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時代拋棄的酒文化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審視和糾結于中國白酒股票的投資,這緣于我沉醉在她燦爛的文化,欣賞她悠久的歷史,迷戀她傲人的業績,以及極端誘人的估值中。
但是,最近經過深入骨髓的思考,讓我頓悟,這種頓悟痛徹心扉。原來中國的白酒已經被連根拔起。
和我一樣,很多投資者一談起白酒投資,總拿綿延幾千年的悠久的酒文化說事,這沒有錯,中國的酒文化的確光輝燦爛。但是,如果我們深入思考一下,這種文化是怎么確立起來的呢?未來她又會到哪兒去呢?
中國的酒文化,是建立在中國過去幾千年來的農耕時代基礎上,通過自給自足的方式發展起來的。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幾位辛勞的農民在農忙之后,聚在村子里,大口喝酒,大塊吃肉,怡然自得,悠閑悠哉。一群文人邀約在一起,或吟詩弄月,或揮毫潑墨,或飲酒作樂。在曠野的草原里,將軍為士兵們在陣前斟酒壯行。可以說,喝酒,是上至官場文人,下至黎民百姓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在那個時候,沒有什么可供娛樂的,喝酒是最好的逗樂解悶的方式。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也是建立起這種酒文化的必要元素之一。
但是,在中國社會劇烈轉型的今天,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在互聯網大行其道的時代,傳統的酒文化還會否被傳承和發揚?我想,作為投資者,只要稍微觀察一下身邊的朋友消費情況,就能輕易得出結論。
首先,從傳統的酒文化存在的環境來看,在現代的城市生活里已經蕩然無存。前面提到的酒文化被培養起來的土壤:解乏、逗樂解悶、自由散漫生活方式,在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全都改變了。區別于傳統的體力勞動方式,現在高強度的勞動已經不多見,逗樂解悶的渠道和方式太多了,自由散漫的節奏或者被老板開除,或者被市場淘汰。很難想象,一個年輕人,一邊品嘗著白酒,一邊上網。換句話說,中國酒文化賴以存在的土壤業已經不存在了。
你可以說,是互聯網,是汽車,是交警,是快節奏的工作,動搖了中國的白酒文化,但更準確地說,是這個時代,這個時代車輪碾碎了酒文化。
當然,我相信,無數象筆者一樣的上班族,喝個小酒,唱個小曲,回味一下中國酒文化,時間要是象海綿一樣擠一擠是有的,酒也是喝得起的,但一年中這樣子品嘗中國酒文化恐怕是稀有的。這就是說,在以小型化的家庭為單位的白酒消費將逐步趨弱。
中國的農村依然還比較好地延續著古老的酒文化。筆者每次回老家,都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這是因為農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較過去變化并不太大,但未來的趨勢仍是很明顯的。
被迫消費白酒
可能很多投資者會辯解,過去十多年中國白酒高速發展,與此相對應的,這十多年里,中國城市化進程也在快速展,互聯網也在高速發展,該如何解釋這一現象呢?
很簡單,就是“被迫”消費白酒。為了一筆筆生意,為了官場上能夠更上一層樓,白酒是勾兌關系最好的工具。身邊很多朋友說,除非迫不得已,才肯把胃貢獻出去。“迫不得已”,什么場合會迫不得已?要么是市場,要么是官場(情場應該是喝紅酒)。每次聚會喝酒,看到東道主為了盡地主之誼不停地給大家斟酒勸酒(這是中國酒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客人似乎勉為其難,半推半就,那痛苦狀,筆者認為這絕不是什么客氣。
隨著中國房地產的黃金時代逐步遠去,官場反腐力度向縱深推進,即使是“被迫消費”,市場也在逐步的縮小。對這一點,我相信大家和我的分歧不會太大。
當然筆者承認,在中國有許多酒精愛好者,嗜酒如命,但這樣的消費者,是用酒從年輕時“澆灌”成長起來的。未來,嗜酒如命的消費者應該會越來越少。
健康為王
喝白酒不健康嗎?健康,幾千年沉淀下來的文化,絕對健康。但是在消費者的心中卻不健康。這不健康體現在許多方面:喝酒誤事,喝酒傷身,喝酒不能開車,喝酒迷糊,喝酒……。家人的叮囑,醫生的警告,媒體的宣傳,交警的懲罰,這無一不在告訴你,千萬別喝酒。
在大家對健康格外重視的時代,你還能那么淡定隨意地暢飲中國酒文化嗎?
當然,中國的酒文化的確是根深蒂固,也正因為此,白酒總是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的影子。但是作為投資者,應該認識到這種趨勢:中華民族是最能學習總結的民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時代的車輪已經把這種酒文化碾成粉碎,再美麗的女人,也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再精美的文化,也需要人類去傳承。
綜上所述,需求逐漸趨弱的中國白酒業,還能怎么走?
上一篇:白酒行業如何借“文化”一雙慧眼
下一篇:韓國燒酒與中國白酒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