各個產區已經有了相對清晰的認識。這是中國酒莊酒在中國葡萄酒產業中尋找新占位的重要一步。當前,除了一些在國際大賽中斬獲重量級大獎和營銷推廣做得非常成功的酒莊外,大部分酒莊仍處在前期建設或運營不久的階段。借助所在產區的影響力讓大家去認識,是一條不錯的道路。
相對于體量巨大的葡萄酒生產企業來說,精品葡萄酒莊如果想真正有自己的一塊地盤,不能僅僅從產量和鋪貨率方面去入手,而是還要找到自身優勢,充分放大。在有了良好產區背書之后,打造個性化影響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好酒標準從“高端”到“個性化”之變
酒莊酒是最能體現葡萄酒個性化的載體之一。相比大工業化方式生產出來的葡萄酒,酒莊出產的酒因為產量少,風格更容易打造出獨特性,這種獨特性表現在葡萄種植與葡萄酒釀造上,風土與釀制工藝是關鍵。可見,酒莊酒更大程度上是在闡述一種葡萄酒生產模式,以及這種生產模式下造就的一類酒品。
在本輪酒業市場調整之前,有很多的酒莊都以出產“高端酒”為目標,但是隨著市場的變化和行業的日漸理性,人們開始認識到,酒莊酒并不一定非“高端”之路不走,還可以更多地從“個性化”入手。
而且,在進口葡萄酒加速搶占國內中低端葡萄酒市場的情況下,國產葡萄酒在價格上的優勢可能會越來越小,未來的競爭更多會體現在品質和特點上。酒莊酒作為中國優質葡萄酒的代表品種之一,如果能夠在品質和品牌上做更多的提升,將會大大提升國產葡萄酒的競爭力和在消費者心中的良好印象。
總之,國內酒莊酒必須要走個性化發展之路,要表現產區特質,還要有獨特的創意和定位。從今年秋季糖酒會酒莊的表現來看,酒莊酒已經逐漸找到了自己的準確定位。今后,酒莊葡萄酒如果要實現與大工業化飲料葡萄酒的和諧共存,仍舊需要不斷在葡萄種植與釀造技術上下功夫,同時在文化和個性化打造上做更多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