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關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今年7月份山東口岸共進口葡萄酒759.8萬升,同比增加72.6%;平均價格為10.8元/升,同比下跌19.4%。其中進口“裝入2升以上容器的鮮葡萄釀造酒”489萬升,同比增加70%,占進口總量的64.4%:平均價格僅為4.5元/升,同比下跌36.8%。作為散裝葡萄酒進口大省,山東進口散裝酒的數量往往能占到全國進口量的五成左右,7月其散裝進口酒量增價跌的現象,給了向來以價廉取勝的國產葡萄酒更大的壓力。
而在市場競爭方面,進口葡萄酒也紛紛打起親民牌,在中低價位領域攻城略地。隨著市場培育的加深,進口葡萄酒在消費者中形成了一定的認知,尤其在年輕消費人群中很受關注,起泡酒、桃紅葡萄酒、甜白等都很受歡迎。于是很多國際葡萄酒供貨商都針對中國的市場變化,適時推出差異化的產品。這類產品的價格往往不高,搶占了不小的份額。同時,近一兩年亞馬遜、京東等網絡電商紛紛開展海外直采業務,消費只需要通過網站就可以直接從國外買到原裝的進口葡萄酒。如此一來,大大縮短了渠道鏈條,節省了大量的渠道和代理商成本,令葡萄酒的價格越發低廉,而從這些網站上售賣的葡萄酒來看,中低價位的葡萄酒占了很大一部分。
由此可見,進口葡萄酒與國產酒在中低價位段的戰爭已經悄然升級。那么,進口酒發力中低端,國產酒需要如何接招,才能繼續保持底氣?
第一,繼續加強對產品品質的重視。法國等國的進口葡萄酒之所以很容易俘獲消費者的芳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釀酒歷史悠久,對葡萄酒文化的宣傳和培育比較到位,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了高品質的印象。在進口酒加大力度搶占中低端市場的過程中,國產葡萄酒需要進一步地加強對產品品質的重視,給消費者以放心,這是一切勝利的前提。
第二,產品聚焦,強化原有優勢品牌。以通葡股份為例,近期該公司加快了葡萄酒的產品結構調整,針對旗下老牌靈魂產品“紅梅”進行了一系列的策劃推廣活動,這是通葡進行產品聚焦戰略的重要表現。紅梅品牌是有70余年葡萄酒釀造經驗的通化酒廠的標志性產品,在通葡這一輪的產品結構調整中,將會被作為聚焦品牌進行重新打造,以使其成為新的標桿性產品。目前好多國產葡萄酒品牌都有一部分老牌產品,給當時的人們很深的品牌記憶,但是隨著市場競爭激烈的加劇,稍有暗淡。如今,進口酒在高端酒搶盡風頭之后,又來搶占低端酒地盤,國產酒企業著實應該保住自己的原有優勢,抓住機會,重新歸來。
第三,緊隨消費者行為,適時推出個性化產品。目前,年輕人是葡萄酒的一個非常大的潛力群體,且上升迅猛,這部分消費者有著比較強的個性,并且很容易形成潮流。近段時間的雞尾酒勢頭大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國產葡萄酒也應該緊隨消費者行為,抓住他們的喜好,穩步追擊。
第四,積極探索葡萄酒文化的本土化。葡萄酒雖然是舶來品,但是國產葡萄酒近年來的酒莊建設和積極推廣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葡萄酒文化開始日漸本土化,這對于國產葡萄酒企業來說,將會更有力地抗衡進口酒的沖擊。
總之,在進口酒加快發力中低端的形勢下,國產葡萄酒企業必須苦練內功,見招拆招,這樣才能持久地保持底氣!
上一篇:國外葡萄酒企業發展
下一篇:以酒為媒聚友,凝聚資源生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