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邑”一詞緣自法國干邑(COGNAC)地區,位于法國西部瀕臨大西洋的夏朗德省,距離法國紅葡萄酒的3大著名產地之一的波爾多地區不遠。此地盛產適合釀制葡萄酒的優質葡萄。17世紀下半葉至18世紀,干邑地區不斷涌現釀酒業主,而后此地酒香長飄一發不可收拾。根據法國聯邦鑒定的標準,“干邑”必須是在法國干邑區蒸餾的葡萄白蘭地酒,那里約25萬畝得天獨厚的砂壤土,加上溫和氣候,成為最適宜種植葡萄的理想環境。
VS(VERY SUPERIOR):至少兩年的木桶釀藏期。
VSOP(VERY SUPERIOR OLD PALE ):至少四年的木桶釀藏期,但是基本上時間會比這更長。
XO(EXTRA OLD):至少六年的木桶釀藏期,普遍來說XO都有20年以上的年齡。
普瓦圖(Poitou)、拉羅謝爾(La Rochelle)和昂古莫瓦(Angoumois)地區的美酒,釀自品質上乘的葡萄,自十三世紀起就不斷被販運到北歐各國,并受到英國人、荷蘭人、斯堪的納維亞人(包括挪威、瑞典、丹麥、冰島)的青睞。
到了17世紀,一些商人為了海上運輸方便,便將葡萄酒蒸餾后再運走(蒸餾之后的葡萄酒稱為“生命之水”)。這樣,葡萄酒的重量和體積減少,不僅節省了運費,而且因為經過蒸餾以后度數提高,在長途運輸中也不易變質。有些蒸餾酒一時運不走,就保存在橡木桶里。后來人們發現,這種蒸餾葡萄酒在橡木桶里儲存一段時間后,變成清澈的琥珀色,而且更加香醇可口,干邑白蘭地就這樣誕生了,干邑地區也因此而成為世界聞名的葡萄酒交易中心。
干邑區位于法國西南部大西洋沿岸,干邑古城則大概位于該區的中心。
干邑區得天獨厚,氣候有別于法國其它地區,土壤品種繁多,可細分為六個分區。干邑各有不同的特征,關鍵在于分區的土壤種類。
大香檳區(Grande Champagne)和小香檳區(Petite Champagne)土壤屬白堊土,所生產的干邑主要含有花香,余味悠長。
上林區(Fins Bois)和美林區(Bons Bois)土壤下層屬石灰巖,所生產的干邑酒味濃郁,質感渾厚。
常林區(Bois Ordinaires)土質黏性低,所生產的干邑富有當地的獨特風味,因此極少用作調配。
布特妮區(Borderies)在六個分區中面積最小。位于干邑區北部,有獨特的小氣候。這里的葡萄園能夠生產上好渾厚的干邑,酒質醇和,有紫羅蘭的香氣。布特妮干邑需求甚殷,所以只會用作調配極品佳釀?郊易逶诓继啬輩^里的葡萄園已經歷五代。
全部酒莊合計,干邑管制區域的葡萄種植地帶面積達80,000公頃,有15,000多個葡萄園。
所有干邑都是白蘭地,但是,并非所有白蘭地都是干邑。
為了保護干邑的聲譽以及其專營權,這一產區實施嚴格的原產地命名法規。法律規定,干邑白蘭地必須由6個相互隔開的地區所生產的葡萄為原料蒸餾而成。這6個區域覆蓋了號稱擁有最好的白堊質土壤且生產上乘干邑白蘭地的大香檳區(Grand Champagne)、小香檳區(Petite Champagne)、邊緣區(Borderies)、上乘林區(Fins Bois)、優質林區(Bons Bois)以及普通林區(Bois Ordinaires)的大片種植園。而實際上,只有前四個區生產的白蘭地才能稱為干邑白蘭地。
軒尼詩是目前世界上最領先的干邑酒商之一,由Richard Hennessy創建于1765年。在1987年它與時尚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合并,進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企業集團之一。軒尼詩干邑在許多年輕成年人中很受歡迎,尤其是那些愛聽嘻哈音樂的人群。西海岸痞子說唱創始人Dr. Dre、美國殿堂級說唱天王和西海岸饒舌教父 Snoop Dogg以及有史以來
人頭馬自從1724年起就開始釀造干邑,公司的法語名取自創始人雷米·馬。≧emy Martin)的名字,而中文名則源自酒標上半人馬神的品牌Logo。人頭馬酒廠是世界公認的特優香檳干邑專家。選取法國干邑地區最中心地帶——大香檳區和小香檳區的葡萄,在當今的全球四大白蘭地品牌中,唯有人頭馬是由當地干邑人創建,其他三家均為外國酒商所成立。1991年與歷史同樣悠久的君度(Contreau)公司合并成為人頭馬君度集團(Remy Contreau)。除卻干邑,該集團還出產許多膾炙人口的力嬌酒和香檳。
這個品牌是許多干邑愛好者的最愛,價格從不昂貴到浮夸的級別,尤其是V.S.O.P級別性價比很高。Courvoisier 中文名之所以被譯為拿破侖,皆因其創始人在19世紀宮初時成為了法國宮廷的特許供酒商。拿破侖還曾訪問過他們在伯斯(Bercy)的酒廠。即便后來他被流放到圣海倫島時Courvoisier干邑仍然隨船前往,故而此酒被賦予了拿破侖之酒美譽,F在品牌由跨國大公司Beam經營。
德拉曼(Delamain)是大型干邑公司中最小的一家,創始人祖上幾乎個個家學淵博,身世顯赫。迄今德拉曼依然是家族管理。雖然他們在自家酒廠有一個古老的蒸餾壺做展示,但他們不蒸餾,也不擁有葡萄園和進行發酵,而是純粹的酒商 — 購入10—15年期的酒,進行藏釀、調校和裝瓶。藏酒全部來自于大香檳,即干邑的第一產區。他們也不使用新木桶,都是用6年以上的二手桶 - 來自利穆贊和托朗賽。德拉曼認為在長期的藏釀中,新桶會對酒款留下過多的單寧和橡木印記。色彩和酒品方面的清純怡人是德拉曼干邑的標志,能夠令人浮想聯翩到蔚藍的天空,靜靜流淌的夏朗德河以及兩岸的旖旋風光,一排排綠葡萄樹間顯現出羅馬式的大小教堂。
卡慕(Camus)又稱金花干邑,是一家已有150多年歷史的家族企業,也是現在少數由家族經營的干邑品牌。憑借備受肯定的優良品質,卡慕干邑成為唯一一個五次榮獲全球最佳干邑殊榮的干邑品牌(分別是1984年,1987年,1989年,1999年和2010年),家族也因此贏得了干邑世家的稱號?絍.S.O.P是該品牌最暢銷的干邑酒款之一,曾有俄國沙皇最愛的雅號,深受亞洲飲家的追捧。這家傳統的家族公司同時以跟隨時代潮流與時俱進而著稱,2010年,卡慕特地在首都北京成立了一家會員品酒會所。
1971年,年輕的Thomas Hine離開家鄉英國,前往法國開創事業,后憑借他對干邑釀造的天分和不懈努力,在出身干邑之家的妻子和岳父的幫助下成立了以自己的全名命名的干邑公司(后改名為Hine)。由于該公司一直是由他的英國家族在經營,因而與英國王室關系密切,御鹿于1962年成為伊利莎白女王指定的英國王室酒類供應商,自此成為英國王室唯一御用干邑白蘭地。由于這家公司是將酒運到英國后才貼標,故而能夠逃過法國干邑協會不允許在酒瓶上標明干邑年份的限制,是全球唯一標有年份(年份干邑)的法國干邑。御鹿的Antique XO(古董XO)一向至少要陳年一個時代(10年),這是酒廠將近250年的傳統。
馬爹利(Martell)是目前仍存于世的最古老、最馳名的干邑,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1715年,澤西人尚•馬爹利在干邑區開創了馬爹利這個偉大的干邑家族,當1753年他辭世之際,Gatebourse這一馬爹利公司的原址,便已成為了一個日益繁榮并頗具威望的干邑產地,并由他的兩個兒子尚和弗雷德里克繼承并發揚光大。自品牌誕生之日起,馬爹利便不懈追求完美卓絕的品質,嚴格監督,掌控干邑釀制過程中的每個步驟。
在第二次蒸餾時,馬爹利會去除高至68度的酒而不是別人的60度,需要減低酒精度數時,再加入干邑和蒸餾水混合物。它使用細紋的托朗賽橡木桶,這比利穆贊橡木少些蒸發,因而陳年潛力更大一些。據集團2013/2014財年年報公布,馬爹利干邑全球銷量高達190萬箱(每箱9公升),無論是銷售額還是銷量,都已位居全球第二大干邑品牌,并成為XO級別干邑的領導者。
在2003年法國依云地區召開的八國峰會上,法國總統雅克布·希拉克欽定豪達干邑作為最具法蘭西精粹的禮品贈予與會的各國元首。豪達的品牌創始人是曾經流亡英國的Baron Jean Baptiste Otard。這位具有傳奇經歷的法國男爵是干邑地區赫赫有名的政客,其一生交友廣泛,這對于他能在1804年順利當選干邑區最高行政長官并一直連任20年起了決定性的作用。1820年和1824年,被兩次當選為夏朗德省的議員。他去世后干邑區人們為了永遠紀念他的豐功偉績,將其心臟安葬在鎮上著名的圣拉戈(Saint-Léger)教堂內,并刻上了墓志銘。目前豪達品牌隸屬百加得酒業集團。
百事吉是干邑行業知名品牌,至今已有170余年釀造歷史,榜居歐洲最大的蒸餾酒釀造廠之一。最初由Alexandre Bisquit 在1819創建,酒莊位于夏朗德河的岸邊,風景秀麗,屬于干邑地區的中心地帶。直到1966年賣給保樂力加集團之前都是家族經營。據說曾是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和英王喬治六世的最愛,前者喜愛用百事吉干邑搭配他的雙冕牌古巴雪茄。該品牌在許多盎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國家中很流行,因而在2009年被南非最大的葡萄酒和烈酒集團Distell收購。
1853年出生在干邑地區夏朗德河畔的Louis ROYER在自己的家鄉創建了以其名字命名的酒廠,先后歷經四代家族管理。后在1989年公司被日本三得利(Suntory)集團收購。幾乎所有產品都是出口國外(法國只占1%),主要銷往歐洲、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新加坡和韓國。列居干邑市場的第七大公司,其商標標示是一只蜜蜂(原因不詳)。該品牌的XO干邑是大小香檳和博爾德里地區“生命之水”的調校品,曾在在2003年,芝加哥國際烈酒比賽中榮獲了金牌獎和93分的高分。
釀制干邑用的葡萄原料一般選用具有強烈耐病性、成熟期長、酸度較高的白葡萄品種。主要由Ugni Blanc(白玉霓)、FolleBlanche、Colombard三個葡萄品種混合其他一些葡萄釀制而成,而這三種葡萄的成分要占到90%以上。
盡管當局允許采用的葡萄有七種,但現在只采用三種葡萄:主要是Ugni Blanc,但亦采用Folle Blanche和Colombard。干邑來自白葡萄,但這種烈酒的顏色卻這樣深,是否有點奇怪呢?事實上,干邑的顏色是以在橡木桶里的陳年時間來決定。
較遲成熟的Ugni Blanc葡萄釀出來的白酒酸度甚高而酒精含量低:這都是透過蒸餾和陳年來釀制好干邑的必要元素。
除了本身在布特妮區所擁有的廣闊葡萄園外,卡慕家族亦和區內多間葡萄種植園有聯系,其中一些三代以來都向卡慕供應葡萄。
干邑區在每年十月中葡萄完全成熟時進行采摘。這是充滿歡樂的時刻,一年的辛勤耕耘終于取得成果。
采摘后的葡萄會馬上用傳統的平板壓榨器來進行壓榨,而不得使用速度更快的Archimedes螺旋壓榨器。
進行壓榨時只榨取葡萄汁液,絕不碾破葡萄外皮或里面的果核。
榨好的汁液會立刻儲存起來,留待發酵。法例嚴禁加入糖份(Chaptalisation),所以發酵而成的葡萄酒酒精含量較低-只有大約8%。
產自干邑區的葡萄酒酒精度較低,味道亦較酸。不過,要經過蒸餾來生產優質干邑,這些特征都不可缺少。
說干邑,首先要提白蘭地。18世紀前,法國出口的葡萄酒因當時的運輸條件,往往經受不住長途運輸而變質。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人們采用了“2次蒸餾”來提高酒精含量,以便運輸。到達目的地后再稀釋復原。2次蒸餾的白葡萄酒便是早期的白蘭地。9公升白酒經過兩次蒸餾程序后,只能釀制成1公升干邑白蘭地。蒸餾器皆為紅銅所制,其基本設計500年來未變。每次蒸餾需長達12個小時,經過第二次蒸餾后的酒,法國人稱之為“生命之水”,但還要經過悠長歲月的熏陶久藏,這些辛辣的新酒才能配以干邑白蘭地的美名。
一直以來,蒸餾方法都沒有改變。至今釀酒商仍然采用同一方式、稱為夏朗德蒸餾器(alambic charentais)的銅甑,和四百年前一樣。
干邑的蒸餾分兩個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大約需要12小時。
蒸餾的原理相當簡單:將酒倒進鍋爐加熱直至蒸氣冒出。再將蒸氣收集,引入一條管,流入冷卻塔里冷凝,又再成為液體。
第一次蒸餾的酒有點濁,酒精含量約為28%,稱為低度酒/初蒸酒(brouillis)。這些初蒸酒會再進行第二次蒸餾,稱為「bonne chauffe」(雙蒸酒)。在舍棄頭尾(最先和最后釋放的蒸氣)后,就可得到bonne chauffe雙蒸酒的中心部份。這部份是酒精含量達70%至72%的清澈烈酒,經過陳年的階段就會變成干邑。
總蒸餾師負責留意酒和初蒸酒的加熱溫度,以及將酒頭酒尾分隔,其角色實在不可或缺。在兩位蒸餾師手上,即使同一種原酒,在同一個銅甑里蒸餾,亦會生產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干邑。在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三十一日的蒸餾期內,總蒸餾師都會住在蒸餾廠里,以便能夠定期監察每個階段的進度。
經過兩次蒸餾的清澈烈酒并未能稱為「干邑」,還需要先在橡木桶(只可用橡木)里陳年最少兩年,最長更多達50年。
干邑的奇妙變化都在橡木桶的歲月里發生。經過黑暗酒窖里空氣和木材不斷交流接觸,干邑慢慢沾染上橡木的顏色,香氣亦愈來愈醇厚。
橡木的一些特征會漸漸轉移到干邑,形成「熟釀」氣味,只有年份十分久遠的干邑才會有這種獨一無二的氣味。
由于干邑陳年時所用的橡木充滿氣孔,一部份的干邑會隨著時間過去而蒸發。這是個不可缺少的過程,它既可減輕干邑的酒精度,亦令其變得醇厚。
在橡木桶里陳年50年后,完全成熟的干邑就會灌入大玻璃瓶里儲藏,此后不再會有任何變化。
金黃閃爍的美酒、空氣和木質之間這種細致和明顯的融煉過程不能操之過急,亦不能加以干預。一切都渾然天成,四個世紀以來未嘗改變。
木桶在藏酒過程中擔當了一個重要角色。法國于18世紀卷入了西班牙戰爭,白蘭地出口市場不佳,造成大量存貨,人們不得不將存貨裝入由橡木制成的木桶內儲藏。數年后,解甲歸田的人們驚奇地發現,儲存在橡木桶內的白蘭地竟然變得更香更醇,且色澤晶瑩剔透,呈琥珀色。于是,用橡木桶釀藏白蘭地便成為一個重要傳統。只有在法國特定的森林區專為釀酒而種的堅實橡木,才被用來制造釀酒桶。雖然酒窖甚為陰涼,但隨著干邑白蘭地儲藏年份日久,在橡木桶揮發掉的酒也越多,行內俗稱這為"Angle share"即“天使的配額”。
在橡木桶揮發掉的酒,經過空氣被吸附在墻壁上,再慢慢消失在屋外。屋外墻隨著時間會慢慢形成一層黑色的霉。法國人給它一個很浪漫的名字:angel share.那些在橡木桶里不翼而飛的酒被天使分享了。
調配堪稱是釀制干邑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經過不同總蒸餾師的蒸餾過程并在橡木桶里不同時間的陳年之后,來自六個干邑分區的干邑都會形成不同的味道、香氣和特征。
至于怎樣「撮合」種種不同的干邑,就是總調配師的職責所在,他需要挑選最佳的干邑,再調配出配搭和諧、酒質均衡,能夠滿足嗅覺和味覺的佳釀。
總調配師就像藝術家一樣,他會按照個人的品味來運用儲存的干邑,譜寫出自己的味道和香味交響樂,令佳釀成為自己的藝術品。
調配上品干邑并無任何秘方。需要的只是從蒸餾干邑以至最后調配完成的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都了如指掌。這是一門藝術,必須向上一代學習,再傳給下一代。
由于調配是一門個人的藝術,所以卡慕家族規定,只有嫡系成員才有資格背上總調配師的名銜。
在干邑地區,聚集著多家世界級的干邑酒業公司,軒尼詩、馬爹利、人頭馬和拿破侖一起被公認為干邑酒的四大經典品牌,代表了干邑的頂級水平。
干邑酒調校師是干邑制造業的關鍵人物。在整個制造過程中調校師們一直在觀察白蘭地的原酒液在整個藏釀期的變化,以確定何時換酒桶及它目前在藏釀期的最適時點。由于所有干邑都不是以葡萄年份來賣的,調校師的工作便是富有技巧地把不同時期和產地的干邑混合調校,以得到整體均勻一致的市場品級標準。
干邑是用多個不同年份的白酒調和而成的。將各種白酒進行混合是干邑大師特有的藝術,往往決定著一款干邑的口感和個性。有的干邑沿用數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配方,加上對原料和釀制工藝的嚴格控制,使得收獲年份對于干邑來說并無特殊的意義,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配方與白酒的酒齡(包括陳釀用橡木桶的質量),是它們維持了干邑的穩定口感。與調和威士忌與無年份香檳相似,有時候一種白蘭地甚至可能混合上百種酒,而最短酒齡的白酒則決定了干邑的年份。
干邑和葡萄酒不同,它不能放在瓶中進一步優化。干邑瓶必須直立,避免沾染瓶塞的氣味。年代久遠的干邑酒對冷凍敏感,冷凍后酒質會變濁,最好在正常室溫下收藏。干邑酒打開酒瓶后,不要放太長時間,不然酒香就會蒸發掉。
品嘗干邑所用的玻璃杯不是隨手抄一個就行的,應該是薄邊的矮腳大肚杯,杯口稍微狹窄,能留住酒香。飲干邑的杯要能讓人舒適地握在手里,不要用太深或太瘦長的杯。大型的“氣球”杯是不適宜的,因為它讓白蘭地的香氣沖向鼻子會麻痹你的嗅覺。杯的大小應該是,當注入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杯時,杯中的干邑應不多也不少,正好適合飲嘗。杯口應較狹窄,來扼制香氣并讓香氣朝向鼻子。玻璃的厚薄也是很要緊的,它要能通過手溫,讓芳香氣味緩緩地散發出來。用一只手的手掌兜住杯身底部,慢慢旋轉以讓芳香緩緩升出。即使“杯中物”已盡,芬芳醇厚的酒香仍會維持幾小時。不要用火或熱水加熱杯中的干邑,手掌的溫熱已足夠了。
飲酒在于一個“品”字,縮起嘴唇,由口側輕吸,啜一小口,然后抿唇,干邑在口中升華,讓舌頭后部敏感的味蕾感受酒的芳香與醇厚。
干邑和葡萄酒不同,它不能放在瓶中進一步優化。干邑瓶必須直立,避免沾染瓶塞的氣味。年代久遠的干邑酒對冷凍敏感,冷凍后酒質會變濁,最好在正常室溫下收藏。干邑酒打開酒瓶后,不要放太長時間,不然酒香就會蒸發掉。
頂極的干邑足夠消磨一頓飯。在烹飪上,干邑的組合芳香能提高很多菜肴的美味(例如蘇捷特薄餅和龍蝦)。調制蛋黃醬時,干邑可用來替代檸檬汁和醋。給醬汁或肉汁灑一點兒,也是很不錯的。它似乎和鴨與鵝肉最為相宜。即使甜品也可以用干邑添加另類風味,輕清的奶泡或鮮果色拉都合適。
品嘗干邑時,最初檢查它的外觀:顏色縱深是否和質量設計一致?顏色縱深(即中間比外側外層更深色)可以反映年期,但可以加入焦糖來調節。
用鼻來鑒別。持酒杯略遠一點,逐漸移向鼻子,手溫加熱到適當溫度時,悅人的新鮮、勻和的果香香氣撲鼻而至。在酒桶中貯藏時,干邑會取得復合的芬芳,反映出香料的氣味和木質/香草的特質。其極品會發出一種復雜的醇甘香腴感覺,這是酒客夢寐以求的。
輕輕啜一小口,不要一下子飲完,緩緩品嘗它的酒味。當你閉著唇緩緩在口中“品”干邑的時候,它會大大發揮其香味。試試怎樣啜,如試酒者所云,縮起前唇,由口側吸入空氣,利用舌頭的后部來品嘗干邑,那里的味蕾極為敏感。這時香氣會充滿鄂部。香味留得越久越是醇和,則其終感越好。
正如所有的極品佳釀,干邑也需要一套由“色香味”入手完整而優雅的品鑒方法。盛干邑的杯子是薄邊的大肚杯(如郁金香杯),杯口應較狹窄,來扼制香氣并讓香氣朝向鼻子。酒杯材質越細薄越好,它要能通過手溫,讓芳香氣味緩緩地散發出來。向杯中注入幾毫升干邑,然后將手指貼于杯子的表面,從另一側觀察杯子。如果能夠很清楚地看見指紋,那么證明這是一杯上好的干邑。搖晃酒杯,然后觀察顏色和干邑在杯壁上流淌的痕跡,一般來說,“掛杯”的痕跡保持得越久,意味著酒齡越長。用一只手的手掌兜住杯身底部,慢慢旋轉以讓芳香緩緩升出,感受一下干邑的豐富酒香,即使“杯中物”已盡,芬芳醇厚的酒香仍會維持幾小時。不要用火或熱水加熱杯中的干邑,手掌的溫熱已足夠了。輕啜一小口,然后抿唇,干邑在口中升華,讓舌頭后部敏感的味蕾感受酒的芳香與醇厚。
許多人在凈飲或佐餐時,都會在干邑里加水,這會讓酒的酒精度降低,讓芳香層次更加展開。但是水和酒的比例一定要注意。一般1份水,3 份干邑最為合適。切忌過度加水,因為過多水分會讓干邑產生皂化反映,生成皂角的味道,從而抹殺了干邑中特有的酯類香氣。而且所用水也有講究:純凈水能保持原味,軟水能讓酒變得更加圓潤,而硬水則會讓酒變得更有結構感。
干邑調和成的雞尾酒, 在酒吧和派對上極為流行;诓煌恼{和配方, 口味也千變萬化。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最常見的干邑雞尾酒。 要說明的是,一般用來做基酒的是一些果味較濃的淺齡VS、VSOP 干邑,用XO或以上級別著實可惜。
做法是在杯中先倒入4-6毫升的干邑VS 或VSOP, 加冰塊填滿杯子,再加二分之一杯的可樂及少量的酸橙汁,輕輕攪拌,再倒入更多的可樂。加入橙皮或其他點綴即可。
將青檸檬和新鮮姜片輕輕搗出汁,加入4毫升VSOP干邑、冰塊,并倒入6 毫升檸檬起泡水,最后以新鮮帶皮黃瓜為裝飾。
通;旌媳壤且环莞梢丶尤痔O果汁及冰塊。以蘋果片做點綴。
干邑配餐由來已久。它復雜的陳年香氣與精細的酒體適合搭配的菜肴非常廣泛,從肉類、海鮮到菇類等都非常適合,但搭配時二者的濃郁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清淡的菜式,特別是海鮮和魚類可以與VS 或者VSOP搭配。而一些口味較復雜、濃郁的菜肴,如牛肉、蘑菇,就要與XO搭配了。另外,粵菜與干邑的搭配在中國非常流行,其契合度也非常高,如松茸菌類、粵式燒臘、粵式做法的龍蝦、海參等。
許多糕點師和廚師都喜歡用干邑做高檔菜肴的調料,以增添菜肴的香味與口感。它的用途相當廣泛,加在糕點、海鮮、肉類、甚至水果拼盤里,稍稍幾滴,便使得口感鮮活、鮮香起來。在法餐里,干邑料理最著名的要算是干邑龍蝦湯和干邑煎鵝肝了。干邑更襯托出龍蝦的鮮甜,配湯中淡淡的酒香,口味更加細膩、鮮滑,用來煎鵝肝也提升了鵝肝的香氣而去其腥膻。
隨著干邑在中國的流行,特別是在粵菜中,許多大廚也把這個洋酒結合到中餐的調味中。干邑海參湯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在海參起鍋時,加上一勺干邑提香,使湯更加鮮甜可口,且滿口余香。
雪茄、巧克力配干邑是法國經典的餐后酒搭配法。干邑與雪茄的搭配規律和配菜一樣,清淡的雪茄配清淡淺齡的干邑,味道濃重的雪茄配陳年時間長、復雜度高的干邑。有的酒廠,甚至專門為雪茄調配了適合搭配的干邑。 巧克力由于其濃厚的質感,大多數人都會搭配XO干邑,其中的干果、煙熏、木香與可可味相得益彰。建議在做此搭配時,可將干邑的飲用溫度降低,以化解巧克力的甜膩感。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