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雨開百花,
與君相會歡無涯。
高歌長吟插花飲,
醉倒不去眠君家。
今年慟哭來致奠,
忍欲出送攀魂車,
春暉照眼一如昨,
花已破蕾蘭生芽,
唯君顏色不復(fù)見,
精魄飄忽隨朝霞。
蘇舜欽,字子美,綿州鹽泉人。工詩文,詩與梅堯臣齊名,風(fēng)格豪健,甚為歐陽修所重。有《蘇學(xué)士文集》。
石延年:字曼卿,是宋代的文學(xué)家和書法家。
石延年死后,他的酒友蘇舜欽寫了一首詩《哭曼卿》。
這首挽詩正是抓住了“突然”這一點來著筆。詩人采用了對照的手法:以一年前的春天與石延年歡會的場景與一年后的春天為他送葬的場面互襯,使人們體會到,他的去世非常出人意料,從而突出詩人的悲痛欲絕的心情。頭四句寫一年前的春天與石延年相會,細雨綿綿,百花盛開,其“歡無涯”。
詩人寫了兩個具有喜劇性的事件:插花與醉倒。插花時“高歌長吟”;醉倒后“眠君家”。既寫出了歡樂,更表現(xiàn)了二人的親密無間。緊接著,以“今年慟哭來致奠”承接上文,使氣氛陡然一變,增強了事變的突發(fā)感。“慟哭”表明悲哀之至;“忍”實際上是不忍、強忍。
以下幾句寫送葬的悲傷,“春暉”句與前文“春雨”、“百花”相照應(yīng):百花盛開,春光依舊,但故人不可復(fù)見。“花已破蕾”句則與“插花”相呼應(yīng);一年前的春天插的花已經(jīng)破蕾發(fā)芽了,可是插花的主人已經(jīng)離花而去,“顏色不復(fù)見”了(“顏色”,就是面容)。
全詩表達了詩人對亡友的眷眷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