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屬于90、00后的時代,似乎對“另類”有太多的寬容,另類的思想、潮流等都可以輕松融合。但說到文化,是否也應如此呢?首先來說,什么是另類的酒文化?即“喝酒過度、強行勸酒”等等,這些另類的酒文化,當止還是當留?
在另類酒文化的驅使下,喝酒則很難把握“度”的問題。別的不說,醉酒的危害可謂多多,現代醫學研究告訴我們,大量飲酒所造成的酒精急性中毒,可以使人喪命。即使少量喝酒所造成的慢性中毒也極有害,它還能使心臟松軟、收縮乏力、心臟脹大、血管硬化。常喝酒還對肺不利,容易得氣管炎、肺氣腫、肺炎和肺結核。飲酒更易使人得胃病和胃癌,酒尤其能損害肝臟,使肝容易硬化。過量喝酒不僅危害身體,還會影響到工作,影響到家庭的和睦,甚至社會的和諧。在半醉半醒之間許下的諾言,開的空頭支票,造成的是社會誠信的缺失;公款不正當消費,助長了不正之風;喝酒公關拿項目保成績闖仕途歪曲了社會導向;醉酒駕車奪去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治理酒駕付出了大量的資源和精力,難道這血的教訓不該對另類酒文化提出質疑嗎?
過度飲酒的危害如此之多,為什么“前赴后繼”者仍大有人在呢?原因可謂多矣:比如生活條件好了,喝酒成了休閑的一種方式。家庭聚會、同學聚會、喬遷同賀聚會、接風送行聚會等等名目繁多,業務招待支出不菲,餐飲業發達;再如,單位的應酬多了,左右協調、上下溝通推杯換盞“把酒論英雄”,“酒杯一端、政策放寬”等等但歸根結底的原因還在于受另類酒文化的影響。喝得越多,越能說明事情協調的力度大,越能向著自己意愿的方向發展;“情城易破酒為兵”,沒有酒其他溝通聯絡、助興言歡的方式就會黯然失色;從細言細語、毫言壯語,到胡言亂語、無言無語,酒像個職場精神鴉片,許多人都在重復著酒醉、清醒、后悔喝多、繼續酒醉的過程,在許多人身上重復上演。請客的和被請的都知道喝多了難受,但還要喝多,事實上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酒一旦被融入了功利成敗色彩,必然助長另類酒文化成風,而另類酒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對飲酒者起到了負面激勵作用,所殃及的是蕓蕓眾生。
當人們能夠控制欲望時,一切欲望都是好的;當人們不能控制欲望時,一切欲望都是壞的。其實,酒本身是無辜的、是客觀存在的物質,飲酒確是一把雙刃劍。酒的主人始終能夠享受酒的樂趣,發揮酒的作用,感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酒文化。而酒的奴隸終究被酒所累。另類酒文化可能是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表現,但絕對不是主流,不是方向。越是經濟發達地區,越是社會文明程度提高的地區,另類酒文化越沒有市場。
治理另類酒文化志在必行。酒場與戰場之比好比土相對于泰山當無地自容,因追名逐利、心浮氣躁、私心雜念而用酒說事與公而忘私之比好比相對于天地經受不住歷史的檢驗。國慶60周年前后紅劇熱播,引發了筆者對戰場時代與“酒場泛濫之時”的對比。開國上將呂正操戎馬一生,為了共和國的誕生和四化建設嘔心瀝血,他所經歷的戰場遠比世人的酒場真實、偉大。老將軍以106歲高齡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始終保持著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保持著一種豁然平和之心態,一心為公,無所他求,同時也代表著我們民族的品質和內涵。經歷過兩次鴉片戰爭被“煙”所害的中華民族難道如今被“酒”所累嗎?歷史當然不允許,人民當然不允許。
中國傳統文化應當取其精華,去其槽粕,酒文化也理應如此,這種”另類“酒文化,當止則止。
上一篇:圖解中西方酒文化差異(圖文詳情)
下一篇:大學生、大學校園中的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