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同亞述地區先民創造的啤酒、中東西河流域先民創造的葡萄酒一樣,中國的白酒也是世界上最為古老的酒種之一。它被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其文化價值深厚,中國的酒友們也常說要將白酒文化內涵傳播到世界的文化洪流之中去。
普遍認為,酒是情感消費、文化消費大于物質消費的特殊商品。大多時候,在確定消費之前,就有情感消費、文化消費的指向性,能在滿足消費者生理需求的同時,滿足心理需要。如,告慰先祖、尊敬師長、增進親情、溝通友情、排解郁悶、寄托囑咐、歡慶勝利、化解矛盾、增強團結、激發靈感、激勵斗志等人之常情。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酒文化。
詩,是文章的凝煉。中國自古以詩傳世,詩是文中酒,酒是水中詩,詩酒文化是酒文化的高級表現,能把諸多人之常情的感受和表達升華到更高的境界。詩酒交融,是歷代文人向往的美妙境界。詩意人生,是平凡人們精神生活的追求。可以說,在中華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今天,詩酒文化,已成了喚醒消費者酒文化潛意識的催化劑,引導消費者精神追求的助推器。
文化不僅僅停留在紙面上,更頻繁而普遍地布藏在日常的生活風習中,酒文化也是如此。喝酒者和參加飲宴的人并不以酒文化的擔隨者而出現,但傳統的飲宴禮俗,約定俗成的聚飲方式,乃至與酒有關的各種行為心態,無不或隱或顯地呈示中國文的特有色彩。有的有淵源蹤跡可尋,有的已是成了集體無意識那樣的精神積淀,只有深諳中國酒文化的人才能有所意識。這些表現于日常生活習慣中的酒文化的內容,又和中國大文化的各大體系犬牙交錯,并曲曲折折通向以儒道佛思想為支柱的中國民族精神的底蘊。從這個意義上說,酒文化不但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分支,又是從整體上認識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的角度。
中國白酒同亞述地區先民創造的啤酒、中東西河流域先民創造的葡萄酒一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酒種之一。
中國古代文化專家柳活征先生就說:“古代初無尊卑,由種谷作酒之后,始以飲食之禮而分尊卑也。”從這個意義上說,文明從有酒開始。“百禮之會,非酒不行”,從西周開始,酒就首先用在祭祀禮儀中,幾乎“無酒不成禮”。“庶民以為歡,君子以為禮”,我國歷代倡導“飲酒有類,酒表有儀,酒杯有藝,上酒有序,開瓶有本,倒酒有方,配菜有別”等飲酒文化。
古往今來,上至王侯將相,下到黎民百姓,很少是為了飲酒而飲酒,即便是形態層面的飲酒,表達的也多是精神層面的主旨。可以說,中國的酒文化是一種社會文化。客從遠方來,無酒不足以表達深情厚意;良辰佳節,無酒不足以顯示歡快愜意;喪葬忌日,無酒不足以致其哀傷腸斷;蹉跎困頓,無酒不足以消除寂寥憂傷;春風得意,無酒不足以抒發豪情得意。皇帝登基、天下太平要喝酒,將軍凱旋、舉子及第也要喝酒,老百姓打了糧食也要喝酒……。酒真正成了人們表達感情,寄托理想,增進友誼,擴大交往,調節生活的不可缺少的精神靈物。
如今在競爭激烈的酒類市場中,酒的文化內涵已經成為競爭重要因素。如國酒茅臺,世界的五糧液,1573品味中國,藍色經典中國之夢,都顯示了強大的文化力量。
上一篇:說說白酒文化與白酒文化的變遷
下一篇:德國啤酒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