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白酒文化,更多的想到其歷史意義,致使很多人看不到其現實意義,實則不然,文化存在即合理,如以酒養生、無酒不成事,這些都是白酒的現實意義!
一、無酒不成事
在酒香芬芳的國度,白酒雅俗共賞,自古就有“無酒不成事,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席、無酒欠敬意”的說法。不論是在我國的傳統民俗中還是與時俱進的現代節日中,人們都會舉杯同慶,載歌載舞。最早見于史籍的除夕守歲風俗是西晉周處的《風土記》,其記載道,“土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于是“除夕”之夜,相互贈送稱“饋歲”;酒食相邀,稱“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徹夜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以酒暢飲賀歲、守歲的禮儀,自漢代以來,盛行不衰,沿襲至今日,依然如故。婚嫁酒俗也是社會中最流行、最熱烈、最開心的酣飲習俗之一。為了使婚禮舉行的隆重而熱烈,表達人們歡樂喜悅的心情,人們通常以酒慶賀,以酒助興,整個婚禮進程中酒香四逸,熱鬧喜慶。
我國傳統民俗中與酒有關的,除了節慶婚嫁要飲酒助興外,其它飲酒的場合更是五花八門,各種會親酒由此而生:小孩兒出生喝滿月酒、百日酒;壽辰有祝壽酒;親人團聚有團圓酒;喪事辦理也要喝喪酒;待客之道自然離不開迎賓酒;送客之時便有餞別酒;求師學藝有拜師酒、謝師酒、出師酒;立功報捷有慶功酒;傳統農耕節氣還有春酒、打谷酒、豐收酒等。人們凡遇賞心樂事,抑或愁苦悲傷, 不由得都會以酒會友、送酒志賀、借酒寄情。中國人的生活因酒而飽滿,中國人的好客于酒席上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大事小事,事事不離酒,正所謂百態生活源之于對酒的品味。
二、酒是養生佳品
飲酒與健康歷來是一個復雜的話題,過度飲酒的危害不言而喻,現代人們更加注重健康與養生,這是否就意味著要杜絕飲酒?科學研究表明適度飲酒對人體亦有很多好處。
在人體所需要的三大營養素中白酒有其中兩大營養素一一構成蛋白質的各種氨基酸和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一一礦物質。研究表明科學飲用白酒,有益身體健康。現代醫學已有證明,白酒有通風、散寒、舒筋、活血作用。如《中藥大辭典》載,酒能“通血脈,御寒氣,行藥勢,治風寒痹痛,筋脈攣急,胸痹,心腹冷痛”(有養脾扶肝、厚腸潤膚、散濕除風、消冷堅積、祛寒解毒、和血養氣、暖胃辟寒、燥濕開郁、散水和血、殺蟲辟瘴、助腎興陽、發汗利尿12大功效)。
人們最常說的酒能延年益壽也有其科學性。雖然全世界都在報道過量飲酒造成的禍害,但大量病理學研究數據卻證實適量飲酒可以降低死亡率和減輕心臟病的危險。研究者指出:如果每天攝取酒精10:. 30g,可使死亡率降低20%-80%。日本對 5139名男性醫師進行了12年的跟蹤調查,結果表明,每天 飲酒27mL以下的飲酒者的死亡率明顯低于戒酒者或滴酒不沾者。英、美等西方國家的科學家對白酒的調查結果是:長期適量飲用白酒的人和不飲用白酒的人相比,前者的平均壽命高于后者的平均壽命10~15歲。科學證明:長期適量飲用白酒有延年益壽的作用,但如果過量飲用則有害無益。全世界已有大量資料確認飲酒與死亡率之間存在著“U”(形曲線關系)。
古人善借物以為養,中國的養生酒文化更是源遠流長。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書中指出“適量飲酒可消冷積寒氣,燥濕痰,開郁結,止水瀉。酒可以和小便,堅大便,洗赤目腫痛。”對飲酒之益處的理解雖沒有現代人詳盡,但古人以酒養生的理念已經滲透在當時的生活中。唐代詩人岑參在《戲問花門酒家翁》中描述這樣一幅場景: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翁花門口。”可見在中國人心目中高壽的人總是善飲酒、樂飲酒。我國道家文化認為適當的飲酒有助于養生和修煉。受道家思想的長期影響,很多中國人將酒作為一種特殊的養生工具。所以,只要飲酒得法,學會飲酒,并且擁有健康的飲酒文化理念,健康長壽和飲酒的樂趣便可以自然汲取。
三、酒是文學創作的源泉
“自古文人愛美酒,詩伴酒文傳千秋”一一在中國文學中“詩酒交融”的文學奇觀早已有之。這種現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文人認為美酒是創作靈感的源泉。
酒的獨特魅力是使人興奮、熱情、迷醉、甚至使人沉溺。從它自身的化學成分說起,酒之所以之為酒主要是它里面含有酒精。飲酒之后,酒精不斷刺激大腦的中樞神經,使人情緒異常的興奮。飲酒過量而醉,就是中樞神經受侵襲而處于酩酊的狀態,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釋放感,情緒異常興奮。通俗來講,就是人的理性思維喪失,所有的行為幾乎都是一種情感的宣泄。正如弗洛伊德所描述的,這是“自我”監督的暫時松懈,而“本我”得以釋放的狀態。
四:人際關系的催化劑
在餐桌上,酒是打破尷尬、創造話題、表達敬意、形成歸屬、營造和諧的最佳交際工具。大家聚在一起喝酒,若還跟開會般一本正經,就意味著彼此間還有距離感,在按照官場或商場的規則進行表演,在用理性約束自己而不敢敞開內心真實的世界。酒應該是消除人際距離的一種工具,喝酒給人以“可接受”的理由而放松對自己理性的約束,吐露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創造出一種大家都是“自己人”的氛圍。因此,在酒桌上,如果不是因為特別的理由(如:有病不能喝酒)而拒絕喝酒,或者在喝酒的態度上扭扭捏捏,還想繼續保持理性的自我約束,對他人進行防范,還在延續酒桌外或職場上的人際距離,這樣的人難于被當作“自己人”,更不易拉近與他人的距離,白酒的社會功能就無法達到。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白酒文化對現代社會產生很多的積極影響,這些都是白酒文化所具有的現實意義。
上一篇:盤點有哪些白酒品牌擁有超過百年的歷史
下一篇:說說中國酒文化的南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