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移動互聯及電商的發展經歷了平臺化電商、社區化模式和微商化三個階段,未來我們將迎來移動大互聯時代。這也意味著將打破以往平臺式的壟斷,步入全網化、精細化時代。通過互聯的網絡,人們可以找到或者打造小而美的圈子,通過精細化的圈子營銷來實現營銷目的。這為酒企創新營銷和突圍提供了機會。
在我看來,酒業的小米一定會誕生。通過互聯網的社區化營銷,打造一個專屬的品牌,配合系統和恰當的營銷手段,能夠快速打造出一個大單品,并快速帶來銷量,這種方式目前很多酒企都在嘗試,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出現。
移動互聯1.5模式同樣適合酒企,它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時它也存在四個普及性的障礙。第一,人群層次的障礙。移動互聯的主流應用者是年輕人,而酒的消費意見領袖則多數為中老年人群。酒的消費帶動性多數是自上而下的,移動互聯能否通過對年輕人刺激來影響其他主流人群的帶動效應有待檢驗。第二,市場層次的問題。中小酒企的市場多數來自鄉鎮和農村,而這在這類市場移動設備和消費理念的普及率還比較低,致使很多營銷策略難以推廣和奏效。第三,存在線上供應單一性和線下需求多樣性的矛盾。目前移動互聯打造的產品以個性化、時尚化產品居多,通過個性賣點突圍,但一款超級單品無法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第四,移動互聯的可復制性很難。移動互聯的價值在于創新,而也因此其復制性難度大,沒有固定的模式。
通過移動互聯啟動消費者,有三大難點也需要酒企注意:第一是黏性問題。如何與消費者產生關聯,吸引注意,之后變成經常性互動和聯系?第二,轉化率的問題。把消費者的興趣調動起來以后,如何有效轉化成消費行為?第三是復購問題。單次購買之后,如果轉化為持續購買力?這都需要系統策劃和適當的營銷手段。
整體來看,我認為移動互聯1.5模式對酒企品牌的推廣意義大于其銷售意義,更多的適合在某一區域市場,通過移動互聯手段來營造氛圍。移動互聯是媒體、是手段。白酒傳統渠道架構已經成熟,酒企可以把移動互聯作為全新的推廣手段引入,但同時不能完全忽略傳統的渠道和推廣方式。
上一篇:梁超:移動互聯時代的酒業營銷
下一篇:蘇棟梁:互聯網社區模式更利于營銷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