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族是中國嶺南民族之一,他們沒有統一的宗教信仰,沒有統一的民族文字,但這些絲毫沒有影響黎族人民熱愛生活、熱愛酒,無論是節日、婚娶還是入新屋、生育等活動,都要擺席設宴飲酒。加之有本民族獨特的酒類及其飲酒方式,久而久之形成黎族獨特的酒文化。
黎族酒類繁多,釀酒技藝獨特且歷史悠久,常見的酒有山蘭酒、芭蕉酒、南瓜酒、椰子酒、甘蔗酒、荔枝酒、番薯酒、木薯酒、玉米酒、山果酒等。這些眾多的酒類品種都得益于海南島的優越地理條件,這里四季常青,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產豐腴。水稻可一年三熟;玉米、番薯等終年種植;椰子、檳榔、香茅、腰果等熱帶經濟作物和香蕉、菠蘿、菠蘿蜜、芒果等熱帶水果產量豐富……黎族人正是利用本地豐富的資源,加工、釀造出醇香的美酒,最著名的就是山蘭酒及與其相關的地藏酒。
山蘭酒的釀制與傳說
山蘭酒被譽為黎族的“茅臺”,黎語稱“Biang”。山蘭酒是以黎族居住地特有的一種旱糯稻米(也叫山蘭稻米)為原料,拌以酒餅,經過自然發酵制成的一種富含營養的酒蜜。品嘗起來清醇可口、味美甘甜,可以補氣血、延年益壽,是黎族人用來滋補身體和招待賓客的上品。
釀制山蘭酒,首先要制作酒餅。酒餅是發酵酒時用的中介物,作用相當于發面時用的酵母。由于黎族的區域分布差異,用來制作酒餅的原料也有所區別。常見的原料有扁葉刺、黑藤、甜桃葉、山橘葉、姜葉、甘蔗葉、香皮樹的表皮、菠蘿蜜葉等,有的是用其中一種,有的是用多種混合。具體做法是,先將原料植物葉曬干、切碎,之后用水浸泡數小時,撈出雜質,用該植物的汁水浸泡旱糯稻米1-2天撈出稻米并舂碎,將其揉成餅狀放置在姜葉上,用麻包包裹令其在一定溫度下發酵,這樣帶有姜葉香味的酒餅就做好了。在制作酒餅的過程中加入各種植物原料,有利于多種維生素的作用,可加速酵母繁殖。
玉米酒
玉米淀粉多,酒度高。黎族把玉米舂碎,煮成玉米干飯,盛入陶盆,撒上酒餅,蓋封盆口。酒料發酵15天后,酒汁可飲。酒密封存一個月后,用蒸酒鍋蒸餾出高濃度的玉米酒。
番薯、木薯酒
把生番薯洗凈,切成小塊,用鍋煮熟晾干,加入酒餅拌勻,盛入大壇密封一個月,發酵成酒料,把酒料倒入蒸酒鍋蒸餾成酣醇的番薯酒。此酒有濃厚番薯味道,酒濃度不高,適合盛夏季飲用。木薯酒蒸制方法與番薯酒一樣,但木薯酒濃度高,適合酒量大者飲用。
除此之外,黎族還產山果酒、糯米酒等酒類,除了酒之外,黎錦、黎單、黎酒都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但他們以酒為禮,敬酒對歌為獨特燦爛的酒文化增加色彩。
上一篇:我國少數民族之壯族獨特的酒文化
下一篇:儒家思想中的酒文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