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重慶糖酒會關于葡萄酒最大的特色,那就是“輕”酒風暴來襲!五光十色的預調酒、風姿綽約的起泡酒,甚至一些火龍果酒、仙人掌酒等都以“輕”酒的形態出現,“挑逗”著每一位來參觀的酒商。
所謂“輕”酒,并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理解:一、輕松喝的酒。有別于干酒的端莊厚重,她們更加活潑灑脫,對于環境、場合、氛圍的要求很低,更加適合年輕人的需求。二、酒精度數較低的酒。預調酒是用基酒配以各種果汁,預先調好成酒,酒精度數一般在3%~7%;起泡酒有比較接近傳統的12%左右的,同時還有專門的低度起泡酒,可以設計出各種度數,滿足不同消費人群。三、在中國市場上屬于“年輕”的酒。
預調酒,刮起“最炫時尚風”
預調酒的興起主要在于其時尚、個性的特點符合了消費者理念。本次糖酒會上,TAKI砸下血本,邀請韓國當紅明星金秀賢做品牌代言人,這無疑又為哈韓的年輕人找到了“出口”。資料顯示,銳澳今年計劃銷售700萬箱,而冰銳的銷量已經突破900萬箱!
聚焦預調酒的三個“爆點”
第一個爆點在于是否真的具有消費基礎。從產品屬性來看,預調酒具有快速消費品的特點,適用于現飲場合,而且包裝簡便多樣,甚至還有易拉罐等,真正考慮了受眾的消費需求。而從口味來看,各種風味的水果調和不同口味的基酒,既有水果的清香和健康,又有酒精的刺激和酷爽。難怪此酒一經推出,便得到了廣大泡吧族的青睞。從文化屬性來看,這種既輕柔又刺激的混合酒,符合年輕人所推崇的文化,成為一種時尚的代名詞。從消費群特點來看,預調酒銷售對象更多是年輕人和女性消費者,他們更加喜歡這種自由、輕松、歡快的酒。因此,預調酒具有龐大的消費基礎和個性化的消費特點,其市場前景喜人。
第二個爆點在于是否具有較大利潤空間。記者接到很多詢問預調酒利潤空間的問題,也對此做了一番調查。客觀來看,預調酒給經銷商的價格一般在5—7元/支,商超的售價可能在12元左右,而酒吧、夜場等終端可能到20~30元左右。無論從哪個環節來看,預調酒的價格遠低于常規的干紅干白,而走量更是干紅干白所無法比擬的。假設兩者預期利潤都是100%,預調酒龐大的銷量則讓這部分利潤顯得更加亮眼。這也是目前很多酒商追預調酒的重要原因。
第三個爆點在于是否具有更遠大的發展前景。信息顯示,2003年中國預調酒市場容量是2億元,而到2013年,已經突破10億元,到201 5年預計市場容量可能突破30億元,而該行業在中國市場上尚處于起步期,因此,很多人預測預調酒前景一片光明!
潑潑冷水:審慎對待預調酒
誠然,預調酒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成為酒業“寒冬”下的一抹暖色,很多企業和酒商都希望借此能重回正增長。但是,預調酒的膨脹速度有點讓人瞠目結舌,這種膨脹里面有太多非市場性的原因,這對于預調酒的可持續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我們必須要清楚看到,預調酒在整個酒水品類里面更多屬于個性化產品,也就是說,它最終的市場地位應該是對主流酒種的一個有益補充,而不能取代干酒的地位。因此,審慎看待預調酒的火熱,必須要認清其基本屬性。
當前預調酒的大熱,有著人們對暴利的投機心理,希望借此能“短平快”的吃掉第一口“蛋糕”。但是這個時代是個信息化時代,加上預調酒的價位不高,進入門檻很低的特點,大熱的結果必然是帶來激烈的價格戰,而在這樣嚴酷的形式下,所謂“暴利”,恐怕也很快成為微利甚至無利。
而對于已經運作預調酒的企業和酒商來說,當下的任務,最直接也是最迫切的就是建立品牌壁壘。比如百加得的冰銳,已經初步形成了品牌優勢,確立了較高的地位。確立品牌優勢的目的有三:其一,保證你的產品在當下激烈競爭中不掉隊。其二,確立未來市場競爭的品牌優勢。其三,搶得未來預調酒品類市場的最大“蛋糕”!
起泡酒,“年輕態”!
2013年我國進口起泡酒共8,702,410升,同比增長37.78%,進田額為64,783,218美元,同比增長6.75%。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上半年,我國進口起泡酒總額為37,030,653美元,而這個數字已經超過進口散裝酒,一舉成為進口酒市場的第二大板塊,讓人驚艷。
起泡酒的崛起與中國現在消費文化息息相關。“我們認為中國起泡酒市場發展的真正潛力在于年輕的職場人士,他們將起泡酒與慶祝、名望、放松休閑及朋友聚會相連。”法國酩悅軒尼詩亞太區董事總經理貝靖康認為,起泡酒所代表的是中國人所向往的一種生活方式。
不難發現,起泡酒仍然屬于目前“輕”酒的一個品類,它的消費人群集中在年輕人和女性消費者上,也越來越受到關注。
給火熱的起泡酒“退退燒”
必須要承認,起泡酒的興起有著必然性:行業負增長情兄下,起泡酒是葡萄酒市場的一支奇兵,人們希望借此能走出低谷;在飲酒習慣和消費方式巨變的行業環境下,起泡酒所代表的“輕時尚”,符合了這種轉型;在品牌打造上,以香檳為主的起泡酒軍團,通過各種途徑,“勾引”年輕人,已經初見成效;而在渠道多元化發展方面,起泡酒也走在了前列。
就像預調酒一樣,起泡酒的發展同樣面臨著很多問題。雖然起泡酒熱已經形成,但是客觀來看,起泡酒目前還不具有席卷整個行業的影響,根本原因在于其銷售渠道和網絡的單一性。目前起泡酒的主要銷售區域還是一些葡萄酒消費比較成熟的城市市場,而從形式上來看,夜場、休閑酒吧、俱樂部等是其主要銷售渠道,這與我們所認知的葡萄酒銷售的主流渠道,還有很大差別,更多是一種行業的補充。
綜合來看,當前起泡酒的銷售渠道還集中在一些新形態渠道中,傳統渠道對其接納能力和效果還有待市場的檢驗;起泡酒的價格相對干酒來說比較低,如果盲目上產品,很可能會對市場價格體系造成沖擊;一些假冒偽劣的產品可能會趁機“撈偏門”,要謹防對行業造成不良的影響;起泡酒在增長,但消費者對于起泡酒的理解還不夠,缺乏長期牢固的消費基礎。這些都是起泡酒可能會存在的一些問題,必須要引起足夠重視。我們期待起泡酒能一飛沖天,但堅實的市場基礎更加重要!
“輕”酒風暴下,我們的融入和堅守!
以預調酒、起泡酒為代表的“輕”酒風暴已經刮起,在行業內造成巨大影響,符合當下人們消費方式的轉變,這是大勢!但就像孿生姐妹,由“輕”酒風暴衍生出的問題也如影隨形,讓我們在激動之余,不禁憂心忡忡。對待“輕”酒風暴,我們要融入,也要堅守。
客觀來說,“輕”酒受寵的根本原因來自于消費方式和消費結構的轉變。人們更加崇尚自由、個性、時尚的消費方式,對于傳統,很多人偏激到抱著“摒棄”的態度,隨著80后一代成為社會消費結構的主力軍,這個問題表現得更加明顯。對于葡萄酒來說,這種消費層面的轉變是不可逆轉的,我們必須要去接受,融入到這種消費方式,才能取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但同時,我們必須對此有個清醒的認知。基于預調酒和起泡酒帶來的“輕”酒風暴,更多是一種補充,這就要求我們審慎對待,對于大多數的企業和酒商來說,葡萄酒的提升和市場空間的釋放,更多還是來自于占據主流的干酒起量。從這個層面來說,我們要堅守!
我們融入的是一種全新的消費方式和消費習慣,我們堅守的是行業發展的基礎和必然性,而這就是最考驗企業和酒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