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三個字究竟是誰題寫的?這個問題在業界爭議已久。
現在社會上流傳著好幾個“五糧液”酒名書寫者的版本。書法家蔣培友先生在一篇博文中講了這么一個故事:多年前,某設計師在某高校講學,順便提到“五糧液”酒標系某書家所寫。這時,一位同學舉手發言,他有點不自在地說:“書寫者應該是川大的侯開嘉教授,我天天都能見到他。因為,他是我爸爸……”
書法家侯開嘉先生是一位不茍同潮流、不棄率真,敢于獨出心裁、標新立異、別具匠心的書法家。他推出的侯氏破體篆隸書法藝術,引起了書法界的關注。那么,究竟“五糧液”三個字是不是侯開嘉先生所寫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教授、書法家范美俊曾向侯開嘉求證。侯開嘉承認是他書寫的,但要求“不要散布”。原因是“寫得不好,而且被設計師修過好多次,只是基本骨架還在,書法意味已沒多少了,并不能完全算是他的作品!
侯開嘉夫人萬宇是設計了小糊涂仙酒等包裝的著名酒類包裝設計師。因為這個原故,侯開嘉與酒并不陌生,很多酒名也多是遵夫人之命題寫。
范美俊是侯開嘉的學生,為此憤憤不平。2008年11月5日,“侯開嘉教授從藝45周年暨師生書法作品展”在四川大學美術館開幕,范美俊發文傳播,有網友復一長帖,題目是“‘五糧液’不是侯開嘉所寫”,并要求范美俊刪除博客內容。
網友援引丁芝萍《羅光清、羅明東父子》一文的描述,文中說:“1972年(羅光清)應五糧液酒廠書記李庭芳之邀題寫酒名,‘五糧液’三字,行楷,沿用至今,酒瓶時為圓鼓形,謝國彬設計!绷_光清2003年12月病逝于宜賓,時年76歲。
侯開嘉向范美俊確認,“五糧液”酒名確系他書寫,但時間不是1972年,而是上世紀80年代初。并說,此前的“五糧液”酒標是印刷體文字,酒瓶由馬糞紙包裝,價格每瓶2元至3元。他還特別提到,在物資緊缺的計劃經濟時代,產品基本不需要包裝,更何況是好酒?當時的說法是“一流的產品,三流的包裝”。
侯開嘉曾經在五糧液酒廠工會任職,夫人萬宇在四川美院進修包裝設計后開始從事包裝設計!拔寮Z液”三字是當時為改換同名印刷字體的商標而寫,原件今已不存。侯開嘉不大愿意提起此事,認為當時寫得不好,酒標書法與商業美術關系密切,與書法本身關系并不大,老是說這個事會讓圈內人笑話。
2009年1月18日,侯開嘉教授從藝45周年暨師生書法作品展在四川眉山三蘇紀念館開展,次日新華網的公開報道中說,“‘五糧液’、‘郎酒’的酒名也為侯開嘉教授所書”。
五糧液究竟是誰書寫的公案,迄今并無確鑿定論。2002年侯開嘉為四川省賓宴酒廠書寫了“拿壺酒來”四字,后來賓宴酒廠與宜賓花酒廠為此打起了官司。此事已有結論。
上一篇:黃永玉與酒鬼酒的一世情緣
下一篇:麥華三與茅臺酒的“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