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方:白茯苓、晚蠶沙各九十克、甘草、檳榔、何首烏、白附子、益智仁、天麻、山茱萸、肉蓯蓉、狗脊、炮天雄、干姜、蒼耳子、菟絲子各三十克、郁李仁、炮附子、防風、瓜簍、牛蒡子根、牛膝、干菊花、杜仲、黃芪、牡丹皮、牡蠣、枸杞子、鼠粘子、紫菀、白術、桔梗、白花蛇各十五克
制法:諸藥打細,用布袋盛,入清酒二十斤,在甕中封閉,春夏十四日,秋冬二十一日后開取。
功效:祛風活血,溫陽益腎。昔人早年患偏風證,四肢不舉。未服此藥時,非人回轉,不能血動,服藥三日,便能手梳頭,七日四肢漸舒,十日行步,半月覺身輕眼明,此藥神效。
用法:藥滓取出打為細末,加蜜制成梧桐子大之藥丸,名換骨,以灑沖服三十丸,日三次。此藥補精氣,活血駐顏,潤皮膚,治眼目,能退一切風疾。常服烏發,身輕骨健,精神,凈房修一月妙。