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張裕、中葡、莫高、通葡、銀廣夏這5家上市葡萄酒企業的2015年財報全部出爐后,威龍也宣布成功上市,成為第6家在A股上市的葡萄酒企業。由于受到低價進口酒的沖擊,以及自身產品的短板,國內葡萄酒企業在經歷了前幾年的市場低迷期之后,終于釋放了微回暖的信號。
葡萄酒企業財報飄紅
日前,國內葡萄酒第一梯隊企業張裕同時發布了2015年度財報和2016年一季度財報,其中2015年公司實現營收46.5億元,較上年增長11.86%;凈利潤10.3億元,較上年增長5.36%。 一季度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8.82億元,同比增長3.12%;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5.43億元,同比增長2.37%。
資料顯示,2014年張裕營收同比下降3.8%,凈利潤同比下降6.72%;2013年營收同比下滑23.44%,凈利潤同比下滑38.38%;2012年營收同比下滑6.37%,凈利潤下滑10.82%。從數字上不難看出,2015年的雙增是繼張裕2012-2014年連續三年下跌之后的首次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食品旗下長城葡萄酒的業績也表現不俗,據中國食品年報顯示,2015年旗下酒類業務(主要為長城葡萄酒)營收22.27億港元,凈利潤1.245億港元,銷量同比提高12%,銷售收入同比增加6.6%。
除此之外,中葡股份2015年凈利潤0.16億元,同比增長約52.7%;通葡2015年凈利潤0.03億元,同比增長約33.4%;莫高股份2015年凈利潤0.19億元,同比增長約11%。
行業釋放回暖信號
除了葡萄酒企業業績的走高,日前,威龍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國內第6家登陸A股市場的葡萄酒企業。
賀蘭山東麓作為國內葡萄酒重要產區,今年以來銷售整體回暖。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賀蘭山東麓產區共銷售葡萄酒1.35萬噸,約1800萬瓶,是去年全年銷量的59%,銷售收入約14億元,同比增長15%。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道,從2015年的市場環境而言,國內葡萄酒有回暖的勢頭。結合國內葡萄酒2015年的年度報告可以看出,目前國內葡萄酒市場回暖的跡象已經非常明顯。
中低端產品成主力軍
隨著國內葡萄酒市場的日益發展和持續洗牌,國內葡萄酒市場呈現快速擴容、均價走低的趨勢。以2015年為例,大部分進口葡萄酒價格繼續下探,意大利葡萄酒均價下跌約17.5%,西班牙葡萄酒均價下跌約24.8%。其中進口關稅的調整也給進口葡萄酒放下身段提供了有利條件。
據了解,目前國內葡萄酒市場200元左右的中低端產品占到60%-70%的市場份額。
與進口葡萄酒價格走低的趨勢呼應的是,國內葡萄酒也在中低端產品線上發力。張裕則在其年報中指出,面對不利經營環境,公司繼續實施了“穩步發展中高檔葡萄酒,大力發展低檔葡萄酒、白蘭地以及自有品牌進口酒”的經營戰略,在努力促進原有中高檔葡萄酒發展的同時,將營銷資源向適應市場需求的中低檔葡萄酒、白蘭地以及自有品牌進口酒進行了適當傾斜,為實現營業收入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進口低價紅酒的快速涌入,其中不乏一些濫竽充數的品牌。國內酒企應抓住市場調整期的機會,集中力量做品牌、抓產品,在價格優勢的同時逐步提升產品的品質。
上一篇:五糧液:扛起“中國智造”大旗
下一篇:2016年酒企分化成長或成行業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